孤独之美

2009-05-18 05:07
甘肃教育 2009年15期
关键词:先贤世俗司马迁

文 雨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会孤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孤独。孤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没有到达那个高度的人,就不可能享有孤独的感受,最多只能拥有几分寂寞。古往今来,往往寂寞的人多,孤独的人少;不甘寂寞的人多,不甘孤独的人少。因为孤独是一种生存状态,它凄美,壮丽,动人心魄,是脱离于物质之外的心灵的感受,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天地中绽放的一朵奇葩。

自古以来的先贤志士大多总是孤独的。被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孤独的,他怀揣理想而四处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犬,虽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却只能慨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随我者,其由与?”被后世景仰的屈原是孤独的,一曲《离骚》,就让一个伟大的灵魂云游于世俗之外。当他徘徊于汨罗江边的时候,只能孤独地与天地对话,对这个世界发出最后的质问。留下“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是孤独的,在极端屈辱的宫刑之后,那个世俗的司马迁便已然死去,而一个精神的司马迁站了起来,他从一个从未有过的崭新高度,对数千年的历史作了一次最精彩的评析。作为大明王朝最后的栋梁,袁崇焕是孤独的,他在千万人的唾骂声中被处以极刑,成为了他为之奋斗的王朝的牺牲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他的怒目而视的同胞们,也只能沉默地忍受一切。无所畏惧的文化战士鲁迅是孤独的,面对强大的黑暗势力,他有时在呐喊,有时却在彷徨。他要“疗救”的那些人,大多已病入膏肓,只能独自一人,拿起那如椽之笔,在暗夜里左冲右突……

所以,心灵的孤独,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它超越了世俗,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一切物质的羁绊,而成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至高境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上高高的幽州台后发出的这一旷世之叹,穿越了上下几千年,至今仍然回荡在我们耳边。

孤独是一种情怀,一种仁慈博爱、悲天悯人的情怀;孤独是一种智慧,一种洞悉世事、贯穿古今的智慧;孤独是一种人生,一种铁肩担道义、执著追求真理的人生;孤独也是一种超越,一种脱离了世俗喧嚣和浮华、超然物外、心游万仞、逍遥于天地之间的超越。

但孤独不是孤僻。孤僻者往往孤芳自赏,离群索居,难与沟通。而孤独者虽然志存高远,但在处世的层面上,则常常是心存仁厚,与人为善,处处闪现人性的光辉。

孤独者也不同于寂寞者。寂寞者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群聚则欢娱,独处则寂寞。而孤独者则不然,不论居庙堂之上,还是处江湖之远,是身居闹市,还是隐于深山,内心始终享有那份孤独,那份任何外在的东西无法更替的精神的、灵魂的孤独。

因此,孤独之美,犹如甘醇,历久而弥珍。品之者虽沉醉不适,闻之者则心旷神怡。就如那些先贤志士,虽然他们的人生多有悲剧色彩,但他们在历史的天空上写下了前无古人的华美乐章。他们的孤独已不属于个人,而属于历史,属于人类。由于他们的孤独,才使得我们的历史深远而厚重,使得人类的精神境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使人类的灵魂,迈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圣坛。

如果你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精神的孤独者,灵魂的孤独者,那就孤独着你的孤独吧!因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上,在无数庸碌的众生中,你会像那夜空中璀璨的明星,闪耀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孤独,其实很美……

猜你喜欢
先贤世俗司马迁
与先贤共度午后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不愿向世俗投降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慷慨宗祠祭先贤
尊师重教的古代先贤们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
司马迁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