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上高二作文课的

2009-05-13 08:10陈宝贵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作文课巷子文字

陈宝贵

作文课NO.5

怎样面对这样的文章?

吴用同学写了一篇《巷子里的人》,文章如下:

《兔子》三部曲里有这样一类人,她们在书里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尊重和赞颂,说来真是奇怪。

她们用自己的肉体或在肉体纠缠间的愉悦去填补某些人精神上的空虚与孤寂。

你猜得没错,她们就是妓女,人们口中所谓人尽可夫的“青楼女子”。

在我们那个消费水平在4000元左右的小镇里,在那些巷子里,就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通常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或站在电线杆的旁边,有的索性躺在租来的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的门口。

她们在白天或者在黑夜总是在等待,等待下一次自愿或者不自愿的金钱和肉体的交易。

在走过她们的所在地时,我是尽量绕着走,她们就是病毒、疾病,甚至是垃圾、苍蝇等更令人厌恶的东西的代名词。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有些事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的,比如对那些巷子里的人。

她们大都30岁左右,早已谈不上有什么曼妙婀娜的身姿了,更无所谓有倾城倾国的容貌,与史书上那些颠倒众生、甚至和所谓的导致亡国的苏小小、陈圆圆根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她们的脸都黝黑带着明显的皱纹,有的身段也有些臃肿,不像年轻女子那样计较是否有小肚子等。

她们的衣服大多粗俗不堪,与那些坐在化妆镜前,心安理得地打扮四五个小时,只是为了见男朋友一面,换得一句“你真漂亮”的城市美女真是有天壤之别呀!

她们很多时候还没有学会扮演一个妓女的角色,她们的笑容有时是生硬的,而在相互的闲聊中却显出她们的淳朴和明媚。曾见到她与她们谈话时,专心地纳着鞋垫,让我恍然想到那山村里,女子为孩子或为出门的丈夫纳鞋垫的情景。

巷子里的人请走出来,请走出来。

巷子里的她们请走出来,而巷子里的人们也走出来。别让贫穷把她们拉入巷子阴暗的角落,也别让偏见、自私把人们拉入麻木不仁的境地。

请走出来,走出来。

巷子外面是一派美好的春光。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能不惊叹于学生深刻的思考,她们“用自己的肉体,在肉体纠缠间去填补某些人精神上的空虚与孤寂”;更感佩他的人文关怀,“别让贫穷把她们拉入巷子阴暗的角落,也别让偏见、自私把我们拉入麻木不仁的境地”。问题是对学生所写的有关社会黑暗的内容,我们该如何对待?如果我们引导提倡学生写某类生活,学生往往便把目光集中到某类生活上,如果我们否定写某类生活,学生就会不再涉足,不敢涉足它。这篇文章无疑是一个特例,对于这样一个特例,如果我们批评或冷却都会削弱他写作的积极性,但公开的表扬又不太适宜。但我还有另外的想法,我把每次的写作指导都作为引导学生改变作文态度的契机,所谓契机就是说,通过某次或某几次作文,能稍微或彻底改变学生对作文的态度,树立一种我能写作文的意识,并积极地尝试去自由地去写作。这篇文章能不能起到一种这样的作用呢?力求去做应是我们的职责。我的处理方式一是给它打了90分的高分;二是在全班点了他的作文,是说“吴用同学写了一篇很好的关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文章”,三是我在私下当面对他进行了多方面的鼓励,一个人关心社会是具有责任心的表现,人的力量往往产生于对某种社会现象改变的期待,你的观察细致,特别是你对下层人民的生命关怀令人感动。我的作文评改,决不以批评为主,而是把鼓励放在首位,从而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只要乐写,我们的作文教学便大体成功了。

契机是稍纵即逝的,抓住了学生会终生受益,失去了我们就有可能失去改变学生写作态度最有利的时机,而怎么样能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我们又实在难以把握,做好每一次就十分的必要了。我们的课堂里没有牛顿、爱因斯坦,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发现能力太差,或者是不能抓住契机的缘故吧!

作文课NO.6

震撼于学生的深刻

在我们不少人的意识里,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我们总是强于学生,我认为并不尽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媒体的发达,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已经等同或者超过了我们。由于信息接受渠道的拓宽,学生不仅知识接受的量不亚于我们,就是我们可以傲视学生的所谓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也不一定真就超越了学生。所谓认识也就是思想,思想能力的提高和一个人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积累有关,也和一个人本身的感悟、容纳能力有关。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能在某一方面深刻,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浅薄,不如学生认识有高度、有深度,这也属于正常。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通过向学生学习来丰富自己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教学相长”我们的古人早就揭示了这一双边互动中的规律。

今天,张宏辉同学的随笔写了一篇附记。在附记的开头建议隔天的自由写作,能不能不叫“随笔”,而叫“思想录”,并提出了“随笔”之“随”,似有太随意之感,失去了写作记录自己独特思想的严肃性,也不适宜我们所提倡的追求思想的深刻的要求。这虽然是一家之言,或者说是认识角度上的新解,但自从任教以来,我让学生写随笔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在几百名学生中,提出疑义的只有他一人,我为他这种求新的创新意识而高兴。但是如果他仅仅对一种写作文体提出自己的新见,我还不至于震撼。请看下面他对作文的认识: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考试是手段。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节课你围绕着三个东西:中心,居里夫人对科学的热诚和献身;结构,中西名人的类比;语句的优美,有内涵等。但我没有看见思想的影子。中心、结构、语句——这些都只是文字的不同组合,而思想是非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真正的教育是要把文字变成一种价值观,实现思想的传达,我想作者的写作也是为了思想的交流,希望我们通过读他的文章而能和他产生思想的共鸣。这里令我惊叹的是学生对考试认识的深刻,是手段不是目的。而目前我们的考试并没有把它当做促使学生成长的手段,而是把考试作为目的。考试决定着对学生的评价,考试也决定着老师的升迁显隐。再者我震撼于学生对思想的渴求。《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同志一篇充满着思想激情和才情的文章。它是苏教版读本中的第二篇文章,我选择教读的原因,是感于梁衡先生对居里夫人人格意义揭示所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让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献身科学、淡泊名利的精神,再者梁衡的这篇文章词才丰赡,纵横开阖,利于学生的积累。而我确实没有从思想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虽然精神的角度我是十分注意的,这个学生看出了我教学的这一点,而它祈盼的是一种思想的满足,追求学习的另一种高度,并诉诸于文字,这一点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无论是随笔,还是思想录,这两种形式实际上对于自己的表达,无论是表达一种情感,还是表达一种思想,其实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学生能从自己经验的角度提出来,并且追求一种思想的深刻,这是一种不一般的思考,为了激励学生继续表达这种“独见”“异想”,我们应给以称赞。

作文课NO.7

我在一个学生随笔扉页上写了两句话

让学生隔天写一篇随笔的要求提出后,我对有关写作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要求,当然内容上的要求是“求真”。因为我认为“真”是文章写作的基础,是形成写作能力的基础。“真”就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文章如果没有真做支撑、为底蕴,也就是说学生的文章中没有自己,你要求写得再多,他由于没有对生活的印痕,对生活真切的感受,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以往对学生写随笔我总强调用一个硬壳的本子,以便把自己的文字保存,文字是生命的真切记录,要珍惜、要敬畏。几十年过后,当你再翻阅肯定是一种最美好的记忆。但这次我有所忽略,而不少同学把自己的文章便写在了作文簿上,虽然我后来强调了文字的价值及对自己生命成长的意义,没有强迫要求同学一定要换本子。但不少同学还是逐渐地把薄薄的作文簿换成了硬壳的记录本。有个同学的本子有点特别,白的硬壳,大32开,非常气派、大方。我拿到后,首先闻到一股淡淡的纸香。面对开阔的扉页,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给她题几个字作为纪念呢?于是我便题写了“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以及“读天下至文美文,抒人间真情挚情”的文字。并且用纸片附了一句说明。“不好意思,未经你同意,便在你作文本的扉页上题了两行字。”我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或者说在学生面前作秀,而是为了更好地和学生在文章写作、文字表达上进行沟通。两行题词的意义,都说的是读书、写作的问题。皮日休把书中内容说成有“色”,这“色”要理解为一“景色”,不仅比喻新奇,而且含蕴丰厚,启人想象;而文中“有华”,有华彩、华美等义,再加上它巧妙新奇的比喻,本身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吸引,而后面一句是表明我自己对她的期待。

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少老师总期望学生的写作要有自觉性、自主性,或总是希望我们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要求训练,他们的作文水平就会飞速提升,能力就会自然形成,其实这是很不现实的。作文能力的提高,是要经过一段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训练过程的。

不少同学,高中快毕业了,写作连基本的表达水平还达不到,有的甚至没有基本的语言感觉,问他们,不少同学说基本上没有写过作文。如果我们承认,写作能力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训练不仅需要一种意志力,也需要一种外在的持续不断的力量推动。这种推动本身便应是我们老师一项重要的任务。而这种推动不是仅仅靠几堂作文课就能起作用的,它同样需要投入我们的真诚,我们的爱,需要我们从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比如一个词的选用,一个警句的打磨,一篇结构的调整,这些都要紧抓、常抓才会有效果。而对这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还必须以鼓励为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持持续的写作练习的动力。

我这种小做法,我想其作用 也是如此吧!■

猜你喜欢
作文课巷子文字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
作品五
马老师上作文课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
种出来的“逍遥居”
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