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霞
摘 要 本文以幼儿园角色游戏为视点,对幼儿使用物质材料的状况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强结构性物质材料能够激发低龄幼儿的角色行为,与弱结构性物质材料的配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工具性物质材料与对象性物质材料的配合使用有利于幼儿产生角色行为。
关键词 幼儿游戏 物质材料 角色游戏
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中既有知识又有物质材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不只是选择知识,还要选择物质材料,而且对知识及其价值的选择最终常常要通过多种物质材料的选择来确保其价值的维持和呈现。
物质材料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使用的各类物品和玩具的总称。儿童天性是好动的,他们的生活就是他们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玩耍离不开物质材料。幼儿从小就有一种材料寻觅取向,他们从能看清周围事物的那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周围物质材料的寻觅,他们正是在与丰富的物质材料的互动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可见,幼儿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物质材料。
一、游戏类物质材料的强、弱结构性与幼儿的角色行为
从物质材料的结构出发,物质材料可分为强结构性物质材料和弱结构性物质材料。一般而言,强结构性材料结构相对稳定,很难改变,功能也相对封闭单一,而弱结构性材料结构可变,稳定性不高,功能也就相对开放和多样。根据研究者的观察发现,目前幼儿角色游戏中使用的大多数是强结构性材料,如医院游戏中的器械类物质材料、理发店游戏中的工具类物质材料等等。
(一)强结构性材料能激发低龄幼儿的角色行为
理发店的推子、梳子等物质材料属于强结构性材料,它们的结构无法改变,但它们具有身份象征性,即在理发店的游戏中,拥有这些材料就意味着拥有理发师的身份。
案例1:理发店游戏
游戏开始的时候,熙熙拿着推子和梳子为顾客男孩A理发,A扭头对她说:“我们要剪头发?”,她笑了笑。老师来到理发店,拉着女孩B问:“你是干什么的?”,再指着女孩C说:“她是洗头的?”。在老师问话的这段时间内,熙熙手拿着推子和梳子一直看着老师。等老师走后,她就拿起手中的梳子和小推子为男孩A继续理发,过了一会儿,熙熙带A去洗头发,先让A在洗头发的座位上坐好以后,她就走到理发店的材料架上拿来洗发水瓶(塑料小瓶)在A头发上挤了挤,挤好以后,女孩C开始为A洗头发。之后,熙熙又为A吹头发,吹好之后,将A围着的护裙拿下来,说了一句“好啦”。
(熙熙——“理发师”;女孩C——“洗发师”;男孩A——顾客;女孩B——身份不明)
由案例1中可以看出,幼儿出现的角色行为主要有理发、洗发、吹发行为,这些行为发生的顺序为为男孩理发——洗发——吹发,这些行为均符合理发师的角色行为。行为的发生正是由于理发店存在着推子、梳子、吹风机、洗发水瓶等物质材料,这些材料的存在为幼儿生成“理发师”的理发、洗发、吹发行为提供了前提。而且,幼儿所用的这些物质材料均属于强结构性材料,结构不容易改变,这就决定了材料具有的功能表现在材料的外表上,如推子是拿来当推子理发、吹风机是用来吹头发的,它无法被当作其它的东西来使用。正因为强结构性材料具有这一功能,因此对于幼儿,尤其是低龄幼儿来说,比较容易激发幼儿的角色行为的发生。
(二)强结构性物质材料与弱结构性物质材料的配合有利于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强结构性物质材料的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它们一般形象逼真,可以直接用代替物或者模拟其它物体进行游戏。这类物质材料在游戏中代替的物体,一般只能是固定的物体,而不能有其它的功能。如理发店中强结构性物质材料有梳子、吹风机等,这些物质材料的功能仅限于其外形所蕴涵的功能,即梳子就是用来梳头的,吹风机是用来吹干头发的。强结构性物质材料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尤其是幼儿角色游戏中,需要弱结构性物质材料的配合,才能够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以物代物能力的发展,从而满足幼儿智力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案例2:医院游戏
片段一:开始观察游戏时,男孩强强当医生,他手拿一个打孔机和一根绿色纸条,站在医院的一张桌子前,用打孔机打纸条制造药片。另一个医生男孩亮亮,在帮男孩恒恒带来的布娃娃看病,他为布娃娃看完病,将布娃娃交给恒恒。紧接着又来了一个男孩齐齐带着布娃娃看病,亮亮先收钱,然后将布娃娃抱到医院的另一张桌子上,拿听诊器为娃娃听诊,听后走到强强站着的桌子前,从桌子上放着的材料框里找了一瓶药给齐齐,齐齐带娃娃走开。
片段二:(老师在指导强强如何制造药片)亮亮对强强说“这样子吧,我们把黄颜色的当作治发烧的药”,老师对强强说“一种颜色的药治一种病”,“回家找你们家的药看看,回来告诉我”……恒恒又带着布娃娃来看病,亮亮对恒恒说”宝宝发烧需要住院”,然后将布娃娃抱到另一张桌子上,先用听诊器听听,再走到强强做药片的桌旁,从桌上的材料框中找药片。强强抬头说了一句”发烧药还没有做好呢”,于是,亮亮就自己拿起放在材料框中的打孔机和彩色纸条开始打孔为恒恒的娃娃制造药片。
医院游戏中,听诊器、打孔机属于强结构性材料,彩色纸条属于弱结构性材料,打孔机与彩色纸条的配合使用,丰富了当医生的幼儿的角色行为。片段一中,亮亮的角色行为主要是为病人看病,强强的主要行为是用打孔机打纸条做药片。片段二中,两名男孩医生的角色行为更为丰富。亮亮不仅为病人诊断病情,而且在强强不能及时提供药片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制造药片。当老师对强强制药片的行为进行指导后,强强的角色行为不再仅停留在用打孔机制造药片上,而是开始关注病人的需要和不同药片代表的功能,这一点可以从强强对亮亮说的“发烧药还没有做好呢”一句话中看出。由此可见,弱结构性材料彩色纸条和强结构性材料打孔机的提供,既丰富了幼儿的角色行为,又尽可能减少了幼儿医生在无人看病时的无所事事行为的发生。但材料的提供不是最终的目的,关键在于材料的提供能促发幼儿适宜的角色行为。另外,通过案例也可以看出,姑且不论教师对幼儿使用材料指导的适宜与否,教师的指导对幼儿角色行为的产生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通过对幼儿在理发店、医院角色游戏中使用的强结构性物质材料与幼儿角色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强结构性物质材料有助于年幼儿童在角色游戏中,与角色身份适宜的角色行为产生;但由于强结构性材料不易改变的特点影响着幼儿持续角色行为的发生。如果能够提供适量的与强结构性材料相匹配的弱结构性的物质材料,将会丰富幼儿的角色行为。
二、游戏类物质材料的工具性、对象性与幼儿的角色行为
物质材料从功能的角度划分,可分为工具性物质材料和对象性物质材料。一般将幼儿活动时直接作用的对象看作是对象性物质材料,它是活动的核心资源,而将为幼儿与核心资源的互动服务的物质材料,看作是工具性物质材料。在角色游戏中,工具性物质材料起着暗示幼儿角色行为的作用,使用不同的工具性材料象征着不同的角色身份。角色游戏中的工具性物质材料主要包括理发店里的吹风机、小推子,医院里的听诊器等。对象性材料是指与工具性材料配合使用的材料,如理发店中的辅助类材料等。在幼儿活动中,既需要作为引发活动的工具性物质材料,也需要对象性物质材料来保障幼儿活动的延伸。因此,幼儿角色行为的产生,依赖于工具性物质材料与对象性物质材料的配合使用。
案例3:菜场游戏
喜欢用小秤称东西的黎黎游戏刚开始,黎黎先用手将小秤提起来看看平衡不平衡,然后坐下来拿着小秤碗摆弄着。女孩婷婷来到菜场,用手拿起一个花露水的瓶子看了看。黎黎伸过手,向女孩婷婷要花露水瓶,说“给我称一下”,黎黎拿起花露水瓶放在小秤托盘上准备称,放了几次都没有放好。女孩婷婷说着“给我给我”就将花露水瓶从黎黎手中拿了过去。
工具性物质材料能够引发幼儿与角色相适宜的角色行为发生,不过,对幼儿来说,由于功能发挥的不同,物质材料是工具性物质材料还是对象性物质材料是经常交替的。游戏片段中,黎黎角色行为的发生,依赖于物质材料——小秤。在游戏刚开始时,作为菜场“老板”的黎黎,拿着小秤摆弄了一段时间的秤;当女孩婷婷来买花露水时,她拿起花露水瓶放在托盘上来称重。黎黎之所以摆弄小秤,并尝试用小秤来称花露水瓶,是因为小秤具有身份象征性,当黎黎拿着小秤摆弄的时候,她获得了一种身份,她觉得自己就是菜场老板,应当承担与身份相适应的角色行为,如称菜行为,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黎黎要称婷婷拿着的花露水瓶。
工具性材料能激发幼儿很快进入角色游戏的角色中,但要真正发挥该材料的功能,还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对象性材料。如游戏片段中,黎黎用小秤称花露水瓶是作为菜场“老板”所应该出现的角色行为,但该行为不是适宜的角色行为,就是因为作为对象性材料的花露水瓶与小秤不匹配。花露水瓶的形状特点导致了黎黎无法将其放在小秤秤盘上进行称重,由此可见,物质材料间的匹配是非常重要的。行动学习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的学习对物质材料间的关系提出要求。它要求幼儿活动的对象性物质材料有与之相匹配的工具性物质材料的支持,同样也要求幼儿活动中借助的工具性物质材料有适宜的对象性物质材料为基础。因此,对象性物质材料与工具性物质材料是否相匹配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三、启示和建议
幼儿园游戏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物质材料具有具体形象性,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资源,将其引入幼儿园课程,对促进幼儿的学习、实现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游戏中物质材料的投放及幼儿使用物质材料的现状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并给幼儿教师以下几个教育建议:
(一)全面了解物质材料
物质材料作为幼儿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将物质材料引入幼儿园游戏之前,教育者应当对物质材料进行全面了解,对物质材料的了解可以从其属性、功能、种类、数量和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并认识到物质材料间的关系。
(二)有效利用物质材料
幼儿园游戏设计不仅要研究幼儿,也要研究物质材料,对于如何将物质材料引入幼儿园游戏的问题,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筛选物质材料
从材料本身属性来看,要根据幼儿进行的活动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物质材料,因为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活动目标对材料进行选择是必要的。
从材料蕴含的价值来看,要选择能使幼儿愉悦的;能加强人际交往、促进幼儿团队合作的;能引起幼儿自主活动、激发幼儿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能增强幼儿自我概念发展、促进幼儿大小肌肉发展的物质材料。
另外,物质材料的选择还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安全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发展蕴涵性原则等。
2、注意投放物质材料的方式
选择什么样的物质材料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内容,也影响着幼儿的不同方面的发展。物质材料的投放方式同样会影响幼儿的游戏。因此,教师在为幼儿提供物质材料的时候,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投放方式:
固定的物质材料的投放方式有利于幼儿对物质材料的熟悉,便于幼儿尽快地进入游戏;根据游戏主题和幼儿兴趣的需要进行随机投放的方式,能够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有助于幼儿在游戏中经验的获得。
3、关注幼儿使用物质材料的过程并提供适宜指导
幼儿园角色游戏并非放羊式的自由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要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随时关注幼儿游戏的过程(重点是使用物质材料的过程),及时给予适宜的指导。一般可以用三种方式进行:语言支持,即通过建议或发问式,让幼儿明确自己当前参加的活动及在活动中的角色;给予材料的支持,即通过增添展现物质材料的使用方式,使幼儿清楚地了解所用物质材料的使用方式,从而做出适宜行为;另外一种方式,是可以通过教师参与幼儿当前活动的方式,与幼儿一起活动,通过与教师的交往活动来实现角色游戏中幼儿行为的产生和丰富,以促进幼儿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丽莉. 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 硕士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4
[2]虞永平. 物质材料与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育,2006.1
[3]丁海东. 学前游戏论.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邱学青. 学前儿童游戏. 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