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一
粉碎“四人帮”后,我从市文学艺术创评室(尚隶属于文化局)调到刚复刊的《哈尔滨文艺》编辑部,以副处的级别任副主编。在霍呈祥、周克英率领下,负责散文、报告文学的版面稿件。配与两位编辑共事,一是老文联创作员王戈情,另一是从林机厂调上来的文学新秀吴学运。我们三位率真、亲和、默契、焕发出从极左思潮禁锢中解脱了的热情和魄力,踌躇满志、兢兢业业。
着力抓重大题材是我们编辑的指导思想。尤其关注曾被“四人帮”迫害的领袖人物和领导干部,先后发表了《松涛呼唤着一个伟大的姓名——刘少奇同志在黑龙江林区的日日夜夜》(关守中)、《周总理视察三八饭店》(陈明、彭中宜)、《满月松江夕照明——吕其恩同志在病中》、《长堤上的思念》(林苓、江吟)、《岁寒更觉松柏翠——记李敏在考验面前》(学运)等,正是拨乱反正时期,此类文章反响强烈。另外,林成的《忆聂耳》、门瑞瑜的《在芬芳的土地上——记美国友人韩丁》、慕及春的《七十五弟子》以及名家秦牧、苏叔阳、祖慰等脍炙人口的散文,给刊物添光增色。而被时下称之为“出土文物”的萧军,平反后第一篇大作《哈尔滨之歌》,正是连载于家乡刊物《哈尔滨文艺》上,萧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也给全国广受政治压抑的老一辈作家以极大鼓舞。
大约在1979年4、5月间,我们三人酝酿第六期稿件,为纪念国际儿童节,发点子什么稿子为好呢?学运倏地发现《光明日报》一条百字新闻,说的是哈医大讲师孟祥成研究治疗儿童斜视、弱视取得成果。这不是挺好一篇报告文学素材嘛!仨小子一拍即合,我连标题已然想好——《为了孩子们的光明未来》,他俩一致称道。于是,立马走出编辑部下去采访。
孟祥成,时年51岁,高高的个子,黝黑的面颊,花白的头发。一位历尽坎坷的知识分子、医学专家。年轻时只因对医学教育有自己热情,走所谓“白专”道路,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插队改造,吃了不少苦头。“文革”中又被无情批斗,积累10多万字书稿竟被烧掉,300多病历也失落了。但是,他痴心不改,为了1000多万弱、斜视患儿的健康,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毫无顾忌染上冠心病、高血压,几次晕倒手术台上,终于闯出一条治愈新路。并且,与助手李俊洙花费十余年工夫写出150万字草稿,经五次反复修订,撰毕《临床斜视、弱视学》成稿,目前尚未出版。孟先生这种忠于职守的博大襟怀,着实令人景仰。
当我们按组织程序请教于先生所在科室,却出乎预料受到冷遇。一位负责同志话里话外透出对讲师的不屑态度。竟指问我们为何不采访其他那么多教授呢。直言不讳认为,孟的治疗斜视、弱视都是土办法,是否科学当待鉴定。看来,这位好心领导还陷在“左”的泥潭而未拔出腿来。破头楔怎么办,我们三人一合计,管他呢,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真实、正确,奈我何!干!整理素材,拟就提纲,昼夜兼程。分为三大部分,每人分工写其一,最后在文字协调上由我把关,一篇万余字的报告文学《为了孩子们的光明未来》杀青了。作者署什么名字?戈情建议用“闻众”,意思是文联、文艺编辑里三个人,也寓让群众知道这位医学家。妥!一锤定音。
这次愉快的合作,确实收到良好社会效应。在上报有关方面关怀器重下,《临床斜视、弱视学》很快就正式出版了。祥成先生不久提升为教授。我们之间纯真的友谊与日俱增。这已是30年前的往事了,回忆起来,感慨万千。
作者简介:尚一,1937年11月30日生,中共党员,原哈市文联副主席,现为市作协、民协、楹协名誉主席,系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省地方文学研究会顾问、省萧军研究会副会长、市孔子学会副会长。多年从事文学艺术组织、领导与编辑工作,执行主编《哈尔滨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哈尔滨文学艺术杂志》等。发表文艺评论、散文、随笔、诗词等200余件,多次获得全国性征文及省级刊物奖项。出版长篇小说《破晓光华》(合作执笔)、《青楼残月》、《混血菊花心》及中篇《沙发街上的故事》、《一路顺风》等,曾两次荣获市政府天鹅文艺大奖。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一组《文化抗战之冰城风姿》七言律诗,荣膺文化部海内外征文三等奖,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授予“全球华人至尊艺术家”荣誉称号。2008年被评为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