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超,刘亮亮
摘要:S大学的实践证明大学科技产业园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具有场所供给、智力支持、实践平台三大优势,大学产业园创业教育模式开创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路径。它启示我们:创业对象的选择要精英化,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要团队化,创业项目的选择要专业化,创业教育的渠道要多样化,创业教育的环境要协调化。
关键词:大学产业园;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
收稿日期:2009-10-19
作者简介:马海超(1978-),男,河北承德人,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教育管理科科长,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刘亮亮(1979-),男,山东临沂人,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科技产业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场所供给优势
S大学科技产业园占地120亩,分为科技成果孵化区、工程技术训练区、校办企业区、项目合作区四大区域,现已经建成综合服务楼、产业化试验楼、实验研发楼以及一批现代化厂房,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水电暖、网络等配套设施齐全,固定资产3000多万元,年产值超3000万,可同时容纳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100余家,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场所在这里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
(二)智力支持优势
科技产业园依托学校的科研优势,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相结合提供了支撑平台,吸引了一大批校内外专高层次人才到园内开办企业,其中有一大批是校内的专家教授,这些专家教授既具备深厚的学术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大学生在这里自主创业或实习实训,耳濡目染,在引智方面将有重大收获,创业能力和水平也将“水涨船高”。
(三)实践平台优势
目前,入园创业的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余家,形成了机械电子、电子信息、建筑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自动化控制、软件开发及应用、精细化工、环保工程、仪器仪表、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群体,为学生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大量的岗位。
二、科技产业园创业教育的实践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
现场开设创业课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一方面学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授课地点有针对性地设在科技产业园内,另一方面鼓励创业指导教师参加“KAB”培训班,开设“KAB”选修课,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创业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典型示范,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组织学生参观科技产业园、走访园区创业者,使他们了解从知识到产品的转化过程,从实验室到研发中心再到生产车间的发展过程,从给别人打工到独立开办企业的创业过程,等等。学校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产业园为契机,从中选拔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利用科技产业园的资源进行重点培养。
(二)开展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训练
园区工程训练中心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在科技园设立了工程训练中心,作为校内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工程训练中心在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有效拉近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距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经验储备。
园区企业成为大学生体验创业的练兵场。对于毕业生,他们可以在自主创业前选择到科技产业园的企业里工作,通过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进行创业经验、技术、资金的积累。对于在校生,园区企业也为他们设置了相应的兼职岗位,通过见习的方式满足他们创业体验的需要。
(三)开展创业项目孵化工作
完善的硬件条件是成功创业的大舞台。学校制定了鼓励政策,为愿意在科技产业园内创业、创业项目可行、创业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免费试用场地。场地内水电暖、网络、电话等设施齐全,相关费用按照本校教工生活消费的标准给予优惠,为处在创业起步阶段的大学生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人性化的软件条件是成功创业的服务员。2007年科技产业园成立了科技园管理公司,为入园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企业注册、会计代理、报税年审等服务,确保入园自主创业的学生能用最少的精力办成最多的事情。
三、科技产业园创业教育初显成效
(一)学生的创业热情大幅提高
科技产业园这个创业教育平台,使学生的创业热情大幅提高。2008年,S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40%的学生对自主创业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有超过18%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打算。
(二)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科技产业园这个创业实践平台的锻炼,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在“e路通”杯2007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中,S校获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在第五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S校学生获特等奖两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这些经历都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高科技企业成功在科技园区孵化
通过科技产业园这个创业孵化平台,学生的科研成果在园区优越的软、硬件条件中得以孵化。如青岛欧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S校毕业生卢军、尚永超在2006年联合创办的。公司拥有具备国家专利技术的TTC材料放电介质,OR系列臭氧发生器是其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同时,公司还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和前沿技术,拥有建设部颁发的废水处理设计资质证书。目前,在园企业中本校毕业生创办、参股企业就有15家,有30多名专家教授担任技术带头人或技术顾问,有100多名毕业生在入园单位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四、科技产业园创业教育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一)创业对象的选择要精英化
创业教育的对象和创业对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创业教育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创业对象是指大学生中那些参与创业实践的个人或团体,是一个实践意义上的概念。这种实践性决定了学校在鼓励和支持哪些人创业上,必须要有所取舍。在我们的学生中,有这样一批学生个人或团体,他们学有余力、创业热情高、有一定创业能力,这部分学生是学生中的领军人物和精英人物,他们才应该是我们鼓励和支持的对象。创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我们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但我们决不能不加选择的鼓励支持全体学生去创业。
(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要团队化
创业指导工作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特点,需要创业指导教师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当前,高校中从事创业指导的专职教师是凤毛麟角,他们的创业教育理论水平、创业经验与创业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此情况下,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紧迫。团队化建设是当前加强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最重要途径,团队建设既能保证数量还能保证质量。在保证数量方面,可以将一部分校内专业教师、管理干部、校办企业负责人等纳入范围,还要有目的的在校外聘请一些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领导、成功企业家等为学校创业指导教师。在保证质量方面,要将每一个创业指导的教师都培养成创业教育专家,显然不合实际,但可以从提高创业指导教师某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上进行突破,加强培训。整个团队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三)创业项目的选择要专业化
与专业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更容易实现成功创业。大学生创业要充分发挥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优势,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要尽可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专业知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创业经历又能为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实践指导,创业与学业要两不误,两促进,以创业促学业,以学业带创业。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还可以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对接,把教师手中一些需要转化、推广、适合学生创业的项目争取过来,供学生选择。
(四)创业教育的渠道要多样化
科技产业园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实践平台、一个渠道,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个缩影,如果将学校创业教育仅仅视为科技产业园创业教育,那就犯了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错误。开展创业教育,渠道是多样的。如:通过设置选修课或必修课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创业知识;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大赛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科研立项或参与助研工作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邀请知名企业领导或创业成功人士来校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通过到有关企业进行实训实习帮助学生积累创业经验,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需要去挖掘,就是我们的校友,广大校友中不乏成功人士,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的创业过程是我们进行创业教育的最现实的、最重要的资源。
(五)创业教育的环境要协调化
当前,国家出台了鼓励创业的政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并建设了为数不少的创业基地。但从校外来讲,创业的机会是给全社会提供的,对大学生创业并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战场不在校外,而在校内。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校园内部创业教育环境的营造十分必要,这涉及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要搭台唱戏,协调一致。从硬环境上看,必须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场所支持。从软环境上看,就是要形成学校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进行创业,并为创业学生提供便利条件。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普通同学,都要充分认识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创业教育,关心学生创业。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