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

2009-05-12 09:47詹彩星
商情 2009年16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文本思维

詹彩星

[摘要]传统的语文课堂单一化的教学资源、课堂模式以及教学目的使充满人文关怀和审美情愫的语文学科失去了本该有的鲜活,也让课堂的主体——学生失去了积极参与其中的兴趣。本文旨在探索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多元化解读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以期待语文教学能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多元解读创新思维 语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创新语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没有语文创新能力,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及其个性特长,逐渐形成语文的创新素质。现行教育中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所以我们应把多元解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提高文学素养。

一、语文教学的一元化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无庸置疑,中国有着悠久辉煌的教育史,其间不乏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孔子的“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的“教学相长”,朱熹的“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和广阔的生存前景。遗憾的是,现今中学课堂中也继承了许多传统陋习,特别是语文教学的一元化极大地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教学方法的一元化

课堂本应是师生共同营造的极具活力的殿堂,学生身处其间应有鱼翔于水的快感,并不时将迸发的灵感与他人进行交流、争鸣,以期均有所思、有所得。可实际情况却是在国家大力推进课改的今天,课堂上仍大量存在着单一的教师讲授行为,语文教学依然是按照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从头至尾地分析一遍,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一统天下。单一讲授强行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形成思维惰性,缺乏自主思维的能力,也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2.文章解读方式的一元化

前些年,不少语文教育专家提出了“大语文”概念,即社会生活一切资源经过取舍加工均可为我所用,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但中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是:对选录教材的文章,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同学只能从某些角度去分析理解,去欣赏吸收,不能说一个“不”字。我们的解读必须紧扣教学参考书,紧扣各种标准答案、标准说法,不能越雷池一步。仍有很多教师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着教参照本宣科,有时甚至会只讲课本内容,并让学生整段记录约定束成的所谓“标准答案”。不如此,就会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就无法评定谁的分数高低。一篇文章应该分三段还是分四段,不必争论,就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说法。学生的思维经过如此的训练,自主思考的空间还有多大?灵活性又如何呢?难以想像。

3.教学目的的一元化

这可能是影响中学课堂改革向前推进的最大阻力。由于存在评价机制相对滞后这一客观事实,不少教师进退两难,想丰富教学方式,又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遭到周围同事的质疑和白眼,只好埋头死扣答案,学生、教师都忙得不亦乐乎,最终考试可能也会很理想。可静心反思:学生和教师自身有没有损失呢?笔者认为失远大于得,因为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吕叔湘老先生曾严肃地指出过现今中学课堂上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单一化的教学格局应及早被打破,破旧才能立新。笔者认为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多元化语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多元解读文本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经之路

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和个性的差异。“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那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与另一次阅读大异其趣。由此可见,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鼓励学生作多元的解读,正符合这三个指标:1.学生对作品作出的多元性的解读,以其个性鲜明的思维为基础,他们解读作品所得到的意蕴,是他们独立思索的结果;2.学生们解读结果往往是多样的,从而表现为很大程度的发散性;3.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解读过程,常常是一种探新的思维活动,学生得到的不同的理解,都会无一例外地具有不同的、新的因素,具有很强的新颖性。

1.多元解读作品的主题

文学文本以感情为经,以物事为纬。“物事”,具有客观性,在认知和理解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偏振和误差;而“感情”,无论作者,还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却因人而异,从而导致读者对作品在理解上产生多样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笔者以为,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因而,不同的读者能够透过作品的语言体系,在理解其中的社会、历史、传统的涵蕴的基础上,对其主题作出种种有说服力的可能的阐释与理解。然而,在阅读文本时,对其主题的理解和分析,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使我们习惯于依照传统或传统已认可的观念求取社会的和谐效应。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我们往往执著于求同趋向的认识。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往往还受到某类特殊读者——文学大师和批评大家的人为规范。其实,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早就注意到了文本寓含的艺术张力和意蕴主题的丰富性,如钟嵘的“滋味”、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神韵”,王国维的“境界”等文艺鉴赏观的提出,无一不是以阅读文本意义的丰富性和阅读主体的创新思维为出发点。但是,这些真知灼见的观点湮灭在传统的大海里,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出表现为一种失落和遮蔽,而这种“失落”和“遮蔽”恰恰体现了我们语文教学中对创新思维培育的不足,表现在“求旨”上,一般教师往往只承认一种“正确”的理解,并试图蛮横地强迫学生接受这种理解。事实上,正如前文笔者所述,文本的主题是一个多元的开放性系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发展活力。对于一个文本主题的解读,只有带上学生自身体悟经验的色彩,他们才在学习中,同学们从文本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课文,逐步有了自己的见解,且有理有据,笔者进行了适当点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多元解读作品的人物形象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品的人物形象本身具有主体化的特征,加之阅读活动个性化的特征,学生眼中的人物形象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形象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使学生透过人物的外在语言、动作、神态,认识其内在性格特征,从而准确理解人物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而这些正是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极大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发现许多同学都大大赞赏曹刿的深谋远虑,认为鲁庄公太无能,目光短浅。因为他在战前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近臣的效力和神灵的保佑上;战争中不懂战术,急躁冒进,鲁莽无知;战后居然不知取胜原因。我便问道:“鲁庄公身上难道没有一点优点吗?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看看鲁庄公是否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终于发现鲁庄公也有一些优点:他能做到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他能知人善用,能听取正确的意见(允许曹刿跟随前去打仗,并虚心听取曹刿的正确意见)。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对人物形象的鉴赏与评价也可以有与传统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表明他们独到见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多元解读作者的思想情感

任何一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总是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即使处于同一背景下,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未必相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我们在《小石潭记中》我们体会得到柳宗元在看到自然美景后的快乐和处于“寂寥无人”环境的悲凉凄怆的心情。因此有很多人认为柳宗元是“以物喜,以己悲”的典型代表。但是,我们在《捕蛇者说》里看到柳宗元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希望统治者减轻百姓负担。这里的柳宗元虽有职无权,但他将自己遭贬官的抑郁、忧伤全都置之一边,深切同情关心百姓的疾苦,这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表现吗?从这点看来,柳宗元也是一位有“古仁人之心”的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多元解读文本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经之路。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英.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2]梁聚峰.新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化解读.

[3]杨麟.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朵.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文本思维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