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明
摘要: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它不仅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本文从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生成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生成性课堂;教学设计;基本特征;实施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3-0034-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生成性课堂教学理念
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活动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应对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这就是生成性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之一。这种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和教学的动态生成。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提出,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新视角,也使课堂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2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
2.1过程的不确定性
课堂教学过程错综复杂、灵活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呈现模式和实施标准,即便是教学过程中微妙的变化,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而这些现时生成的“变化”,却往往隐藏着教学的契机和潜力。
2.2参与的互动性
在此过程中,教学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利于知识生成的教学场。在这个教学场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促进知识积极有效生成,使教学不断发展、增值。
2.3调控的非常态性
不同的教师,对教学的感悟不尽相同,对教学问题的处理也各有千秋。即使是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的教师,面对相似的教学情景,也会作出异于常态的不同的正确行动,都会获得各自完美的教学效果。课堂动态教学资源的生成过程,既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也是教师个体生命独特性的体现。
2.4教学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不能都在课前教学设计中预料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是师生通过双边活动,在不断的动态生成中共同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现编、现导、现演的,这种“非预计性”正意味着思维创造的可能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间断点、奇异点等“非平庸行为”即意味着教学的跃迁与创造。
3生成性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3.1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是课堂生成的有效催生剂。问题的产生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重组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教师要为积极的课堂生成创设丰富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让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满足学生好奇心和兴趣需要的过程。启发性的问题要内隐足够的条件,难度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积极的探索,不断的生成。
如在讲“盐类的水解”时,教师可先做在盐酸、NaOH、CH3COONa溶液中分别滴入酚酞试液的实验(结果CH3COONa溶液中也出现红色),再用pH试纸分别测定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NaCl、KNO3等溶液的pH值。实验结果让大多数学生感到意外。学生急于想知道原因,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些问题:⑴ 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既电离不出H+,又电离不出OH-,为什么会呈酸性或碱性? ⑵ 水电离出的H+浓度等于OH-浓度,为什么CH3COONa、Na2CO3溶液中OH-浓度大于H+浓度?NH4Cl、Al2(SO4)3溶液中H+浓度大于OH-浓度?⑶CH3COONa、Na2CO3、NH4Cl、Al2(SO4)3与水发生了什么反应?这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起学生积极地探索。
3.2为生成而精心预设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言),“生成性”是对“预设性”的一种补充和修正,预设与生成是互补关系。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精心的预设是为了促进积极有效的生成。因此预设应该注重宏观设计,着眼动态生成,突出系统开放,强调互动影响。
(1)把准教材脉搏。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在分析教材进行预设时,应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去挖掘、领悟和创造性地改编或重组教材,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例如,对高二甲烷一节,教材是先讲甲烷的结构,后讲甲烷的化学性质。根据学生的接受实际,可对教材进行重组,先讲甲烷的化学性质,然后给出“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这条信息,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甲烷的结构。显然,这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再如,根据教学需要,可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等。
(2)充分预设学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很大的变数,也隐含了更大的生成可能性。我们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来对待。教师在重视教学设计,备教材的同时,更应该备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前提。
例有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学生思考有几种用途?可以先问程度较差的学生,他们自然想到可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a进气,b排空气)。有些聪明的学生还会想到可以用于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b进气,a排空气)。但很少有学生能想到其它用途。这时教师要引导程度好的学生跳出思维的框框,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去思考问题,如提示“是否可用于洗气”、“是否可用于干燥气体”、“是否可用于测量难溶于水的气体的体积”等等,让学生去探求作其它各种用途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的预设针对性较强,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各层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教学资源的有效生成。
(3)精心策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既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弹性预设,又要根据学科特点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因人而异,作分层要求,寻找知识的生成点。教学过程的预设,可从扩大学生活动面和增加学生活动量入手,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
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使教师对各种情况考虑十分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所以,预设要适度,要留有弹性,使预设空间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彰显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为教学资源的生成提供可能,为个体知识的生成创造条件。
3.3创造有利于教学生成的环境
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
(1)创设安全愉悦的心境。安全愉悦的心理环境,可以使学生进入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使学生拥有和体验做人的尊严,享受被人尊重的快乐,建立起自信,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乐趣。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高涨的情绪感染学生;对学生真诚、信任,关心、尊重;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念成功的快感,这都是为学生创设安全愉悦的良好心境的具体做法。
(2)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建立起师生平等交流的和谐氛围,构建自由对话的平台。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若有与学生不平等的特权,或者某些学习好的学生独霸了话语权,那么课堂就无法有效生成。教师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他们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
3.4善于捕捉,有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信息,果断整合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信息,从而使课堂异彩纷呈,充满活力。
(1)捕捉有益信息,促进动态生成。在交流互动、主体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质疑、对话、争论、探究、反思的机会大大增加,其中必有许多信息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碰撞。教师要学会倾听,敏锐地捕捉,优选其中有思维和创新价值的信息,把它转化成可生成的教学资源,并加以放大。否则,契机稍纵即逝,而且无法复制。
(2)利用教学意外,创造精彩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个误会,一次意外的课堂实验等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教学意外,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麻烦”不再麻烦,“意外”可成惊喜,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教学过程更加精彩。
如在“氯水的主要成分检验”教学中,经学生讨论得出氯水中含H2O、Cl2、HClO、H+、Cl-等微粒。Cl-用AgNO3溶液检验,应有白色沉淀生成;H+用石蕊试液进行检验,石蕊应变红。对于HClO的检验学生未答出。第一位同学上讲台检验Cl-的存在:取少量氯水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结果看到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第二位同学上讲台检验H+的存在:取少量氯水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少量石蕊试液,结果并未看到试管中的溶液变红,这个现象出乎大家预料。教师适时引导,让这位同学再反过来做这个实验:取少量石蕊试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氯水,结果看到,刚开始滴入氯水,溶液变红,可是再滴入几滴氯水时,红色逐渐褪去,同学们更感惊奇。学生边看书边讨论,找出了原因,然后教师再演示:取少量氯水置于试管中,再取一滴管石蕊试液,将滴管插入氯水液面下,当石蕊试液迅速挤入氯水中一刹那溶液变红,然后又迅速褪色。再请一位同学分析原因。在这样不断的意外生成中,使学生牢固构建认知结构。
(3)借用错误信息,实现巧妙生成。学生难免会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和失误,这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其间或许蕴藏着创新的精神和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机智巧妙地将课堂上的错误事实转化为探究问题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问题背后的创新价值。
如在学习“浓硫酸的氧化性”时,结合用浓硫酸制HCl气体的方法,教师提出了以NaBr、NaI为原料如何制得HBr、HI气体的问题?多数同学与制HCl气体进行类比、拓展,得出用NaBr、KI分别与浓硫酸反应制HBr、HI气体这一结论。当教师告诉学生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后,学生的“矛盾”心理就产生了,经过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群体间的讨论,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探索浓硫酸的性质。课堂上类似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错误巧妙地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成资源。
3.5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机智
在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机智,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和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见机而作,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处引领,在迷茫处引领,在错误处引领,激活课堂教学,促进有效生成。
其实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因此,教师要增强教育智慧,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注重自身发展,要倡导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通过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及时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中不断关注学生,善于倾听,用心去发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追溯思维的起因,并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资源。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使课堂再次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维交锋。
总之,教学在整体上要有计划,在局部中要能调整,在宏观上要进行预设,在微观上要积极生成。一个高素质的教师能大胆、主动、科学地进行教学预设,也能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己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机智合理地把握、调节,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清华.关注生成性目标构建生命性课堂.中国教师报,2003.12.
[2]王芳.新课程:课堂是生成的.中国教师报,2003.8.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
[4]施良方, 崔允郭. 课堂教学原理、 策略与研究.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