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现状探析

2009-05-12 03:14孙丹儿朱建育
化学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原理条件

孙丹儿 朱建育

摘要: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考察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现状,分析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发展特点,探讨和总结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化学; 实验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3-0010-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

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化学教师的关注,他们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化学实验进行了大量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本文拟借助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考察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现状,分析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发展特点,探讨和总结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实验研究和实验教学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05-2007年分别在中等教育类期刊《化学教学》和《化学教育》上发表的有关实验研究的文章,它们主要是对个别实验要素或多个实验要素的研究。经统计得出,2005—2007年在两种期刊上发表的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文章共计225篇,其中《化学教学》126篇,《化学教育》99篇。

2 研究内容

根据这些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七大类,它们分别是实验装置改进、实验装置新设计、反应原理或反应机理探究、反应条件探究、实验方法改进或创新、理论质疑和验证以及实验新设计。本文将以上分类进一步整合可分为两大类型,一为实验的显性因素研究,另一类为实验的隐性因素研究。显性因素与化学实验的实物对象相关联,实验装置改进、实验装置新设计以及反应条件的探究均属显性因素的研究。隐性因素则指与化学实验相关的抽象条件,反应原理或反应机理、方法改进或创新、理论质疑或验证、实验新设计等均属隐性因素的研究。经统计可得,两类研究的文章数量及比例如表1所示:

由数据可知,显性因素的研究占43.55%,隐性因素的研究占56.45%,其中关于实验装置改进研究的比例最高,达到了23.11%,实验装置新设计的研究比例最低为5.3%。显性因素的三项研究比例不均,其中实验装置改进的比例最高。隐性因素的前三项研究比例差异较小,其中实验新设计比例相对较小。

2.1实验装置改进和实验装置新设计及其特点

2.1.1实验装置改进

实验装置的改进是指在原有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或整体的改造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它是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传统内容,很多教师将其作为实验改进的突破口。如氯水分解演示实验的改进[化学教学,2005(5)]、铁与水反应的实验设计研究[化学教学,2007(11)]、苯与溴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化学教育,2005(8)]等。表1数据显示,实验装置改进文章的比例居各研究内容之首,可见该内容的研究在教师实验研究中的地位。

2.1.2实验装置新设计

实验装置新设计是指对实验装置实现从无到有的设计。与实验装置改进相比,实验装置新设计对实验研究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需要从设计上寻求更具创新意义的方法。如CO2密度比空气大演示仪[化学教学,2005(10)]、一套值得推广的多功能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化学教学,2005(6)]、从溶剂中快速回收样品的简易多用装置[化学教育,2005(3)]、火焰位置可转换的气体燃烧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化学教育,2006(7)]等,这些文章所介绍的实验装置,均为创新实验仪器或装置。由于受教师自身实验水平和创新能力等的限制,该项内容的研究比例仅为5.3%,远低于实验装置的改进研究文章的比例,受关注程度也大大低于实验装置的改进。

2.2.3实验装置改进和实验装置新设计的特点分析

在实验装置的改进与新设计中运用了众多的理论设计方法和经验策略,常用的设计方法有:强化(或弱化)法、缩放法、组合法、变换输出法、置换法、移植法、模拟法、简化法、一物多用法、综合法等。我们对装置研究中的设计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一物多用法在各种方法中的使用比例最高,其次是缩放法、移植法以及组合法,变换输出法的使用比例最低。从方法的使用频率可见一物多用法在中学化学实验装置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由于微型实验装置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备受青睐,微型实验装置设计中常用的缩放、组合、简化等方法的使用比例就相应提高。另外,受已有成熟实验装置设计的固定思维影响,应用于同一类型实验装置设计的移植法的使用频率也较高。

2.3 反应原理探究及其特点

2.3.1反应原理或机理探究

反应原理的探究是指针对化学实验的“异常”现象或疑难问题,通过探究实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使得实验“异常”现象或疑难问题得到合理解释的研究过程。这是化学实验研究中常用于解决化学疑难问题的途径之一,反应原理的研究能够为化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更高层次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提高实验研究的整体水平。如对KIO3热分解实验的研究[化学教育,2006(4)]、对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实验的认识[化学教学,2005(1-2)]、品红溶液异常褪色现象引发的探究[化学教学,2006(5)]等文章,均通过不同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背后隐含的原理进行了挖掘和论证。该研究内容的比例为15.56%,仅次于实验装置的改进,足见教师对化学反应原理探究的重视。

2.3.2 反应原理探究的特点分析

文献分析发现,反应原理探究的实验对象主要是无机反应。据统计,35篇文章中,关于反应原理探究的数量达到了27篇,均为无机反应;关于反应机理探究的文章数为8篇,均为有机反应。

在研究设计上,主要可以分为3种:一种为理论验证型,一种为理论加实验验证型,还有一种则为实验验证型。其中理论验证型共11篇,占31.43%,理论加实验验证型共19篇,占54.29%,实验验证型共5篇,占14.28%。就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来讲,理论加实验验证型的研究设计比纯粹理论验证及实验验证更为精确。因此,在此项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实验验证的同时辅以理论解释进一步说明,以完善实验结论,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

2.4反应条件探究及其特点

2.4.1反应条件探究

化学实验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反应往往受多种反应条件的影响,如反应物的性状(干燥程度、颗粒大小、气固液状态等)、温度、浓度、酸碱度等。在化学实验研究中,反应条件的探究也一直是实验研究的重点内容。教材实验、课外实验等的实验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的反应条件作出改进或重新设计。该内容的研究数量位于反应原理或机理的探究之后,为15.11%。如 “铜片镀锌”最佳实验条件的分析和研究 [化学教学,2007(2)]、苯酚与溴水和氯化铁反应溶液最佳浓度的选择 [化学教育,2005(8)]、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操作分析等均对反应的一种或多种条件进行了探究。

2.4.2反应条件探究的特点分析

在34篇有关反应条件探究的文章中,研究对象包括催化剂种类、光源种类、反应物种类、温度、浓度及此类反应条件的综合研究等。统计表明,选取一种反应条件作为研究对象的单因素研究和选取一种以上反应条件作为研究对象的多因素研究文章篇数分别均为17篇,各占50%。单因素研究侧重使用传统的比较法,在控制其他反应条件的情况下,改变需探究的反应条件,最后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来得出所需探究的最佳反应条件;多因素研究中既有比较法又有试验法,其中以正交试验法最为常见,占18%。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原理条件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
“虎虎生威”的隐含条件
聚焦中学化学中的两大定律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