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青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为教学实践引入了源头活水。教师将教研成果带入课堂、融入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使其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在提倡“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的背景下,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了。为了早日完成教研目标,尽快出教研成果,某些教师放弃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但不愿意进行更高水平、更深领域的研究,反而更乐于“借鉴”乃至“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更有甚者居然堂而皇之地请人“代打”……这股不良风气已经对正常的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甚至动摇了一些教师潜心治学的决心,使其偏离了专业发展之路。
面对批评,有不少教师为自己的行为辩白。有的教师认为,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研究,出成果不易。有的教师指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为了完成教研任务;迫不得已只能“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有的教师反映,学校对教师教研能力的考核以数量指标代替质量指标,教师公开发表教研论文的数量是“达标”的硬指标,同时也与职称评定、评优活动等相挂钩,造假之举实属无奈。有的教师觉得,中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只要专心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数即可,教育科研的事还是留给大学教授们为好,于是敷衍以对……
这种种理由,乍看似乎颇有几分道理,实则经不起推敲。
无可否认,中学教师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然而以缺乏时间与精力为由,实质上凸显了教师对教育科研理解的偏差。开展教研,并非要求教师们花费固定的、大量的时间在研究室里进行理论研究,更大程度上是需要教师及时总结、反思、提炼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这个角度上看,教研与教学其实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与其说缺乏时间和精力,不如说是缺乏发现的眼光和开展教研的决心更为贴切。
教师对自己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没有信心,反映了对教师进行教研方法指导的缺失。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能接触到的相关教研资料较少,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研方法也没有掌握,因此,经常出现盲目探索或束手无策的现象。但是,这只是教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之一,而非造假的理由。须知教研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长期的教研实践当中逐步培养和提高的。遇到困难,没有设法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或与同事探讨以寻求解决的办法,反而选择了造假的捷径,这是畏难心理在作祟,更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行径。长此以往,必将贻误自己。
学校的量化考核的确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近年来,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公开探讨该问题,希望在考核的质量指标与数量指标之间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然而将窃联他人研究成果完全归咎于考核机制}的不当则言过其实。在同样的外部条件下。依然有很多教师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_丰硕的成果。而那些取巧者,恐怕更多的是被各种评优和奖励蒙蔽了双眼,急功近利,走上了邪路。
认为教研不是“分内”的事,很明显是对教研的误解,将其看得过于“高深”,没有看到教学与教研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将希望寄予大学教授们,似乎也带有一丝“愉懒”的味道。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其专业素质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就必须遏制这股浮躁的不良之风。
其一,教师应端正教研态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积极进取、锐意创新,营造良好的研究风气。应不被困难所吓倒,不为名利所迷惑,积极主动地、一如既往地投身教育科研之中。同时,进行道德自律,讲究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自觉地规范和调整自己在从事教育科研时的内心秩序,杜绝造假现象。其二,教育科研从点滴做起。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切忌好高骛远。应勤于和善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和积累经验,使教研扎根于教学的土壤,对教学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当自己的一些小发现尚无法形成系统的课题时,不妨用诸如方法总结、教育随笔、教育小论文等形式将其记录下来,这些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创造性和启发性的经验之谈,也许就是某重大课题的基础,是积淀的成果。其三,大力营造健康的教研环境。各级领导部门及学校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使对教师的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应加强对教研的方法指导,通过专家授课、校际交流等多种形式,为科研力量薄弱学校的教师提供帮助。还应建立相应的惩处机制,对抄袭、剽窃、盗用他人研究成果者,严惩不贷。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实践;少一份急功近利,多一份潜心研究。遏制教研浮躁之风,坚持走专业发展之路,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