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地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2009-05-10 10:22吴家全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侗族传统美德学校德育

吴家全

由于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历史等各因素的制约,侗乡至今还是属于“老、少、边、穷”地区的典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在拜金主义与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冲击下,一些学生缺乏理想、贪玩厌学,集体意识薄弱,抗挫折能力差。这些现象的出现,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学校德育工作担负的重任,同时也说明我们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不少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对存在上述问题的学生进行多方考察、比较分析,发现其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方面。社会不良习气对学生的腐蚀,成为学生行为偏差的直接原因。社会上几分钟不良风气的感染,就可以摧毁多年来的教育成果。

2家庭方面。很多农村家庭,由于经济方面的压力较大,大量的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成为了留守儿童。父母孩子身处两地,教育孩子的时间不能保障,沟通时间日益减少。另外,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有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单亲家庭和父母离异后重组的家庭,是学生产生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农村里大多数这种类型家庭的监护人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基本不闻不问。

3学校方面。首先是教育目标偏颇,导致学生人生目标不清楚,学习缺乏动力或根本不感兴趣,旷课、逃学现象严重。其次是学校常规管理不够完善,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指导不力。学校很多常规工作存在着或虎头蛇尾、半途而废,或空头支票、有章不循的情况。三是偏重智力因素,过分强调竞争,过早分流导致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如学校期中和期末考试对全班学生的成绩进行排队,这种做法让很多学生不愿参加考试。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明确了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我们决定依托学校政治组的“思品课教学与侗族传统美德相结合的研究”课题,挖掘本地教育资源,进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尝试。经过挖掘,我们发现:侗族建筑中的风雨桥和鼓楼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热心公益、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侗族文化中的诚实守信、恪守款约的习俗,可以培养学生诚实的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观念;侗族琵琶歌和耶歌中的歌唱内容,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情好客、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的美德;而三省坡的大塘坳水库的壮美景象,则可以培养学生“人定胜天”的信念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学校后山的烈士墓,又可以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岁月,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要将这些本地本民族的人文资源转变成为教育资源,我们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小教室、小课堂走向大教室、大课堂。

首先,我们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调查巴团风雨桥、高定鼓楼群等,并在每年的清明节组织学生到学校后山的崔桐山烈士陵园扫墓。我们请巴团籍退休老乡长吴德光等同志做“弘扬侗族‘款文化,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的教育报告。然后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写观后感,写心得体会,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其次,我们运用“四级兴趣引导法”将教育活动引向深入。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学生去参观侗族自然风光,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二是激发学生动手调查的兴趣,由学生设计问题,自己动手调查。学生从中不但学会了社会调查的方法,而且还感悟到了凝聚在文物、景点中的侗族人民的传统美德,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三是把侗族传统美德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四是开展“学美德,见行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品味成功的乐趣,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接连不断的兴趣激发,不但使学生感悟了侗族人民的传统美德,还使他们对教材中的内容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促进了侗汉民族文化融合,实现了“长知识、长能力、长觉悟”的教育目标。

通过以上的教育活动,学生形成了心中有民族、有集体、有他人的意识,产生为社会奉献的责任感;学校好人好事逐渐增多,文明礼貌意识进一步加强,学校脏、乱、差现象也得到很大改变,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勤奋学习的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已连续多年中考成绩质量居全县前列。

实践证明,通过挖掘本地教育资源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具有趣昧性、直观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等优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操作起来简单易行,教育成本相当低,很适合学校现阶段的校本教研开发。同时,通过对侗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取其精华,将之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受到了本地传统美德的熏陶,也让学生接受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

(责编李新海)

猜你喜欢
侗族传统美德学校德育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侗乡学子爱家乡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做人美德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