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

2009-05-08 10:02肖明朗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2期
关键词:适应性贫困生大学

肖明朗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其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学校适应性情况,认为从物质上到精神上做好贫困生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贫困生;适应性

随着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扩大,高校招生全面并轨,学生上大学都要缴纳一定的学费,这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在经济上有一定的负担。据调查,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为15—20%,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国际上称为“低收入大学生”(lowincome undergraduates);我国则称为“贫困大学生”(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目前,高校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又准确地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度过大学期间的各种学校适应性活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一、关于贫困生问题研究

1、贫困生产生的原因

一般都认为贫困生大多来自弱势群体家庭,而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来自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家庭收入少;二是城市下岗家庭子女,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三是遭遇家庭变故,如家人生病或者意外事故而导致的贫困;四是单亲家庭或者孤儿;五是家庭人口多,有老弱病残和多位在学校读书(特别是高校)就读的子女。也有人认为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因素以及高校收费改革等。

2、贫困生的认定及存在的问题

在财政部、 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中规定: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虽然《通知》中对贫困生做出了规定,但根据这个标准,各高校操作起来很难,无法确定真正的贫困生以及贫困程度。各地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也不统一,在一些高校关于大学生的贫困标准就存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困标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标准以及学校所在地的贫困标准。也有人认为贫困生为: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用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学生。这种贫困标准是采用学校所在地主义,而我们认为,在认定贫困生的时候应该采用家庭所在地主义,即以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贫困指标为依据。这是因为贫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家庭在当地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由于贫困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产生的。目前,大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时主要依据学生家庭主义,即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来认定。对于贫困生的认定有些学者还提出了认定的一些程序,如徐二荣,李娜(2008)在《论高校贫困生档案的构建与维护》一文中提出:贫困生的认定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或者辅导员的主持下按照:个人申请—出具相关证明材料—资格审查—提出建议名单—集中评议确定等程序确定贫困生的范围和档次,这都是一些好的建议,值得借鉴。

二、关于大学生适应性研究

1、国际适应性研究[1]

国际上关于适应性的研究历史要比我国悠久,并且相互之间具有逐渐分化的趋势。如他们的研究焦点分别集中在认知适应性(如Martin&Anderson,2002)、角色适应性(如Huebner,Emery&Shordike,2002)、人际技能(如Martin,Anderson&Thweatt,2001)、职业适应性等具体领域。而且,西方学者倾向于将各种适应性视为一些彼此独立、相对静止的结构。其研究结果难以整合。例如,温泽尔和阿瑟从成就动机、自我规范技能、社会行为、师生关系和学习声望(是否被认为是好学生)几方面来综合儿童青少年的学习适应性。另外,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对适应性的行为进行测量,经常与智力测验一起进行来评估智力迟滞或者学习困难的孩子在适应家庭、学校、工作和其他环境的能力。

2、国内适应性研究

国内出现适应性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但这些研究的对象为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比如在1985年,陈会昌等人编制了一份青少年心理适应性调查表,对883名9-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测查。针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如1997年邓百祥对进入大学以后昔日的优等生角色更替与适应困难问题,从认识偏差,兴趣贫乏和外在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目前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1)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研究。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也是为今后走向社会作好准备的关键时期,当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学习方法等,能否顺利渡过适应期,是很多学者关心的问题。

对大一新生的适应性主要以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不适应,心理不适应(潘谊清,2007)等这些方面来研究。根据张莉(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调查研究,2007)的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同学比城市的适应性要差。对专业学校满意的学生适应性要强。另外独生子女的适应性强于非独生子女。这似乎和我们的一般认识有偏差。于晓波(2007)在《大学新生活适应性与人格的研究》中研究影响大学新生活适应性的一个潜在重要因素——人格。通过研究认为,人格的内外倾向性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及适应总分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还有针对大学新生学习的适应性,我们下面讨论。

(2)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学习适应性是指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是一种适应能力[2],国内对学习适应性研究主要以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环境,身心适应等方面来研究(见张宏如,李伟明,2006),从已研究的结果看女生学习适应性强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强于低年级学生(葛明贵、金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张宏如,李伟明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也认为,从学习的整体适应性状况来看,女生好于男生。但是张宏如的研究认为,非独生子女在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处理等学习环境适应上强于独生子女,这点与张莉研究的结果不一样。可以深入讨论。另外,罗金凤,王广新,把高职大学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做了比较研究认为:普高生学习适应性明显优于高职生,但在身心健康方面,高职生极其显著地优于普高生。高职大一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优于高职大二学生。另外,据调查研究表明,大学新生在入学适应困难的表现中,其中学习不适应是大一新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主要存在着自我学习动力不足,以为上了大学就该轻松一下,自我管理不严的心理。研究结论认为,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既要具有适应新的学习模式的能力,又要具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另外还有从生活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等方面来研究,我们在此不多论述。

(3)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因经济贫困而导致大学生产生的自卑和抑郁现象时有出现。目前我国专门针对不同经济状况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还较少。吴亚红等研究认为在环境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和职业能力适应性三个方面,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家庭经济状况越不好的人际交往的适应性越差,经济状况越不好的职业能力适应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社会,而家庭生活富裕的学生职业能力适应性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花军的研究认为:贫困生在人际关系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认为有24.5%的贫困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自卑、抑郁、自闭等。有的由于经济拮据而自卑,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有的宁愿不交学费而请客或者打扮自己。杨岚的研究认为,贫困生在学校的不适应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主要有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恋爱心理。另外还有人认为贫困生在学习方面的不适应主要是因为,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落后而导致上大学后一些学科学习起点低(比如:英语、计算机),或者由于贫困在购买学习工具方面不能满足而导致学习不适应。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研究者主要从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以及大一新生的适应性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考察大学生的总体适应性。但是这些调查研究的对象中是某一整体学生,没有针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如贫困生)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经济负担已成为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高校扩招,贫困生数量也在增加,贫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的例子很多,贫困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相关研究[3]

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因素应该包括个人、家庭及外部两因素,而目前国内学者大多侧重于从外部因素对大学生适应性进行探讨,如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管理等。只有部分学者从内部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如个体的认知水平、自我概念、归因方式及人格特点等。

1、个人、家庭因素

马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受个体神经系统特性的影响,与个体的认知观念、思维模式有关。吴小青的研究认为自身不良行为及某些恶习,生理缺陷与疾病,心理素质和情感素质的脆弱,社会价值取向倾斜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另外,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和最微化的社会,对人的心理发展施加着重要的影响。对青少年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等都会潜移默化地产生着影响。朱誉惠认为家庭环境,经济状况都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相对能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而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则适应的要慢一些。杨青研究表明父母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心理适应水平的发展,家庭出身背景对心理适应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心理适应水平最好的被试均来自非独生子女的工人和干部家庭,且都是男生。

2、社会因素

随着青少年学生进入学校,学校教育逐渐成为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另一主要因素。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邱红等认为在学校学习负担过重和竞争压力增大,对所选专业缺乏兴趣,人际关系不协调都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适应。

四、结束语

贫困大学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等一系列的不适应都将给学校、社会带来一定问题。研究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学校适应性情况。通过对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校适应性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建议、对策。这将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雍莉莉,俞志龙,林娜.浅谈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对策.

[2]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几点思考.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9.

[3] 财政部,教育部(93).51号文件.

[4] 张秀秋,单常艳.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现状述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

[5] 罗金凤,王广新,杨素华.高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

[6] 崔邦炎,徐孝民.把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抓实做好.中国高等教育,2000.5.

猜你喜欢
适应性贫困生大学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至善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
偶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