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教学的误区及其分析

2009-05-05 07:43侯晓东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误区

侯晓东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体育游戏的内容、类型和活动方式选择的失当、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的缺失、体育游戏活动开展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缺失、体育游戏中评价导向功能的缺失进行分析,以求更进一步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123-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突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中还存在着一些教育误区。只有对这些误区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游戏内容、类型和活动方式选择的失当

小学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目标。为此,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游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积极性。但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很多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类型和活动方式时,缺乏对学生兴趣、年龄特点和需要等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加之是刚刚从幼儿园教学模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模式)中走出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游戏内容,选择趣味性强、运动量小、规则简单、活动技术难度低而且学生熟悉的游戏。例如踢毽子、跳皮筋、拍皮球等内容,以及“老鹰抓小鸡”、“青蛙过河”、“过独木桥”等项目。而不应该选择运动量大、规则复杂而且活动技术难度高的游戏。如低年级学生没有学过跑跑技术。“十字接力跑”就不适合开展。再如“推小车”这个游戏趣味性很强,但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臂力支撑能力很差,实施起来不够安全也不宜选择。

当然。游戏的选择还应该注意游戏的目的,组织方法与管理、比赛规则与奖励制度等也都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的缺失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游戏成了教学活动的“后缀”或者“花絮”,只有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才会出现、或是学生表现优秀时才会“奖励”给学生。这种与教学割裂的游戏,除了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情绪快乐”之外,教育功能明显不足。

我们必须明确,游戏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在体育活动中的游戏,必须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承载一定的教育功能。也就是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与其教育性相结合。千万不可单纯追求趣味性,而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

具体而言,教师在选择某一游戏时,必须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这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该游戏是否能激发儿童积极性、全面锻炼儿童的身体?或者在增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同时,是否能够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关注其顽强、勇敢等个性与团队意识、纪律性和规则性等社会性的发展。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既能自觉地锻炼身体,又能从中获得品质的提升。

三、体育游戏活动开展中教师主导性作用的缺失

虽然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主动地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在活动中适时适当地介入指导,在游戏结束时进行合理的评价。

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在介绍完游戏规则之后。便走到一个角落里,自行其事。学生们玩得热火朝天,教师却置身事外。由于缺乏对整个游戏过程的关注,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也往往无法做出有针对性和发展性的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也不知不觉流失掉了,这样的体育游戏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师生关系,淡化体育教学的价值。

为此,教师应该调整认识,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是游戏的参与主体,他们通过在游戏的互动,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有目的、系统性地组织和指导游戏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动作示范和行为处事示范。只有这样,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和社会行为能力。

四、体育游戏中评价导向功能的缺失

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但是目前我们观察发现,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明显不足,致使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导向功能缺失。首先,评价有简单化、单一化的倾向。例如,在活动结束后,教师的评价往往强调结果:“我们今天学会了……”、“经过紧张的比赛,某个小组获胜了”,而对今天我们做了什么?做的怎么样?为什么某个小组能获胜等过程性评价不足。同时,多主体评价也明显不足,明显缺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让学生讲讲自己所在小组或竞争对手所在小组的特点等的方式。

其次,评价一般是常模参考评价,即所有的学生采用统一考核标准,缺乏对个别学生的起点因素的考虑。评价的鼓励性和激励性不足:评价的结果是体育素质好的学生总受表扬,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总没有机会受到鼓励。这种评价不但无法促进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体验进步与成功,而且很容易挫伤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今后评价中教师应该采用相对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应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情感与策略方面和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新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的教学模式,而游戏教学正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应该得到大力推广。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游戏化的观念,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与总结。

责任编辑星曈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体育游戏误区
过敏误区,你中了几招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