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宗正
摘要:唐休璟是唐代著名边将和朝中重臣,其战勋政绩,《两唐书·唐珞传》多有阙漏,且叙事时有颠倒,所记年代亦率多模糊不清。本文根据《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璟神道碑》,参稽《册府元龟》等散见资料,复原了唐休璟以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西州都督、西州刺史等主政西域时期的重要事迹,及东返后又领灵州都督、灵武道大总管、幽营都督、安东都护等重要军职。出任朝中宰辅时期又先后参加了废周兴唐、唐隆政变时期的禁中密会,及其老年四次致仕、三次复出的事迹。
关键词:两唐书;唐休璟;补阙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59-8095(2009)01-0024-13
唐休璟本名唐璿,以字行,出自西凉国舅、北魏名臣唐和后裔,唐代主边名将,曾任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西州都督,历主庭、西二州,两唐书虽皆列为专传,然叙事语焉不详,所系时间,亦有欠准确。本文参稽苏颞《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璿神道碑》,联系当时西域、漠北及朝中政治斗争形势,钩沉索隐,旨在复原这一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以补两唐书本传之阙。
一、以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龙朔二年末、三年初(663),金山都护府创立之前,庭州曾经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垂拱元年(685)金山都护府罢废之后,孤悬天山北麓的庭州诸县的军政归属关系,又恢复了金山都护府创立前的政治格局,再次归隶安西都护府治下。这在唐休璟的仕宦经历中得到清楚的体现:
公讳璿,字休璟,晋昌酒泉人也……七代祖晋昌宣王和……逮我曾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赠兖(一作襄)州刺吏讳某。世位大将军二千石。大父洛阳令朔方郡赞特赠秦州都督讳某,烈考成阳令赠岐州刺史讳某……耀洪烈于四世……公初髫而孤……承于母兄之旨;及冠而立……张嘉运先授于《易》……贾公彦次授于《礼》……射策高第,初补吴王典签,历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弗之好也。尝欲屠郅支,刺楼兰,执浑邪,逐呼韩,始自谋于将帅,终见器于公辅,遂为疏勒道行军从事,策勋至上柱国。授营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寻以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荩养能而成绩矣,转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从中可知,唐休塬本名唐璿,曾任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这时的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已不在龟兹,而在同庭州只有一山之隔的西州。西州刺史多同时兼任安西都护,庭州刺史由安西副都护兼任本身,足证金山都护府罢废之后,庭州已重隶于安西都护府治下。
唐休璟乃唐代主边名将,此后还大有作为,出任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仅为其仕宦生涯的重要起点之一,究竟何时出任此职呢?对此,《神道碑》并无明确的系年,且所记唐休璟出身郡望、先世与正史记载出现若干差异,所记之仕宦经历许多正史失载或漏记,也存在着个别时间错置现象,须结合两唐书本传及吐鲁番出土文书重加梳理,细加考证如下:
首须指出的是,《神道碑》关于唐休璟的郡望、身世的记载,对两唐书本传有许多重要的纠正与补充。(1)两唐书皆记唐休璟乃“京兆始平人”,《神道碑》则明确记载其郡望实乃晋昌酒泉,京兆始平并非其郡望所出,而是其后世迁居地。(2)两唐书追溯唐休璟先世仅及其曾祖,《神道碑》则进一步上溯至其七代祖,乃西凉外戚、北魏名将唐和,出自七代显赫的将门世家。(3)唐初科举制度并非专以儒经取士,策对乃其重要考试内容之一。唐休璟初以“射策高第”,即以策对进身,显示出有独特的政治见解。(4)唐休璟的最初仕宦经历为“初补吴王典签,历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其中“初补吴王典签”,又见于两唐书本传,“历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则为本传所未载,是对正史的重要补充。
问题在于,此后所记“遂为疏勒道行军从事,策勋至上柱国。授营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寻以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荩养能而成绩矣,转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存在重大事迹遗漏与时间错置,勘以两唐书本传及《资治通鉴》,所记皆大不相同。其中《旧唐书》卷九三《唐休璟传》记云:
唐休璟……永徽中,解褐吴王府典签,无异材,调授营州户曹。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诱扇奚、契丹侵掠州县,后奚、羯胡又与桑干突厥同反。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垂拱中,迁安西副都护。
《新唐书》卷——《唐璿传》所记类似:
唐璿,字休璟,以字行……为吴王府典签,改营州户曹参军。会突厥诱奚、契丹叛,都督周道务以兵授休璟,破之于独护山,数馘多,迁朔州长史。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死,朝廷议弃丰保灵、夏。休碌以为不可……从其言。垂拱中,迁安西副都护。
《资治通鉴》卷二○三弘道元年(683)则补充了唐休璟曾任丰州司马的事迹:
五月……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辩将兵邀之于朝那山北,兵败,为虏所擒。朝议欲废丰州,迁其百姓于灵、夏。丰州司马唐休璟上言……乃止。
以此校勘,唐休璟之仕宦经历大致可复原如下:
1、永徽年间,出任吴王府典签,表现平平。
2、此后历转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时间大约在显庆、龙朔年间。具体言之,显庆年间任绵州巴西尉,龙朔年间任同州冯翊主簿。政绩同样平平。
3、调授营州户曹,会突厥诱奚、契丹叛,都督周道务以兵授休璟,破之于独护山,初建功勋。按东突厥暴动乃调露元年事(679),中经裴行俭镇压,暴动两落三起,则唐休璟任营州户曹必为开耀元年(681)事,已是天皇李治在位晚年。以其镇压奚、契丹暴动有功,一度“以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
4、唐休璟擢任朔州刺史后就逢东突厥猛烈进攻,迎战失利,未必如碑文褒美之词“荩养能而成绩矣”,很可能遭遇到惨败。开耀元年(681)十月,武曌未兑现裴行俭不杀降的许诺,杀阿史那伏念,再次激反东突厥,永淳元年(682),“是岁,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丘犯云州,弘道元年(683)“二月,庚午,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元轨击却之。乙亥,复寇妫州。三月,庚寅,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围单于都护府,执司马张行师,杀之。”朔州即塞上重镇马邑,必在遭受攻击之列,唐休璟任朔州刺史应在永淳元年至弘道元年初(682-683),其后官职已由刺史降为丰州司马,必定败于东突厥,仅未失守城池而已。
5、弘道元年(683)唐休璟以朔州刺史降为丰州司马,是年五月(683)阿史那骨咄禄又攻陷蔚州,杀刺史李思俭,进又击杀丰州都督崔智辩于朝那山北,唐休璟就在丰州司马任上。《神道碑》所记唐休璟参加疏勒道行军事,误置此前,必定是时间颠倒。
6、关于疏勒道行军,虽然正史失载,却多次见于吐鲁番出土文书。其中阿斯塔那501号墓出土《唐高宗某年西州左君定等征镇及诸色人等名籍》文书,第7至第9行就明确出现了“疏勒道行军”字样:
(第7行)张智运、张奚默、马法住、康石仁、友惠义××××
(第8行)翟丰海、侯弥达
(第9行)一十二人疏勒道行未还……至17至21行中又记载:
(第17行)一人庭州镇今年正月一日××勘当、康佑欢
(第18行)一人金牙道行未还,曹□□
(第19行)一人侍、白卑子、一□大角手沮渠足住
(第20行)二人虞侯、魏辰欢、尉廷爽
(第21行)二人疏勒道××××
同一文书中还出现了“金牙道”字样,说明疏勒道行军与金牙道行军乃发生于同年,参加这些行军的差兵中就有庭州镇人。又同墓出土题为《唐高宗某年西州高昌县贾致奴等征镇及诸色人等名籍》中不仅也提及“疏勒道”行军,而且有关“庭州镇”差兵的记载出现的频率更高。
(前缺)
(第1行)贾致奴、张令洛、张胜君、史欢达、张弥远
(第2行)竹父师、康善生、竹宝迭、赵之旧、竹善德
(第3行)一十二人庭州镇
(第4行)董海?、康[塠]、孙住胜、王相才、李力相
(第5行)郭未(来?)德、卫君静、康展君、王默婢、张奚默
(第6行)匡德隆、辛瓶仁
(第7行)一人先任焉耆佐使不还
(第8行)白狐易奴
(第9行)□□先替人庭州镇
(第10行)□□富
(第11行)□□人疏勒××××××
(后缺)
此外,同墓出土的《唐张义海等征镇及诸色人等名籍》第七片也出现了庭州镇差兵的姓名。
(前缺)
(第1行)汜□德×××××
(第2行)赵秃子
(第3行)一人先任庭州××××
(后缺)
(73TAMS01:109/8-9)
以上吐鲁番文书中大量庭州镇差兵参加了疏勒道行军或金牙道行军,不少人付出了生命,可见疏勒道行军与金牙道行军乃同年发生事。羽田亨所藏《唐开元三年(715)帐后柳中县高宁乡户籍残卷》第6行记:“夫翟祀君年伍拾叁岁,白丁,垂拱二年疏勒道没落”,阿斯塔那184号墓出土的《唐开元二年(714)帐后西州柳中县康安住等户籍》也记:“□主康安住年柒拾贰岁,老男,垂拱贰年疏勒道行没?落”,“……弟安义年肆拾□岁,白丁,(垂拱二年)疏勒道”都明确记载疏勒道行军发生于垂拱二年(686)。说明金牙道与疏勒道虽然同发生于垂拱二年,却是主将不同,主攻目标不同的两次不同的行军。根据《千唐志》所收《忠武将军疏勒人裴沙钵罗墓志》记载:“属蕃落携贰,安西不宁,都护李君与公再谋奏拔四镇,公乃按以戎律,导以泉井,百战无死败之忧,全军得生还之路,贀公是赖。”可见疏勒道行军的主帅乃“都护李君”,裴沙钵罗乃疏勒本地人,任务是“导以井泉”,即担任行军向导。唐代历任安西都护多由河西道诸州刺史、军使中选拔、升调,参稽《沙州地志残卷》鱼泉驿条:“唐咸亨四年(673)(沙州)刺史李祖隆奏,奉敕置”,这位唐咸亨四年任沙州刺史的李祖隆很可能与前述“都护李君”是同一个人,易言之,垂拱二年主持疏勒道行军的安西都护李君就是原沙州刺史李祖隆。由此可见,垂拱二年(686)武曌组织的西域反攻实为汉蕃并出,诸路分兵,共同达到同一战略目标。主帅有二,一是西突厥将领阿史那斛瑟罗,二是安西都护李祖隆,前引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出现的金牙道、疏勒道、安西道、昆丘道、救援龟兹等多路行军都是由此二将分别指挥。唐休璟在这次行军中出任“疏勒道行军从事,策勋至上柱国。”上柱国乃级别最高的勋官,说明建立了卓越的战功。《旧唐书·唐休璟传》明确记载:“垂拱中,迁安西副都护。”足证唐休璟追随安西都护李祖隆参加疏勒道行军事在唐休璟出任丰州司马之后,检校庭州刺史之前。可见庭州转隶于安西都护府的具体时间就是垂拱二年,则唐休璟出任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的“垂拱中”,实即垂拱二年末,垂拱三年初。唐休瑕主政庭州一直到永昌元年(687—689),名为安西副都护,主政地并非西州。
二、安西副都护、西州都督唐休璟出任武威道行军副帅
唐休璟以安西副都护主政庭州期间,武墨已开始策划自立为女皇帝的“武周革命”。在她的亲自指使下,垂拱四年(688)其侄武承嗣一手制造了洛水出土上书“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石刻事件,制造改朝换代的政治舆论,武璺随即在南郊举行了祭祀吴天上帝的大典,接着又召集诸州都督、刺史及宗室、外戚齐集神都,举行了拜洛受图大典,接受群臣呈上的“圣母神皇”尊号,兆示着此年已准备正式称皇帝。
在此期间,武曌还计划发动一次规模空前的军事行动,志欲建树一次辉煌的战功,作为新王朝诞生的献礼和主颂乐。安西军府的建置级别突然由安西都护府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就是武曌发动西域总反攻的信号。
安西军府由正三品的安西都护府晋级为从二品的安西大都护府始于显庆三年(658)荡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龟兹羯猎颠之乱,中经龙朔二年(662)西突厥首领阿史那都支叛乱,疏勒、龟兹相继被卷入由吐蕃一手策划的西域诸国反唐风暴之中,安西四镇一度罢废,至乾封二年(667)安西大都护裴行俭应召入朝之后,历任安西主将所领官衔已都是安西都护,而不再是安西大都护,说明白乾封二年(667)以降,安西的建置级别已再次降级为安西都护府。据笔者考证,裴行俭解职安西大都护之后,直至垂拱二年王世果再领安西大都护之前,历任安西主将总有十人,所领官衔都是正三品的安西都护,而不再领有安西大都护名号,其中乾封二年(667)裴行俭解职安西大都护之后的安西都护似为陶瓒,《全唐文》第十册卷九一二收有永昌时沙门灵廓所撰《唐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碑文起始部分多有残缺,从中隐约可以辨识文字者有如下段落:“父讳瓒。梁著作、随(隋)西(阙一字,补“河”字)司功(阙三字,补“员外郎”三字)朝(阙一字)州清池县令介州司马上柱国丹阳县开国公……。从展骥之职。而芳徽懿范,(阙十字)通(阙四字,内有一字为“西”)州刺史安西都护上柱国燕容县开国公”,据此,陶瓒本为南梁、亡隋旧臣,清河建县、休介设州皆为唐初事,可知唐初曾任清池县令,介州司马,富有主政边州的经验,以故乾封二年(667)裴行俭离任后,出任西州刺史兼安西都护,并领勋官上柱国及爵号燕容县开国公。根据年龄推算,其时陶瓒年事已高,很可能殁于任上,遂由已任廓州刺史的其子陶大有接任。对此,《江苏金石志》卷四《宣州刺史陶府君德政碑》记云:“兄讳大有,□□通事舍人,廓州刺史、安西都护”,此段文字似为《全唐文》中所漏书,实与前文衔接。以此判断,陶瓒、陶大有父子主政安西,兼任西州刺史的时间大约始于乾封二年裴行俭解职之后至总章二年(669)董宝亮接任安西都护、兼西州刺史之前,即乾封二年至总章二年,667-669年在任。此后历任安西都护的眉目已逐渐清晰,兹列举如下:
董宝亮(总章二年至咸亨二年,669-671年在任),《元和姓纂》卷六陇西董氏记云:“董宝亮,安西都护”,而《金石录》卷四收有《戎州刺史董宝亮碑》,该碑明确记载乃“咸亨四年立”,则董宝亮任安西都护时间必在此前,亦即前《全唐文·陶氏碑》之任职下限,而成亨年号之前的年号就是总章二年,足以说
明董宝亮任职安西都护兼西州都督的具体时间应在总章二年至咸亨二年间。
崔智辨(咸亨二年至上元二年,671-675年在任),见于《通典》卷一九一:“崔智辨从五俟斤路,乘我间隙,疮痍我众,驱掠牛羊,盖以万计。”
杜怀宝(上元二年至仪凤四年,675-679年在任),《全唐文》卷二二八《王方翼碑》记云:“仪凤岁……安西都护杜怀宝为庭州刺史。”
王方翼(调露元年至开耀元年,679-681年在任),《册府元龟》卷四一○:“王方翼为安西都护……始筑碎叶镇城。”
杜怀宝(开耀元年至永淳元年,681-682年在任),《全唐文》卷二二八《王方翼碑》:“诏公(王方翼)为庭州刺史,以波斯军使领金山都护,前使杜怀宝更统安西。”
李祖隆(永淳二年至垂拱二年,683-686年在任),《千唐志·忠武将军疏勒人裴沙钵罗墓志》:“及长也,属蕃落携贰,安西不宁,都护李君与公再谋奏拔四镇。”参稽《沙州志·鱼泉驿》。唐咸亨四年(673)沙州刺史犹为李祖隆,前引“都护李公”应即李祖隆。
引人注目的是,自乾封二年(667)裴行俭卸任安西大都护之后,直至李祖隆离任为止,先后更替的安西主将,其所领官衔都是安西都护,说明在此期间安西大都护府已还原为安西都护府。然至垂拱二年(686)王世果由广州都督接任安西主将之后,其官衔却已非安西都护,而是安西大都护了。《新唐书》卷四二《王雄诞传附王世果传》中明确记载:“世果,垂拱初,(官)至广州都督、安西大都护。”此人任职时间约为垂拱二年至三年(686-687),又换为甘州人阎温古,其任职时间约为垂拱三年至永昌元年(688-689),其所领官衔也是安西大都护。可见自从垂拱二年至永昌元年间(686-689)安西军府的建置级别又晋级为安西大都护府。
非常明显,安西军府建置级别的上升同这一时期武曌亲自主持的一场重大军事行动有关,旨在以重新收复西域的胜利捷报为武周皇朝的诞生献上一份厚礼,这一军事行动名之为安息道行军。安息本指波斯的希腊化王朝,而唐之安息特指以安国(布哈拉)改置的安息州,地濒乌浒水北岸。可见这次西征的对象不仅在于打击吐蕃,其终极目标乃在于重新凿通安西直抵乌浒水域的大道。然因历次政治清洗,前朝名将诸如柴哲威、裴行俭、王方翼、萧嗣业、赵持满、张虔勖、程务挺等,或贬斥,或诛杀,基本上凋零殆尽。出身三世将门之家又效忠武曌的天官尚书韦待价主动请缨出征。垂拱三年十二月初二日壬辰(648年1月10日)正式颁令“命(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督三十六总管以讨吐蕃”,出师阵容之雄大超迈前代任何一次行军。他以安西大都护阎温古为其副帅,此人似为高宗朝北伐突厥名将阎怀旦的子嗣或其宗族,主持筹划觇察、向导,为大军供应器械、粮草。其具体行军路线似沿袭成亨四年(673)崔智辩重创吐蕃所走的“五俟斤路”,亦即由西州,经焉耆、龟兹、入西突厥右厢弩失毕部,进攻吐蕃西北边疆,进而直指乌浒水域的安国、吐火罗,本来,韦待价之所以于垂拱三年(688)请缨挂帅,发动西征,是因为此岁吐蕃腹心地区——大藏发生了首次叛乱,正好乘虚出击。武氏则直至永昌元年(689)始谋废唐立周,废后称帝,因之西征事连拖三年,错过了出征的最佳时机。噶尔家族早已戡平内乱,全力对唐,且以攻为守,抢在唐军发师之先“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在城堡,无不降下,遂长驱东向,逾高昌壁,历车师庭,侵常乐县界,断莫贺延碛,以临我敦煌”。这意味着由于此次大举入侵,不仅四镇又失,西州堪危,而且兵锋直逼沙州,从而根本打乱了安息道行军的既定计划。先夺四镇,旨在清其粮仓,毁其堠烽,使大军渡碛后粮秣难继,耳目失灵;兵逼敦煌,在于诱其速决,使唐军由主动出征变成了被动迎战;结果一切都被吐蕃牵着鼻子走,唐军老战法总是遣精锐前锋先期出战,挫敌锐气,而后大军继之。是役亦“先命兰州刺史,行军司马宋师将料敌简徒,倍道渡碛,贼逢有备,一夜而走,我师追蹑,至于焉耆,粮运不继而止,竟亦无功。”据此,唐军先锋宋师将仅在驰救敦煌时同蕃军发生了一次接触战,“一夜而走”,说明吐蕃乃有计划退兵,以诱敌深入,“粮运不继”则已注定唐军必败的历史命运。故《资治通鉴》卷二。四记两军寅识迦河决战时仅寥寥数行:“七月……韦待价军至寅识迦河,与吐蕃战,大败。”章注十二行本“败”下有“会大雪,粮运不继”七字,参稽《旧唐书》卷七七《韦待价传》,此七字实不可少,“军至寅识迦河,与吐蕃合战,初胜后败,又属天寒冻雪,师人多死,粮馈又不支给,乃旋师弓月,顿于高昌。则天大怒,副将阎温古以逗留伏法,待价坐除名,配流绣州,寻卒。”综辑以上史料可知,此战吐蕃早已部署周全,坚壁清野,诱敌深入以破之,而唐军则仓卒迎战,兵众而无所用,进至寅识迦河已因粮运不继而败北。又有史料记载,此战“待价既无将领之才,狼狈失据,士卒冻馁,死亡甚众,乃引军还。”吐蕃遂乘胜“攻破焉耆”。焉耆既失,可知龟兹、于阗亦必不守,安西大都护复被迫东徙西州,印证以藏文史料:“大论钦陵自突厥引兵还”。据此可知,此役吐蕃主帅仍是钦陵赞婆。通观全局,唐军始终未逾焉耆以西,而焉耆西、疏勒东的巨川首推阿克苏河,则寅识迦河当即阿克苏河无疑。永昌元年七月廿六日丙子(689年8月16日)流韦待价于绣州,斩阎温古于秦州。安西大都护府第二次罢置,还原为安西都护府。安息道行军的失败引起西域形势的全面逆转,导致武望永昌元年创立新朝的计划破产,永昌年号也随之废除,十一月改元载初,改朝换代时间被迫推迟。
寅识迦河之役的惨败之后仅仅改变了武璺夺取政权的方式,并未根本动摇西域反攻的政治决心。自此武曌不再提起原先大肆宣传的洛水神谶,改而乞灵于佛教为其制造政治舆论,通过其男宠白马寺僧怀义求助于白马寺主持法明,利用《大云经》中净光天女下凡为人间帝王,自己比附于净光天女入主人间,载初二年(690)睿宗逊位于母,正式废除唐朝国号,改朝为周,武曌成为大周天册大圣皇帝。九月改元天授,以武氏为皇族,以红色为国色,皇帝服色为上风下龙的大红袍,定神都洛阳为上都,长安为陪都。自此大周皇朝正式建立,总共存在十四年(天授元年至长安四年,690-704)。“天授二年(691)五月命文昌右相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讨击吐蕃。”另一记载则是“(天授)二年……六月,命岑长倩率诸军讨吐蕃。”这次武威道行军实为永昌元年安息道行军的历史继续。岑文倩乃唐天宝年间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伯父,长期以来为武璺效劳,主持了《垂拱新格》的编撰,成为武望柄政时期的法令根据,以故委其全权出征。然而武周新朝初创,内部政争空前激烈,岑长倩刚刚出师,就遭人告密谋反,中道召回,“冬十月,制官人者咸令自举。杀文昌左相岑长倩、纳言欧阳通、地官尚书格辅元。”由他所主持的武威道行军实未出师。而至次年(长寿元年,692)又出现了一次武威道行军,但主将王孝杰所领官号并非“武威道行军大总管”,而是“武威道行军总管”,这两个官号明显不同,说明官阶较统领内地大军的岑长倩低了一级,也许王孝杰原来的身份不过是岑长倩统领下的诸路总管中的一员。此人本是仪凤年间应
募中选的“猛士”,随刘审礼从征吐蕃被俘,洞悉吐蕃虚实,后被释归。说明岑长倩被杀后,朝中已无精通军事的猛臣良将,迫使武璺开始在西域边州任职的都护、刺史中物色人选。《资治通鉴》卷二〇四记永昌元年七月,“太后以(唐)休璟为西州都督。”然至武周易代的天授元年,唐休璟似又委以他任,很可能再次返回以安西副都护兼庭卅l刺史任上,因为安西都护已易为咎斌。《芒洛四编》卷四《大周绛州稷山县右豹韬卫翊口口将咎君(斌)墓志铭并序》明确记载:“大周启祚,定鼎开祥,以公雄略,除右豹韬卫翊郎将,别检校安西都护、检校寓州都督、别敕皇城留守……长寿二年八月廿一日终于私第,春秋五十有六。”按“大周启祚,定鼎开祥”之岁,应即天授元年(690),至天授二年(692)咎斌已改调检校巂州都督,安西都护兼西州刺史、西州都督已由王孝杰接任。阿斯塔那230号墓所出《武周天授二年知水人康进感等牒尾及西州仓曹下天山县追送唐建造妻儿邻保牒》,其中前三段内容如下:
1、牒件状如前。谨牒。
2、天授二年壹月十一日知水人康进感等牒。
3、付司。杰示。
在上引文书中签署的“杰”字,必为西州主政长官之名,同墓所出《武周天授二年史孙行感残牒》亦有“杰”的签署。这件文书时间亦在天授二年壹月。据李方推断,应即王孝杰,说明其天授二年(691)已升任安西都护,直至长寿元年(692)仍在此官任上。此年,吐蕃内乱,其酋“曷苏帅部落请内附……军至大渡水西,曷苏事泄,为国人所擒。别部酋长昝捶帅羌蛮八千余人内附”。实质上都是吐蕃君臣矛盾日益激化的历史反映,吐蕃赞普器弩悉弄已逐渐长成,有意收权于己,三代专国的噶尔家族已出现逐渐失势的迹象。武曌捕捉到这一有利时机,破格擢用王孝杰为帅,出任武威道行军总管,另擢安西副都护、兼西州都督的唐休璟及西突厥胡禄屋部首领阿史那伽利支,即阿史那忠节并为武威道行军副总管,内地实未向西域增添一兵一卒,却创造了空前的军事奇迹。其前军总管则为高昌重臣张雄的后裔张怀寂,武威道行军“以公果略先着……令总戎律,特称右玉钤卫假郎将,武威军子总管……于是、悬旌以西上,拥戎卒以启行,鸣鼓角于堂中,竦长剑于天外,是乙贼头跛论,逆次拒轮,兵戈才冲,贼徒俄溃,如秋风之扫枯叶,类春景之铄薄冰,歼厥巨魁,胁从罔治,于是金风静柝,玉塞清杜,十箭安毳幞之乡,四镇复飞泉之堂”。足以证实西州军民在规复唐朝西域旧疆,再建安西大都护府历史进程中的卓越贡献。
应当指出的是,武威道行军光复四镇与唐朝再置安西四镇并非同年事,前者发生于长寿元年(692)十月,《新唐书》卷四《则天本纪》记云:“十月丙戌,武威道行军总管王孝杰败吐蕃,克四镇”,后者见于《唐会要》卷七三安西都护府条:“长寿二年十一月一日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克复四镇,依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可见长寿元年(692)乃破吐蕃,收四镇之年,而长寿二年乃重置四镇之年。同年(693)安西晋级为大都护府,并垂为定制,西州复为西州都督府,归隶于安西大都护府。武威道行军主帅虽然是王孝杰,始建谋者则乃唐休璟。
对此,史书中也有明确记载,诸如“垂拱中,迁安西副都护。会吐蕃攻破焉耆,安息道大总管文昌右相韦待价及副使阎温古失利,休璟收其余众以安西土,迁西州都督。上表请复取四镇,则天谴王孝杰破吐蕃,拔四镇,以休璟之谋也。”长寿元年(692)“会西州都督唐休璟请复取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敕以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将兵击吐蕃。冬,十月,丙戌,大破吐蕃,复取四镇,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发兵戍之。”“长寿中(长寿元年,692),武威军大总管王孝杰之复四镇,实赖其谋。表公为西州刺史。……西州之士,刻石而建碑焉。”可见唐休璟在这次西域反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历史作用。
三、武周末年唐休瑕政绩钩沉
唐休璟入朝后事迹,两唐书记载也多有脱漏,今据《唐璿神道碑》及《册府元龟》各卷所载有关记载,补充如下:
(1)长寿二年(693)唐休璟应召入朝,委以主政灵州的重任。郁贤皓《唐刺史考》卷一八系于垂拱年宇文某领灵州都督之后,推测其在职时间为“约证圣中”,即延载二年(695)一至八月间,九月改元天册万岁,十二月又改元为万岁登封。其说无据,纯出推测。《唐璿神道碑》明确记载唐休璟“长寿中……为西州刺史,……无何,迁灵州都督、新昌军防御、营田等使……故北地之大者,有备而无讨矣。”说明此人西州刺史卸任入朝后,所授官职就是灵州都督,必仍在长寿年间。而长寿年号总共使用二年,以此判断,唐休璟出任灵州都督、新昌军防御、营田等使的具体时间就是长寿二年(693),并领有灵武道大总管名号。
(2)此后,唐休璟以功“就加银青光禄大夫,入拜左豹韬将军,迁司卫卿。”此事史书未系时间,似为同长寿年号上下相衔的延载元年(694),至“神功初(697)征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特进,尚书右仆射,食实封三百户”,圣历二年(699)“圣历中,授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副大使”,“摄右肃政大夫检校凉州都尉,假节陇右诸军事……。总西方之役,邦家之急者,翳公是任。”
(3)唐休璟出任凉州刺史期间(圣历二年至长安二年,699-702)功勋卓著,久视元年(700)又加陇右诸军州大使,“久视元年(700)秋,吐蕃大将麴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日:‘自钦陵死,赞婆降,麴莽布支所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斩其副将二人,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而还。”又有记载:“唐休瑕为陇右诸军大使,久视元年(700)吐蕃赞普遣将麴莽布支寇凉州,围逼昌松县,休璟与莽布支战于洪源谷,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在这一战役中郭元振曾参赞帷幄,以功升主客郎中。此役唐军曾因麴莽布支所统蕃军“兵甲鲜华”而震惊,休璟谓诸将曰:“诸论既死,麴莽布支新为将,不习军事,诸贵臣子弟皆从之,望之虽如精锐,实易与耳,请为诸君破之。”乃被甲先陷陈,六战皆捷,“斩二将,获首二千五百,筑京观而还。”因此,是岁唐休琛“除右武卫、右金吾二大将军,俾仍旧镇,虽贵而不留中也。”易言之,虽新授右武卫、右金吾二大将军,却仍留凉州旧镇。直至长安二年(702)唐休璟解职入朝,“宴论弥萨于麟德殿。时凉州都督唐休璟入朝,亦预宴。弥萨屡窥之。太后问其故,对日:‘洪源之战,此将军猛厉无敌,故欲识之。”可见此战重创吐蕃是实。
长安三年(703)突骑施首领乌质勒实力日益强大,不受武周所册西突厥可汗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斛瑟罗号令,“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请增兵驰援,“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进拜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尽管援军行程日期,确如唐休璟所预计,但战局仍是以突骑施乌质
勒的全盘胜利告终,阿史那斛瑟罗应召入朝。由此可知,唐休璨始终坚持恪守册立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后裔君临十姓的过时政策,对新兴的突骑施汗国持敌对立场。
(4)长安三年(703)之后,唐休璟以夏官尚书、同风阁鸾台三品,主要在朝中辅政,“(长安四年,704年)太后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事,“则天长安中,纳言李峤、夏官尚书唐休景(休瑕)等联名上疏:‘当今要务,莫若富国安人,安人之方在择刺史。窃见朝廷物议,远近人情,莫不重内官轻外职。每出除授牧伯,皆再三披诉,比来所遣外任,多是贬累之人,风俗不澄,实繇于此,今望于台、阁、寺、监,妙简贤良,分典大州,共康庶绩,臣等请辍近侍,率先具寮,务在忧国济人,庶当有所补益。……于是命嗣立及御史大夫杨再思等二十人,各以本官简校刺史。”初步显示了唐休璟还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长安四年(704)“七月……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举奏张易之等罪,敕付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鞫之,未竟而事变。”此年,唐休璟“改太子右庶子,仍知政事。会契丹入塞,复以夏官尚书检校幽营等州都督、安东都护。时中宗为皇太子,休璟将行,进启曰:‘易之兄弟恩宠过幸,数人禁阃,非人臣所宜,愿加防察。”《资治通鉴》明确记载此事发生于长安四年(704)八月“庚申,以休璟兼幽营都督、安东都护。休璟将行,密言于太子曰:‘二张恃宠不臣,必将之乱。殿下宜备之。”《册府元龟》卷七一四《宫臣部·规讽》亦记:“唐休璟则天时为夏官尚书,同鸾台凤阁三品,孝和居春官,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以契丹入寇,复拜夏官尚书,检校幽州都督,及将行,进启皇太子曰:‘张易之兄弟幸蒙宠遇,数侍宴禁中,纵情失礼,非人臣之道,惟加防察。”传文中的太子,即中宗李显,可见此时的唐休璟已经成为太子党的重要成员。故《唐璿神道碑》中记称“拜公文昌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隐心而行,正色不挠,功多微管,议切安刘”,以此判断,唐休璟很可能参预了神龙政变的策划,拥立太子李显复位,废周兴唐的大业。
四、中宗、睿宗朝的更代与唐休璟的晚年
唐休璟寿至八十六,仕宦时间很长。经历了中宗、睿宗二朝的更代,曾两次致仕,不久又被重新起用,成为唐代政坛一大奇迹。
(1)唐休璟曾任太子右庶子,有佐命之功,神龙元年(705)中宗李显登极之初,很受重用。
“中宗之践副君,旁求中庶,特转公太子右庶子,加金紫光禄大夫,知政如故”,又有记载:“帝复位,召授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酒泉郡公。谓曰:‘初欲召公计事,以有北狄忧,前日直言,今未忘也。加特进、尚书右仆射,赐邑户三百,封宋国公。”“(神龙元年,705年)三月……甲戌,以魏元忠为兵部尚书,韦安石为吏部尚书,李怀远为右散骑常侍,唐休璟为辅国大将军。”“中宗神龙元年(705)……四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瑕为辅国大将军、中书令。”神龙元年(705)五月“甲辰……酒泉郡公唐休璟为尚书右仆射,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皆以春宫旧僚故也。”“中宗神龙元年六月,诏尚书右仆射唐休璟、中书令韦安石、左散骑常侍李怀远、礼部尚书祝钦明、尚书右丞苏壤等定《垂拱格》四卷,后以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已前制敕为《散颁格》七卷。又删补旧式为二十卷表上之,制令颁于天下。”依此,神龙元年之初唐休璟已领太子右庶子,加金紫光禄大夫、参知政事,三月,加辅国大将军、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四月,又加中书令要职,五月,加尚书右仆射,集各种要职于一身,又封酒泉郡公,采邑实封,倍极光宠,又授权主持法律文书《垂拱格》与《散颁格》的编撰,当时他已七十九岁了。
唐休璟受封为酒泉郡公之后,“初得封,以赋绢数千散賙其族,又出财数十万大为茔墓,尽葬其五服亲,当时称重。”然而就任之初,就逢雨灾,人民流离失所,唐休璟应对失当,成为朝议攻讦的对象,被迫上表,引咎辞职。“是岁大水,上疏自劾免,不许。”“唐休璟中宗神龙元年(705)为尚书右仆射。休璟以顷者雨水为害,咎在主司,上表曰:‘……昔汉官故事,丞相以天灾免职,况窃在圣朝,臣岂敢忝颜居位,乞解所居,待罪私庭,冀移阴咎之征,复免夜行之责。”“表请解职,优制不许。”当年“冬,十月,命唐休璟留守京师。”“居守秦雍……镇京师以留之”。
神龙二年(706)唐休璟年已80岁,唐朝尚无如此高龄继续在朝廷任职的先例。此年“春正月丙申,护则天灵驾还京……三月……乙已,黄雾四塞。唐休璟请致仕,许之。”
又有记载:“唐休璟中宗神龙中为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三品,在任无所弘益,以老病罢归私第。”“听致仕,进封宋国公”。然不久又重新征召入朝,“天子方崇文太学,讲武宣扬,延首鸿儒……,复以公为太子少师监修国史。”
(2)反对张仁亶兴建三受降城、北伐东突厥,再度致仕。
武周末年,连遭后东突厥汗国默啜可汗重刨,中宗复唐后,志在北伐,而神龙二年(706)甫继位二年,就又逢鸣沙之败,契丹名将沙吒忠义十二万精兵尽没,更加坚定了中宗以默啜可汗为主敌,北伐必胜的决心,起用汉将张仁亶主兵朔方,“张仁愿神龙中为朔方军总管。先是,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神祠,突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时突厥默啜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仁愿请乘其虚,夺取漠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以绝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师唐休璟以为两汉以来,皆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建议以为不便。仁愿上请不已,中宗竟从之。”结果三受降城胜利筑成,“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皆据津济,遥相应接,北拓三百余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资治通鉴》卷二○九系此于景龙二年(708)三月。自此张仁宜声名大振,唐休琼的政治威信严重受挫。史载“累迁检校吏部尚书。景龙二年致仕。”这已是唐休璟第二次致仕(退休)了。
(3)唐休璟第二次复出及其政治活动。
由于唐休璟曾两次致仕,两次复出,史书所记时间颇为混乱,须加辨证。
首须指出,唐休璟第一次复出,乃因监修国史而起,封太子少师乃监修国史之后事,其具体时间应为神龙二年(706),已见上述。而《旧唐书》卷八八《苏壤传》记为“景龙三年(709)……,是岁六月,与唐休璟并加监修国史。”这个时间肯定有误。根据以下史料,可以断定,唐休璟再次出山的时间乃景龙三年十二月(710年1月)。
A、《册府元龟》卷七二《帝王部·命相》:“景龙三年十二月(710年元月)壬戌,前尚书右仆射、宋国公唐休璟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B、《册府元龟》卷二七《帝王部·命相》:“(景龙)三年……十二月,以前右仆射唐休璟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C、《册府元龟》卷三二三《宰辅部·总兵机略》:“唐休璟景龙末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D、《资治通鉴》卷二○九景龙三年(709):“前右仆射致仕唐休璟,年八十余,进取弥锐,娶贺娄尚宫
养女为其子妇。(景龙三年)十二月,壬辰,以休璟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E、《册府元龟》卷九四五《总录部·巧宦》:“唐休璟神龙中(707)同中书门下三品,在任无所弘益,以老病罢归私第。休璟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宫人贺娄氏用事,而休璟为男取其养女,因以自达,拜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时议讥之。”
F、《新唐书》卷——《唐璿传》亦记此人“已逾八十,犹托倚权近求复用。于是贺娄尚宫方用事,附者辄荣赫,休璟乃为子娶其义女,故复起宰相,颇为时讥訾。其当国,亦无它昆益。”
按唐休璟死于延和元年(712),享寿86,以此逆推,神龙二年(706)年甫80,并非“已逾八十”,景龙二年(708)则乃82岁,确已年逾80,可见后者更为可信。
综上所述,可以确信,唐休璟于景龙三年十二月复出,乃其动员一切活动能量,交通内廷用事宫人贺娄氏的结果。景龙四年(710)五月十五日中宗李显正式颁布《北伐制》,命将出师,而至六月,一场以反对北伐为宗旨的政变猝然爆发,少帝(殇帝)立,韦后以太后身份掌权,改国号为唐隆,以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子李隆基为首的另一派政治势力遂以中宗之死为韦后、安乐公主合谋投毒为由,七月再次爆发政变,杀韦后,诛安乐公主,废少帝,扶立父相王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改元景云。有迹象表明,唐休璟虽已年迈,却仍参预了这场宫廷政变。有史料记载:“神龙末韦庶人秘不发中宗丧,召诸宰相韦巨源、萧至忠、宗楚客、纪处纳、韦温、李峤、韦嗣立、唐休璟、赵彦昭及瓌入禁中会议,初草遗制,遣韦庶人知政事,辅少主,授安国相王太尉,参谋辅政,宗楚客,韦温曰:‘今既通请皇太后临朝,宜停相王辅政。且太后于相王,居嫂叔不通问之地,甚难为仪注,理全不可。(苏)瓌独正色拒之,谓楚客等曰:‘既称遗制,安可辄改邪?”唐休璟参加了这场绝密的禁中秘会,此人与苏璟关系一向十分密切,必定也是站在宗楚客的反对立场。然此年唐休璟已84岁,身体虽然健朗,毕竟不同于少壮。尚在中宗在世时期就发生了一件因年迈发生的趣事:“(景龙四年,710)三月……庚戌,上御梨园毬场,命文武三品以上抛毬,及分朋拔河。韦巨源、唐休璟衰老,随缰踣地,久之不能兴;上及皇后、妃、主临观,大笑。”因此,睿宗继立之初的七月,唐休璟虽然并无过失,仍然颁诏,“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璟致仕,右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张仁愿罢为左卫大将军。”这已经是唐休璟第三次致仕了。
朔方道地在今宁夏,当河曲之险,统辖三受降城,是唐朝北方边防重地,张仁亶被勒令致仕后,名将难得,不久睿宗又收回成命,委任84岁的高龄老将唐休璟再度主边,出现了如下记载:“(景云元年,710)九月,辛未,以太子少师致仕唐休璟为朔方道大总管。”“景云初,匈奴请公主盟使臣,为约未坚,致辞或绐,因命公为特进检校御史大夫朔方军大总管以御之。”“睿宗景云元年(710)九月,以前太子少师唐休瑕为特进兼朔方道大总管以备突厥。”“(唐休璟)景云初(710)拜特进充朔方道行军总管以备突厥。”又有记载:“景云初,以特进为朔方行军大总管,备突厥;停旧封,别赐百户”。这真是唐睿宗柄政时期一系列糊涂作为的前奏曲,却是唐休璟英雄人生的最后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关于唐休璟第四次致仕的时间,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是《册府元龟》卷三三三《宰辅部·罢免》:“睿宗景云元年(710)七月,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休璟致仕,休璟在任无所弘益,以老病罢归私第。”另一则乃《新唐书》卷——《唐璿传》:“明年,复请老,给一品全禄。”此之“明年”乃相对于景云元年(710)而言,即景云二年(711),两相勘较,景云二年说的可信性显然更高。
至“延和元年(712)卒,年八十六,赠荆州大都督,谥曰忠。”《唐璿神道碑》中亦记“享年八十有六,景命不造,延和元年(712)七月戊子,薨于长安怀真里第……。制赠使持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赠物四百段,米粟四百石,丧事官给,仍差官四品一人监护,有加等也。太常考行,谥日忠。”《册府元龟》卷七八四《总录部·寿考》条所记全同:“唐休璟景云(710)中为朔方道行军总管,卒时年八十六。”
结语
总结全文,唐休璟生平事迹可归纳如下:
(1)唐休璟,本名璿,以字行,唐和七世孙,酒泉晋昌人,后附籍京兆始平,以射策进身,初补吴王典签,历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皆无重大作为。
(2)开耀元年(681)调营州户曹,时遇东突厥、契丹、奚等部落暴动,三落三起,唐休璟破契丹、奚于独护山,以功升为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
(3)永淳元年(682)阿史那骨笃禄重建东突厥汗国,唐休璟官职由刺史降为丰州司马,弘道元年(683),突厥破蔚州,丰州都督崔智辩迎战,败亡于朝那山北,唐朝议罢丰州,唐休璟力奏不可,丰州得存。
(4)垂拱二年(686)参加了阿史那斛瑟罗、李祖隆共同主持的金牙道行军,以功升任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5)永昌元年(689)韦待价、阎温古主持的安息道行军,兵败寅识迦河,唐休璟以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率庭州兵掩护西征残部退返西州,调任西州都督,仍领安西副都护。
(6)长寿元年(692)加西州刺史,出任武威道行军副总管,佐王孝杰胜利实现西域反攻,重收焉耆,龟兹,于阒,疏勒四镇,唐休璟有建谋之功。
(7)长寿二年(693)应召入朝,迁灵州都督、新昌军防御、营田等使,加灵武道大总管名号,延载元年(694)加银青光禄大夫,入拜左豹韬将军,迁司卫卿。神功元年(697)征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特进,尚书右仆射,食实封三百户。
(8)圣历二年(699)授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副大使,假节陇右诸军州大使。久视元年(700)秋洪源谷之战,大败吐蕃将曲莽布支,斩首二千五百级,粉碎了吐蕃对凉州的进犯。长安二年(702)征入朝,与吐蕃使臣同宴,引起使臣的格外注目。
(9)长安三年(703)突骑施乌质勒起兵攻阿史那斛瑟罗,为武望筹划援兵出师路线,以熟悉西域山川,援军如期到达,引起武曌敬重。擢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留朝辅政。
(10)长安四年(704)建议以朝中重臣出典外州,加右庶子,受命辅佐太子李显,七月,受命审理张易之案,未竟,以契丹犯边,出领幽营都督、安东都护。返朝后又参预神龙政变策划,拥立太子李显复位,废周兴唐大业。
(11)神龙元年(705)中宗李显登极之初,加金紫光禄大夫,授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酒泉郡公、中书令、尚书右仆射、依旧同中书门下三品。与苏琅等共同主持了《垂拱格》、《散颁格》等法律文书的制定。受封酒泉郡公之后,出绢数千散赈亲族,出财数十万兴建茔墓,尽葬其五服亲,时大雨成灾,引咎自劾辞职,未许。
(12)神龙二年(706)唐休琼年80岁,三月,第一次致仕,同年又受召还朝,以太子少师监修国史。
(13)景龙二年(708)因反对张仁宣兴建三受降城,反对北伐,同年第二次致仕。
(14)景龙三年十二月(711年1月)唐休璟交通内廷主事宫女贺娄氏,第二次复出。
(15)景龙四年(710)唐隆政变,唐休璟以太子少师身份参加了韦后召集的禁中密会,与苏瓌一起力主相王辅政。
(16)韦后被杀,睿宗李旦立,改年号景云,唐休璟第三次致仕,当年又重新召回,授朔方道大总管,防御突厥。
(17)景云二年(7lI),唐休璟以老自请解职,给一品全禄返私宅,第四次致仕。
(18)延和元年(712)七月戊子,薨于长安怀真里第,赠使持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谥号忠公,享年八十六岁。
责任编辑:杨军孙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