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雁翎 安吉军
[摘要] 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因此临床上经常使用解热镇痛药。由于小儿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小儿发热时必须根据其年龄、病情、药物副作用及其依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解热镇痛药。合理用药是儿科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发热解热镇痛
[中图分类号] R97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159-02
发热是小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发热患儿常伴有咽痛、头痛等不适症状,部分患儿可引发惊厥,因此临床上经常使用解热镇痛药。由于小儿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合理用药是儿科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我们目前常用的退热药物有阿司匹林、卡巴匹林钙、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皮质激素、双氯芬酸等,均为20世纪问世的老药,且全属非处方药物(OTC)。
1儿科几种常用解热镇痛药
1.1阿司匹林 即乙酰水杨酸,是解热镇痛药中应用最早、最广的典型药物。临床上使用的巴米尔、APC和来比林都属于此类解热药。其中巴米尔为泡腾型水溶片剂,起效快,对胃刺激小,酸甜可口,饮用方便。来比林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结合的复盐,用于肌注,其解热镇痛效果显著,起效迅速,作用持久。随着临床广泛的使用,其毒副作用也日显广泛,近年来最引人注意的是它可诱发瑞氏综合征(临床上称为急性肝脂肪性脑病综合征),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已不再将阿司匹林用于小儿。
1.2卡巴匹林钙 即速克痛,系为乙酰水杨酸与尿素结合的盐,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同,常用于感冒及小儿种痘引起的发热。特点是对胃肠刺激性很小,在水中迅速溶解,故极适于小孩服用。儿童:9-14岁,一次1/2袋,如需要可在2-4h后重服,9岁以下小儿遵医嘱使用。应注意的是,正患水痘或流感的小儿禁用本药物,因为有诱发瑞氏综合征的危险。
1.3对乙酰氨基酚 即扑热息痛,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其退热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而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基本上代替了阿司匹林的退热地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临床应用广泛,如泰诺林滴剂、儿童百服宁口服液等。3岁以上小儿可首选该药,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mg,每日不超过4次,用于退热一般不超过3天。3周岁以下(或体重不满16kg)的婴幼儿应慎用。
1.4异丁苯丙酸即布洛芬,退热作用强度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作用更为持久,而具有不良反应少、胃肠刺激轻、对血象及肾功能的影响亦较少,故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解热镇痛药物。是美国FDA唯一推荐应用于临床的非甾体抗炎药。美林混悬液及恬倩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除了给药方便,口感也好,外包装美观,更适合儿童使用。小儿的用药剂量可视病情而定,一般每次每公斤体重剂量为5mg,高于39℃时可用10-20mg,需要时每6-8h可重复使用,每24h不超过4次。布洛芬可单用,也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但6个月以下婴幼儿慎用。
1.5诺瓦尔精 即安乃近,为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的合成物,其解热作用显著,但毒副作用明显,有些国家已停止使用,主要表现在较长时间应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故临床上安乃近片剂应用不多,适于小儿的给药方法为滴鼻剂,即以10%-20%的溶液滴鼻,婴幼儿每侧1-2滴,两岁以上每侧2-3滴,视病情可每2-3h滴1次。
1.6皮质激素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休克、严重感染或炎症的应急治疗,但有些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视皮质激素为“万能药物”,习惯地使用地塞米松退热,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用药方法,使用不当反而易掩盖病情造成误诊或小病变大病的不良后果,因此该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1.7双氯芬酸 即苯乙酸衍生物(扶他林),于1974年在日本上市以来,30余年长盛不衰,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当今及将来仍是抗炎和解热治疗中的首选药物之一。本药物特点为药效强、安全性大、不良反应少,而剂量和个体差异小,且口服吸收迅速,服后1-2h内血浓度达峰值,排泄快,长期应用无蓄积作用等。3岁以上小儿口服,每次10mg,每日3次;栓剂则每次12.5mg,每日2次。
1.8中医中药 中医辨证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清热化滞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小儿退热冲剂、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等。这些药物使用方便,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中药退热比较安全,病情较轻时可首选使用。
2小儿解热镇痛药的合理应用
小儿发热时必须根据其年龄、病情、药物副作用及其依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解热镇痛药。
2.1使用原则 (1)体温<38.5℃伴全身不适者,可暂不使用退热药,密切观察。(2)超高热病人,无论情况如何,需要紧急处理,包括化学药物及物理降温。(3)发热病人,无论发热程度如何,伴全身中毒症状者,要注意病情,确定诊断,不要盲目应用退热药。(4)中暑及热耗竭病人,应在紧急物理降温后,辅以化学药物退热。
2.2用药选择
2.2.1应选毒性低、副作用小的解热药。WHO推荐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2个月以上小儿的首选解热药。一般建议0-3岁的小儿选择使用泰诺林滴剂。
2.2.2选用小儿专用剂型,提高用药依从性。儿科的泰诺林滴剂、百服宁口服液、美林口服液等经口给药,从而减少患儿对肌肉注射的抵触情绪,增加了患儿对治疗的合作性。这些制剂有小儿喜欢的水果味道,外包装美观,另配有滴管或量杯,服用方便,分剂量准确,患儿乐于接受,是家庭必备的优良退热药。
2.2.3根据病情选择用药。小儿高热常伴有惊厥,少数患儿可因惊厥发作时间太长而导致脑损伤,临床上除了用抗惊厥药外,应及时给予作用强而迅速的退热药,如肌注安乃近或来比林。药物退热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故不宜几种药品同时使用或随意加大剂量。
以上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分析决定,不可一概而论,以免造成盲目性,危害病人。总之,小儿发热时不要一“烧”就使用抗生素,而应多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要穿着宽松、厚薄得体,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多吃蔬菜、多补充水分,必要时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及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4.
[2]武一平.退热药物的合理使用[M].首都医药,1999,6(4):256.
(收稿日期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