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象的“适性”即“逍遥”

2009-04-29 00:44牛海芳
理论月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适性

牛海芳

摘要:郭象是魏晋玄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是玄学崇有派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了“适性逍遥”的理论。本文以郭象的“适性”理论为基点,以追求一种现实和超越的统一为暗含于全文的主线,以“适性”即“逍遥”为一个过渡性的论证,归结出郭象所指出的“圣人”的即世间的“逍遥”这一魏晋玄学的理论归宿。

关键词:适性;逍遥;适性即逍遥

中图分类号:B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2-0039-03

一、“适性”而为

郭象提出“适性逍遥”的理论,他认为“适性”即“逍遥”。顾名思义。要达至“逍遥”之境,在郭象看来,就必须先经由“适性”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先“适性”而为。

所谓“适性”而为,即指因顺万事万物之本性而为。在郭象的玄学思想中,“有”是他玄学哲学思想诸重要范畴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他诸哲学理论的一个出发点。谈郭象的“适性”范畴。同样也要从“有”这一概念开始。在郭象看来,“有”即万物,是唯一的存在。“有”是唯一的存在,那么“有”又何以存在?郭象认为一切的存在与变化皆源于万物自身,是“自生”的。既然万物是自生的,那么它的发生与存在便没有某种原因,不管外部原因或是内部原因。那么既然是万物“自生”、“自因”,那么万事万物的产生、存在及生生化化便都是万物自己去产生、去存在或者去变化,在这个生生化化的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内在或外在的条件或力量。这就是“无待”。有了郭象的“有”之“自生”理论及“无待”思想,继续往下走,便会看到郭象关于“独化”的论说。“独化”即是指一切事物的形成、出现与发展变化只是由也只能由自己独立地进行、完成。继而再去进行、完成以至无穷远。同时,在讨论单个具体事物的产生和变化时,郭象认为它们都是自生自为的,是相互独立的,是不存在相互联系的。但就整个世界而言,事物与事物之间是“相因”的,它们在彼此的相互联系中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且也正是在这个协调的整体中。在物与物构成的相互联系中,每一个单独的物体才得以使各自的存在显现出来。万事万物是“独化”的,也是“相因”的。但郭象同时认为“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庄子·大宗师》注)。假若一事物的存在只是为了其他事物,那么放弃了自己。便失去了自己的本然、自己的一切、别物的一切以及万物间天然存在的那种和谐关系。所以,只有相互独立才会有正确的、真实的“相因”关系。

不论是事物的“自生”、“自有”、“无待”还是“独化”,都是由于事物的“性”所致。郭象认为每一事物都有每一事物的“性”,即“性分”。“性”就是事物与生俱来的,一事物之所以为一事物的东西。是事物内在的、特定的、为其独有的属性,“性”是不会改变的。那么,既然事物的性分是不可改变的。并具有由这种不可变性而带来的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同时既然所适之“性”是天然而存在、而具有的。那么无论哪一种事物、什么样的事物。他们的性分在这个意义上都是无差别的,不管这个性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由此,既然是无差别的,便是平等的,是平等的,一切只要顺其自然地按自己的本来之性分去做就可以了;再其次,郭象认为“相因之功,莫若独化之至”,意即只有在“独化”的基础上才可以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相因”关系,所以只有有了每一事物的“适性”才会有所有事物的“适性”,才会使所有事物在和谐的关系中让彼此得到独立充足的发展。

于此。万事万物便只能也只须去“适性”,应“适性”而为。

二、“适性”即“逍遥”

万事万物只能也只需去“适性”。所有的一切都应去“适性”而为。在“适性”而为的过程中,即达至了“逍遥”。为什么?

(一)“适性”的状态中,万物处于一种相互间平等与尊重的状态,处于一种不执着的“无待”状态

1 各适己性,事物间便处于一种内在的相融关系中,一种相互联系、彼此不可分离的关系中,一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状态中

每个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都发生于自然界这个大环境中,都是各自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从一开始就将彼此融在一起的。这种相融是一种内在的交融。因此,事物之间就单个物体而言,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但他们的独立存在又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某种意义上的条件的,也正是在事物千差万别的存在中才会形成彼、此之分,使自己与他物都得以自然清晰地呈现。万物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这种联系使万事万物聚结在了一个和谐而又真实的整体中。

如此,既然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彼此相融的,那么每个事物不管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他们都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是在大自然中彼此连为一体的。这样,万物皆为大自然中的一分子,由己性自然而然地生生化化的,在因任自然、顺自然而产生、发展这一点上是没有差别的——不管他们各自生成、变化的方式和内容有何不同、有何迥异。因此,万物是平等的。一切事物都有权利按其本性应然地生成、变化,然后再生成、变化。而作为其他事物,则应去尊重此事物的生成与变化。

2各适己性,事物间便处于一种不执着的“无待”状态。这种状态包括不执着于自己、不执着于外界、不执着于过去、不执着于现在

各适己性,就一方面应顺己之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也应随顺万物各自的变化而任其自然发展。这种“与化为体”是一种相融,一种与自然万物、与变化的相融。它体现了一种不执着的精神——不执着于此刻、不执着于某一点、不执着于过去和现在以及将来。不执着,便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了解了事物,又不执着于事物本身,不执着于事物发展的某一点。不执着于过程中的某一点便将事物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融在了一起。不执着于过去、不执着于当前、不执着于将来便是着眼于事物的发展。着眼于发展。就将一切看作一个流变的过程。

(二)“适性”即“逍遥”

1思想意识上的自由

“性”之天然存在使得各个事物的“性分”具有了无差别性,从而也使事物间具有了平等性。那么在这种平等意识的指导下,人们就会各尽其能,自足其性,按本性生活,不因有了大的、好的、强的事物的存在,便忽视了自己的能力,自惭形秽;会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因为万物都是平等的,只要满足了各自的性分,就都是好的,是无可厚非的。这就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了自由。

2现实活动中的自由

事物的“自生”和“独化”使得事物发展、变化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偶然性,因此事物的发展就有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预料性。这就使得事物的发展具有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可选余地的增大。知道了自己的本性,又不执着、拘泥于己性;顺着己性去做事,又不使自己完全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状态,在无所期待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一种结果,同时也不停滞于这种结果,而能继续在适性而为之中自然地得到另一种结果。那么,我们便可以在“无待”之中经历一个不受限制的、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过程。这就在现实活动中实现

了自由。

总之,平等意识也好,行为过程的不受限制也好。这些都是自由的一种体现。在郭象的玄学思想中,“逍遥”作“自由”之意解。因此,得到自由即达至了“逍遥”。

三、即世间的逍遥——“名教即自然”

“适性”即“逍遥”。“适性”就是万事万物对自己自然而然地呈现。因此,由“适性”得到的“逍遥”是一种即世间的逍遥;一种“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悠然情怀;是“无心”与“无为”的统一;是“无为”与“有为”的统一:是“名教”与“自然”的统一。

(一)“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

万物应该也只能去“适性”,而“适性”即“逍遥”,因此万事万物都应该在自然中呈现自己,同时也就在这种呈现中达到逍遥。这种逍遥就是即世间的逍遥,是立足于现实之中对超越的兼得。这种逍遥也就是郭象所说的“圣人”的逍遥——“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庄子,逍遥游》注)。

(二)何以至即世间的逍遥

“圣人”在郭象的玄学思想中是一个理想人格的代表,也是郭象“即世间逍遥”思想的集中体现者。

那么,圣人是如何达到这种“即世间逍遥”的呢?圣人之所以能“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是由于圣人不仅适己性,而且还能顺万物万民之性。圣人之性便是“无心以顺有”,即既适己性而为,又“任万物之自然”,使万物“天性各足”。

有了“无心”,也就有了“无为”。而“无为”即可至无不为,至“有为”。“无为”与“有为”得到了统一,也就达至了即世间的逍遥。

因此,首先要“无心”。

1“无心”

郭象认为万事万物的生生化化皆源自于事物与生俱来的自然之性。既然“性”是天然而有的,是不可更易的,因此郭象指出我们必须而且也只能去任物之性。任物之性也就是要去存“真”、保“真”。“真”即自然而然。那么要得到“真”,便只能去弃“用心”、“用知”。

弃“用心”、“用知”,也就是要做到“无心”,应按事物的本然规律行事。

2“无为”

有了圣人的“无心”,也就才会有了圣人的“无为”。

(1)“无心”即可“无为”。“无为”就是适万物之性而为。而要做到适万物之性而任其自为,就只能去“无心”。正是由于“无心”,方才能顺万物之本性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发展,才能使圣人自己在一种无目的、无意识的状态中去用心、为事。在由“无心”而为、由自然地融合而致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使己心得到了宁静,不为外界所扰乱;同时又任众人自为,让外物随顺自己本性去发展,即给万事万物以顺己性的机会,不苛求于万物,不强迫他人。如此,便以“无心”达至了“无为”。

(2)“无为”即可“有为”。圣人以“无心”至“无为”,让自己处于“无心”的状态中,不刻意地去追求什么,人为地制造或者得到什么,却又能在这种任自然而为之的“无为”状态中得到一个最佳的东西,一个能在最大程度上让圣人、让其他万事万物都较认同、较满意的结果或者答案,这同时就又以“无为”而得至无不为、得至“有为”。发挥各自的性分,按自己的本性行事,行为于自己的本性范围之内,按自己的内在本质活动,就是“无为”。这样的“无为”必然导致“有为”。因此,郭象所说的“无为”并不是与“有为”相对的。“无为”即可“有为”。

(三)即世间的逍遥——“名教即自然”

“无为”与“有为”的统一便达至了即世间的逍遥。联系到现实世界中,“无为”即道家所追求的超越现实、自然无为的境界:“有为”即儒家积极人世、刚健有为的治世之道。“无为”与“有为”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就是道家和儒家的统一。儒道会通,也就是名教和自然的融通为一。

因此,达到了即世间的逍遥。也就归至了魏晋玄学的理论归宿——“名教”即“自然”。

1“名教”与“自然”的相互蕴含

“名教”即礼教,指封建社会宗法等级制度下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一整套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自然”则主要指因任事物的应然状态与本然规律去发展,无论就整个自然界、社会发展来说,还是就人自身—一隋感、追求、生括、为事——而言。

郭象认为“名教”是遵循“自然”的。在郭象看来,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及伦理规范都是一种合理的存在,都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理应如此的东西。“自然”便是人的本性,而所谓的“人之情性”便是“仁义”。因此。儒家的一整套礼法制度也便是合乎人性的。“适性”便是顺自然而为。由此,这套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也便是应“自然”之需要而产生的。

同时。郭象指出“自然”之中亦包含了“名教”。因为,“无为”即可至无不为、至“有为”。

由此推之,“名教”与“自然”是相互蕴含的。

2为圣人统治作出辩护

“名教即自然”。因此现有的儒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伦理规范就都是合理的。那么,作为社会一分子的任何人,都应该去遵守这种制度和规范,在自己的性分之内,各守其职、各尽其责。因为这都是由各自天然而有的性分所决定的,不管是圣人,还是老百姓。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郭象认为要让他们明白安分守己的道理。让他们安于统治者的统治,不要越出自己的性分之外,明白被统治者生来就应该是被统治的。而对于圣人,同样要按自己的性分行事——将在“山林”与居“庙堂”合而为一,应顺圣人本性——治理朝政、治理国家——而为,从而达到处理好政务、民事,治理好国家的目的。

如此,郭象就为圣人的统治作出辩护。他肯定了君主的统治,指出“自然”之中包含了“名教”,而“名教”亦遵循了“自然”。两者之间是相通的。这样,在圣人身上便体现了无为与礼法制度的统一、儒家和道家的统一以及名教与自然的统一。无为和有为得到统一,名教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就进一步为当时封建统治的合理性从哲学上作出论证。

四、郭象“适性”即“逍遥”学说的人生观意义和政治意义

郭象“适性”即“逍遥”的学说在人生观和政治层面上都给予人们很多启示。无论当时,还是现在。

(一)人生观意义

郭象的“适性逍遥”说强调了一种最高的个人意识。有了这种“适性”的存在,才会形成万事万物之间的共通感、同类感;才会有一种宽容精神和责任感;才会使我们获得或有着一种民胞物与的感受;使我们学会或有着平等与尊重。同时也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关系在“独化”的前提下得以和谐地“相因”;使万事万物得到即世间的逍遥;使现实和超越在不用心中得到统一。

“适性逍遥”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做到了“适性”,我们便可以了解自身、了解世界的本然,但同时又不拘泥于自身、不拘泥于现状。执着于不执着,在认识必然性的同时又在偶然性中让自己显现出来。让过去、当前与将来,让现有的和希望的、蕴含着的所有在自己身上集聚、相融、合成、升华及由此而继续生发的新的集聚、相融、合成与升华。同时也就在这种集聚、相融、合成与升华的过程中自由、“逍遥”。

(二)政治意义

“适性”即“逍遥”学说在政治领域中的运用,就是“名教即自然”这一魏晋玄学最终理论归宿的归结。

名教与自然之辨是魏晋玄学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魏晋玄学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何晏、王弼“贵无”派以无为本,提出“名教出于自然”的主张,认为“自然”为根本,“名教”是派生于“自然”的。这样,在何晏、王弼看来,“名教”就是对“自然”的反映。竹林时期,嵇康、阮籍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认为“名教”并没有反映“自然”,是对万物自然之性的违背。于是,嵇康、阮籍提倡脱离“名教”的束缚而由任个人的自由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元康年间,郭象“名教即自然”理论的提出。郭象认为名教与“自然”是二而合一的,因此,现实存在的一切便都是合理的。

显然。“名教即自然”在更高层次上为当时门阀世族统治的合理性作出了较之于何晏、王弼“贵无”派更有力的、也更符合当权者的政权稳定的论证和辩护。通过“名教即自然”这一理论的建构,郭象将儒家发挥主观性、积极人世的治世方法和道家超越现实、自然无为的思想融合在一起。至“名教即自然”理论的提出,郭象为西晋门阀士族统治阶级进行辩护的历史任务也就完成了。

这样,郭象便成为魏晋玄学名教与自然之辨的总结者,成为魏晋玄学的总结者。

猜你喜欢
适性
“适性课程”成体系 教学质量稳提升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教学简介
学校教育空间设计的三个关注维度——以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适性教育”为例
探究碳量子点在纸基材料防伪印刷中的适性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开发适性实践课程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的物理课堂需要“三原色”
分层不忘整体 适性兼顾公平
建构适性课堂教学模式,着力深化适性课程建设
◆ 9项“纸和纸板印刷适性测试方法”行业标准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