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经验表明,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严重失调,消费率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而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增加民众收入的一个重要思路:创造条件让更多民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要增加民众财产性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相应政策措施,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财产性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关键词]消费需求;消费率;财产性收入;收入分配
[作者简介]蔡亦敏,中共莆田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讲师,福建莆田,351100
[中图分类号]F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2-0033-0004
马克思把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决定性环节,看作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现代经济运行和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消费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分析
(一)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但消费率仍然偏低
1,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成为目前世界上消费市场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宽带市场;世界第二大黄金饰品和汽车市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和医疗市场。2007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2008年以来由于外部需求减弱导致我国出口增幅回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显现,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过快增长,我国消费需求更呈现出加快之势。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同比加快4.8个百分点。这是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
2,消费和投资比例严重失调。过去二十几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逐步上升,而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率增速一直滞后于投资率增长。1979~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14.9%。“六五”时期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为66.1%,“九五”期间降至59.3%。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的消费率一般为76.5%,居民消费率为61.7%。2000年我国人均CDP接近1000美元,而当年居民消费率仅为48.4%。进入“十一五”以来,投资和消费比例更加不平衡。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超过41%,2003年为47%,2004年为44.1%,2005年达48.5%。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由2000年的63.8%,降到2006年的38.9%。从国际比较看,目前我国积累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调。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93~2004年,高收入国家消费率为78.4%,中等收入国家为73.5%,低收入国家为81.2%,素以高储蓄率、高投资率闻名的东亚国家消费率也在65%以上。世行估计,目前全球平均消费率77%,固定资产形成率23%;而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仅约36%。
3,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程度更为明显。最终消费由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构成,两者在GDP中所占比重是最终消费内部一对重要的比例关系。我国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动趋势是:居民消费率下降幅度大于政府消费率下降幅度。1995~2005年,我国最终消费率由57.5%下降为52.1%,下降了5.4个百分点;政府消费率由11.4%上升为13.9%;居民消费率由46.1%下降为38.2%。
(二)消费需求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长期以来,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2008年,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内外夹击”形势下,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消费增长的难度也在加大。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说,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约13%,超过GDP增速,但由于2007年物价较快上涨,特别是房价和粮食的价格过快增长压抑了其他方面的消费,使居民消费率降至36%左右,创几年来新低,比10年前的降低幅度还要大。今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政策,但阻碍消费持续增长的因素仍在:CPI虽有回落但仍在上涨,PPI年于高位,价格上涨压力未根本缓解;受全球经济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增长有减速可能,预期工资收入可能随之减速;股市、楼市降温,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大缩水。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今后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三)消费需求增长有较大潜力
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共同演变规律之一是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相对下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发展阶段,投资率较高消费率偏低有一定客观必然性。根据国际经验。一国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2456美元,近几年消费年均增长13.1%。专家预测:今后即使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0%,到2020年消费规模也将超过30万亿,空间巨大。商务部预测,2009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消费市场之一。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最大奢侈品市场,约占全球总量23%。预计2015年,国内游人数增至28亿人次,出境游1亿人次,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中国正在向消费型国家过渡,中国的消费市场蕴含无限商机。
二、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一)西方经济学中对消费与收入关系的理论研究
体现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最好工具是消费函数。研究现代西方消费理论一般都从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开始。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也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其要点是:当前消费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对中国目前的消费需求状况依然有很强的解释力。根据1980~200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其人均消费之间总体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9以上。1979~2005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6%,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比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低2.8和3.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的支付能力,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趋缓态势对消费的增长形成了制约,这也是我国消费率长期偏低的直接原因。
2,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者的
消费支出不仅受其现期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人的收入与消费的影响,即所谓消费的“示范性”;还有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即所谓消费的“不可逆性”。基于消费的“示范性”和“不可逆性”,消费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安东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这两个假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结论也大同小异,都明确提出消费函数必须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基础上,微观主体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效用,其要点是当前收入只是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之一,预期和财富也是决定消费的因素。
4,其他理论。霍尔根据卢卡斯的思想,引入理性预期方法,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他的主要结论是,消费是随机游走过程,即消费的变化不可预见。由此催生了新的消费理论,如弗来文对随机游走假说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消费与劳动收入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二)结论
消费理论的发展,表明收入与消费的关联度极高,决定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前收入。尽管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还可以列举出许多,比如消费结构变化、传统文化影响等等,但消费作为收入的函数,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能超越他们收入总额的界限,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这个结论对于分析现阶段我国的消费不足,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着力点一定要主要放在增加普通居民收入上。并且因为低收入者和农民消费倾向高,在提高居民收入的过程中更要特别注意增加低收入者和农民的收入。
三、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扩大消费需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除了必要的消费政策调整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增加居民收入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现在统计中常用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四部分构成: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其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大约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位置较小,占比大约在2%左右。2006年,中国内地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240多元人民币。但2005年和2006年人均财产性收入的增幅为分别为19.7%和26.5%。因此,居民财产性收入虽然基数小,但是发展潜力很大。在此背景下,“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体现了“藏富于民”的理念,有利于增加国民消费支出可持续性。
(一)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增加中低收入者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的形成来自于财产,而财产的形成与积累一般又来自于劳动收入结余。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李爽根据以往研究得出结论:财产性收入比重高低与劳动收入或工资收入水平高度正相关。因此,能否从财产性收入中受益,刺激消费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收入的分配状况。
长期以来,国民收入分配往往强调“大河无水小河干”,国家财富积累被放在突出位置。据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的研究,以1994年财税重大改革为起点,财政收入及其占GDP的比重大幅攀升,从12.0%上升至2006年的19.73%,年均增长19.94%。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增幅更是达到32.4%,占GDP比重突破了20%。而从1994年开始计算,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率基本上年年低于GDP的增长率(2007年略高一些),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率相对更低,大约相当于同期税收增长率的1/3。根据国民账户资料计算,10年来,中国的国内总储蓄占GDP的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幅度约为10%,但居民家庭储蓄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下降幅度为4%左右。另据央行研究局专题课题组2007年10月20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却由1990年的53.4%下降到2006年的40.6%。近15年来,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平均只有49.9%,远远低于成熟市场经济体55%左右的水平。
内需经济迟迟无法启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府财富过多,公共资源沦为吸食民众财富的“机器”。由于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远远落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缺乏财产性收入形成的前提。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消费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目前的消费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甚至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比较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为“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创造前提。
(二)防止财产性收入差距扩大
近年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出现扩大趋势,社会财富过度向少数高收入者集中,基尼系数持续上升。1990~2004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各组成部分中年均增长最快的是经营性收入,增幅为119.64%;其次是财产性收入,增幅为66.64%;转移性收入增幅为43.33%;工资性收入增幅为37.3%,增长最慢。由于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富裕阶层的主要收人来源,工资性收入是普通阶层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就导致高低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从居民家庭收入分配情况看,这种财产收入差距更加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2~2006年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收入增幅明显高于低收入家庭。2006年城镇住户拥有财产收入的家庭占18.2%,10%最高收入家庭拥有的人均财产收入为1279.28元,10%最低收入家庭人均财产收入仅为35.29元。2006年10%最高家庭的财产收入是2002年的3倍,而10%最低家庭的财产收入为2002年的1.36倍。国家发改委的相关研究表明,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约66.4%的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称,目前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仅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1%。
由于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比低收入者更低,因此启动消费需要大量的中产阶层,而中国的中产阶层不仅数量少,还有部分正沦为房奴、教育费用和养老费用的奴隶;启动消费需要充分就业和低收入者真实收入的提高,而通货膨胀压力和难以上涨的薪酬让许多人不敢也不愿消费。政府要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拉动内需,必须真正形成藏富于民的理念与机制。
(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
资本市场是涉及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上,股票市场价格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传导:其一是通过影响民众的资产财富直接刺激消费;其二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预期间接刺激消费。
而股市健康发展与消费增长的正相关关系也得到实证。在我国2007年11.4%的GDP增长中,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4.4、4.3、2.7个百分点,当年消费对GDP的贡献7年来首次超过投资,为2001年以来最高。2007年正是空前的大牛市;而2001年又恰是上一个5年牛市的终结年。有关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我国投资者开设的有效证券账户总数达9200万户,再加上3万多亿市值的基金持有人,可以说,股票已走进千家万户,基金和股票投资已成为民众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中低收入者特别是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和实际消费倾向高,如果财富缩水,减少消费成为必然,从而使国家扩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这一主攻方向和政策指向受到极大牵制。某网站此前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几乎一半的人认为股市大跌、财富缩水已影响了他们的消费意愿。因此,无论是扩大消费,还是促进产业升级等等,转型中的中国经济都迫切需要维护在证券市场充当主力军的中小投资者利益,需要一个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的支持。
另外,在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理财市场总量、丰富品种结构的同时,特别要考虑普通群众的资产规模、专业知识、风险承受能力,开发出更多适合大众需求的投资产品,增加普通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