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探析

2009-04-29 00:44何雪莲秦付林任华忠
亚太传统医药 2009年3期
关键词:指纹图谱

何雪莲 秦付林 任华忠

(成都中医药大学 峨眉学院,四川 峨眉山 614201)お

摘 要:从提高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认识的角度出发,总结了目前有关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建立中草药单味和复方全组成的指纹图谱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指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3-0003-02オ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用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近年来,复方药的临床研究发展迅速,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在于:①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中药复方的功效;②控制中药复方的质量,保证其疗效稳定;③开发新药,进一步发挥中药的作用。

1 对药效物质的认识

药物是由化学成分组成的,单味药如此,中药复方还是如此。目前,人们已经认识的化学成分,按药效来分,包括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其中有效成分常见如生物碱、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皂苷类、萜类、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够治疗某些疾病;另外如糖类、蛋白质等,一般认为是无效成分。

随着对药物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有效成分和无效成分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模糊。目前认为,存在于单味药和复方中,参与治疗疾病的化学成分可以统称为有效物质[1]。它包括无机元素、小分子化合物(如生物碱、苷类、蒽醌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及生物大分子(如肽、多糖等)。在中药复方中,由于药味多受成分复杂、成分浓度低、成分间协同作用及炮制、煎煮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等因素[2]影响,要想弄清每一种复方中有效物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2 有效物质基础研究基本观点

目前,关于有效物质基础主要有以下3种观点[3,4]

2.1 全成分论(或多成分论)

全成分论认为所有成分都是有效成分;多成分论认为复方的作用为多成分和多靶点的综合效应。以上两种观点的本质是相同的,其共有的特点是在进行提取制备、剂型设计等研究时,尽量保留全部成分,以保持原方的功效。全成分论(或多成分论)存在的问题是:很难在短期内弄清所有成分,从而不能做到药效成分标识。这种观点不能适应现阶段药品市场的需求,因而是行不通的。

2.2 活性成分论

该论认为复方的药效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与次要有效成分的综合效应,认为复方的有效成分不是很多,主张根据临床经验针对性提取某一部分成分作为新药产品进行开发。它的特点是重点突出,容易出成果。其存在的问题是不能代表原药方全部功效,可能出现功能主治脱节、活性更强成分丢失等现象。

2.3 单体成分论

即在药理作用基础上,对复方进行提取、分离、鉴定得到化学单体,其结构、性质、吸收、代谢、药效、毒理等方面完全按照现代合成药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这种观点固然易受到国际上的认可和接受,但它往往离原方功效较远,最后开发出来的可能就是西药。

3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与指纹图谱技术研究

中药复方,特别是经古方,经过了长期的实践检验和不断完善,有深厚的临床基础,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特点。通过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可赋予传统中医药理论以当代科学内涵,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推动多学科交叉渗透,为开发新药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因而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基础研究的关键[5]。当前,我国医药工作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科研思路。

3.1 现有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主要有:①以单味药有效成分为指标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确定单味药主要有效成分并将其作为指标物质的基础研究方法;②用植化方法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③以药效为标准追踪活性部位有效成分,以及复方化学成分在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以及拆方研究和高通量药物筛选研究[1,2];④应用指纹图谱研究中药复方等[6]多种研究思路。

由于中药复方是一个有机的相互紧密联系的结构,每味药间的相互作用建立在成分结构及其数量基础上,并且复方中各药不是机械的混合,研究过程中要保持原处方结构的整体性、完整性和有机性[7]。另一方面,复方中起疗效作用的物质基础不一定是一种化学成分,而可能是许多化学成分的集合。中药复方依赖这些化学成分起到有主次轻重的多靶点、多环节的有机整体协同治疗效果[8]。随着近年来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中药复方研究出现了许多新思路,如应用指纹图谱研究中药复方等。到目前为止,指纹图谱技术在建立中药复方质量标准方面和寻找中药复方有效成分方面已做出了成功的探索[6]

3.2 指纹图谱技术研究概况

指纹图谱就是将对照品药材的完整图谱,用于供试品的鉴别——即某种(或某产地)中药材或中成药中共有的、具有特异性的某类成分的色谱或光谱的图谱。广义的指纹图谱包括DNA指纹图、波谱指纹图和色谱指纹图。目前,一般所指的指纹图谱是指狭义的表达植物药代谢产物化学特征的指纹图[9]

指纹图谱的研究是建立在现代化的分析仪器上的,针对实际质量控制应结合所分析中药的特点,寻找通用的测定仪器和方法,这样可以保证指纹图谱测定的简便、可行、有效,以及指纹图谱所必须具备的特异性、重现性和再现性,而且指纹图谱的指纹性研究应着眼于先进的分析手段和高科技前沿,并利用优良的分析仪器和测试手段[10]。到目前为止,中药指纹图谱构建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光谱法以及X射线衍射法等。

4 结语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必须和药效相关联。不同于西药,中药复方药效是复方中所有化学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无机元素、小分子化合物(包括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皂甙类等常说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大分子(包括肽、蛋白、糖肽及多糖等)。化学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各化学成分与药效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用现在常用的数学模型难以充分描述的,从而导致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复杂性。如何根据中医药的特点,提出一整套具有中医药特点又具有高科技特征的现代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是一项重要课题。指纹图谱是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最有效手段,相应地,从研究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的角度出发,建立中草药单味药和复方全组成的指纹图谱是一种具有先进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中药指纹图谱综合地反映了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将其用于中药质量的控制可以弥补现有质量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确保中药材及成药的真实和质量稳定。构建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很多,其中HPLC指纹图谱法既能将各复杂成分充分分离,体现其整体化学特征,又能体现各成分间量的比例,是最佳的构建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秀兰.传统复方有效物质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11(1):41.

[2] 刘华栋,任启生,宋新荣.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6):69.

[3] 杨晓春,吴镭.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在我国新药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0,9(6): 361.

[4] 文志明等.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9,30(6):468.

[5] 姜廷良.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4):195.

[6] 宋坤,毛颐晴.指纹图谱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299.

[7] 陈兰英,陈奇,刘荣华.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方法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5(4):57.

[8] 李澎涛,乔延江,王永炎,等.对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5):15.

[9] 谢培山.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若干实质性问题的探讨[A].中药现代化前沿高级研习班专题讲座汇编,2001.

[10] 刘慧琼,郭书好.现代仪器与中草药指纹图谱[J].中医药学报,2002,30(2):35.

(责任编辑:陈涌涛)

猜你喜欢
指纹图谱
三叶青叶指纹图谱研究及8种酚类成分含量测定
三叶青叶指纹图谱研究及8种酚类成分含量测定
栽培黄芩与其对照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近红外图谱比较研究
中药谱效学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概况
基于高分离度和高色谱峰纯度的红参UPLC指纹图谱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PCBs)的研究进展
萹蓄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咳喘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
金银花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