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凤珠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对提高健康认知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2例糖尿病人作为实验组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另选20例作常规护理的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控制血糖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5.52 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地控制血糖值,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认知;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5-071-02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目前由于社会的富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平均有上升的趋势。饮食治疗是最基础的治疗,饮食失调,降糖药的中断,精神紧张等,均会影响病情的变化,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为了使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值,减少并发症。本科从2005年1月开始,对糖尿病人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月-2007年12月入本科糖尿病治疗的患者42例,将2002年1月-2004年12月入院的20例作对照组,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51岁,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将2005年1月-2007年12月22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50岁,所有患者均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①一般护理: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养成每天洗足的良好习惯。②饮食护理:合理的控制热能,维持标准体重。③药物治疗的护理:适当介绍药物知识和副作用。④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情绪反应,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疾病的康复。⑤一般的健康教育。
1.2.2 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并增加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①入院阶段的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其对环境陌生,精神紧张,心理负担重,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因此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把患者及家属领到病房,介绍病房的环境,病区的规章制度,科室主任,科室护士长,经管医生,责任护士,作息时间,了解患者的文化层次,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经济状况,建立了一种友好护患关系,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②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文化层次,病情的严重程度制订确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主要症状,体征,饮食,药物控制血糖的目的,意义,不良后果等。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心理压力,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制定出饮食治疗标准,患者按标准严格执行,介绍饮食治疗的注意事项。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病人体育锻炼,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以增加组织利用糖,使血糖降低。讲解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药知识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③出院阶段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坚持服药,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自我监测病情及就医指征,定时复诊。在健康教育中护士长经常深入病房
了解健康教育实施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并做好记录。
2结果
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见表1。实验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χ2=5.52,P<0.0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大,生活质量的改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心理负担,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其树立健康的信念。
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实验患者控制血糖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研究提示[1],患者对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效果和预后。这是因为患者接受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全面认识了疾病的全过程,充分调动了家属及患者的参与意识,促进了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玉芬,张宝华.内科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B):15-16.
[2] 蔡淑芬.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5,4(3):70-71.
(收稿日期 200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