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知识资本的增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后,知识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的地位迅速提高,乃至被当成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与人相分离。这点可以从对“知识共享”一词的分析中看出。因此,厘清知识以及与知识相关的概念,进一步理顺知识管理中的几对关系,对纠正对知识管理理论的误解和误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知识;知识管理;知识共享;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85—02
知识管理在我国已经先后越过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理念导入阶段、2000年~2003年的技术导入阶段,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内容开发阶段,并即将进入全面的整体应用阶段。在如火如荼的表象背后,也存在着许多对知识管理理论的误解和误用,因而对之做一冷静的思考和厘清很有必要。
一、问题的提出
知识本体论理论认为,知识的创造来源于个人隐性知识,但由于个人知识容易流失,因此,组织应努力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所拥有的组织知识。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作出最好的决策。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统领之下,知识被过多放大,乃至被当成一种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与人相分离。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新并不是简单地处理客观信息,而是发掘员工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他还提出了知识创新的共享环境,即“场”的概念,非常关注发挥人的能动性。然而,在许多文献中,“知识共享”被简单化地理解为对某种实体进行传递和分享,并被广泛地误解和误用,丧失了它原本所应承载的内涵。
二、质疑与辨析:知识能被共享吗
在很多知识管理文献中,由于人们对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的关系时常混淆不清,对知识载体的社会特性未加注意,对知识的类别不加区别等等,因而导致理解的混乱。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知识的难共享性。
1.知识的建构性特点说明知识的难共享性。知识不同于数据与信息。数据是关于事件的一组离散的客观的事实,一般可用结构化记录来描述,是对客观事物所做的记录。信息是通过采用分类、计算、调整与精简等方法处理后具有意义的数据,信息是静态的、可诠释的,因而是可传递、共享的。而知识本质上是动态的,是从信息产生行动的能力,包括判断力、专业知识和技术,通常需要协同工作才能更好地加以利用。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建构的,具有很强的主体性,不同的人由于具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往往有很大的不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因而是不可以传递、难以共享的。知识只能经由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获得。知识需要行动来体现,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
2.隐性知识的非编码性说明知识的难共享性。英籍匈牙利哲学家波兰尼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是指个体能够意识到并能用言语表达经过编码的知识;而后者是指个体完全不能意识和用言语表达的,是难以编码的知识。信息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显性知识,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虽然也是知识,但并非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映客观实践的知识,它是处于隐含的状态,与知识所有者紧密结合,属于个人私有,是受到知识所有者个人需求和观念影响的、活的知识。从这点可以看出,隐性知识这些特性与知识共享有着天然的矛盾。
3.知识的权力特性说明知识的难共享性。社会资源一般有两大特点:一是稀缺性,二是有用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使得人们对资源的占有具有排他性。根据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观点,知识与暴力、财富成为社会权力的基本源泉。而在今天的世界,权力发生了最深刻的转移,暴力和财富本身都开始依赖于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发生了转移,从有钱人手里转移到有知识的人手里。因为知识是一种特殊符的号财富……知识减少了对原材料、劳动、时间、空间和资本的需要,因此,知识成为先进经济的主要资本。”知识的这种权力特性使得人们对于那些属于个人私有的知识讳莫如深,也增加了组织中知识共享的难度。
4.信息(知识)超载带来知识的难共享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面对的信息资源数量急剧增加,信息获取工具和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与期望相反,在接踵而来、应接不暇的信息面前,一些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会相对大大减弱,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或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还有一些人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并消化信息,甚至会产生焦虑心理,这些都属于信息超载的现象。信息超载与信息贫乏一样,都可以带来知识的难共享性。
综上所述,在知识管理理论中过多强调知识共享,夸大知识共享的现实可能性和作用,实际上是陷入了某种认知上的“迷思”和误区:①误认为知识是某种外在于人的、静态的实体,因而可以很方便地传递和共享;②误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内核性知识管理,即只注重对技术或学术系统内的知识进行管理,而忽视了连带性知识的管理;③先入为主地做出人性善的假设,误认为组织成员都乐于学习、乐于分享知识,没有看到人还有“经济人”、“理性人”的一面。
三、视点转换:四种关系的明确
1.信息与知识的关系:传递还是建构?知识管理理论认为,组织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存在,知识管理的任务就是发掘这些知识,使之显性化,并供组织成员“共享”。显然,这种“共享观”持的是“卖方”立场,即只要“卖方”愿意供应,“买方”就能获得。这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差之甚远。根据建构主义观点,知识不是传递的,而是主体的一种建构活动。即使“卖方”愿意供应,“买方”也未必能获得,它强调的是“买方”对知识的转化过程。因此,知识管理的核心由知识共享转向组织学习就成为必然。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组织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不等于个体学习的总和。组织学习强调的不是知识的简单交换,也不仅仅是解决知识源的问题,而在于异质知识之间的相互“激发”,使知识带上个人意义,或者生成新的知识。它符合知识的动态性特征。
2.组织中人与人的关系:“奉献原则”还是“交换原则”?有人认为组织的知识管理主要有两大任务和目标:一是管理过去知识、挖掘组织的知识资源,通过寻找知识、整理知识、储存知识,使组织知识信息化;二是管理未来知识,形成组织的知识资产,通过分享知识、创造知识、利用知识,使组织知识价值化。因此,组织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通过诸如绘制“知识地图”的方法“找到知识”,似乎知道了“知识在哪里”,解决了知识源的问题,就解决了知识管理的问题。根据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个体之间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他们都从相互交往中通过交换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布劳同时指出,虽然大部分人类行为是以对于社会交换的考虑为指导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这样受到交换考虑的指导,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了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这两个条件正好符合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换,也就是说,组织成员既不是单纯的知识的供应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他们因各自知识的异质性而使交换成为达到共赢的重要原则。
3.知识与人的关系:“主知”还是“主情”。第一代知识管理的特点就是过分强调整个组织内现有知识的共享,这就说明了技术因素在大多数第一代知识管理活动中的巨大作用,而没有认识到组织中的人是隐性知识的载体,它的实质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更多强调技术因素,注重加快知识的转移,提高组织的绩效,把知识本身作为一种实体放在首要位置,因而是“主知”的。第二代知识管理考虑了人力资源和过程的主动性,认为知识是主体的内部建构过程,与该过程相伴随的不仅有智力活动,还有情感活动、意志努力,把“从”放在首要位置,因而是“主情”的。应该说,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思想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阶段,与信息管理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对知识主体性的发现和确认。
4. 领导与员工的关系:“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知识管理理论的假设可以从两个角度提出:一个是知识的角度,另一个是管理的角度。从知识的角度提出的假设是:组织内部拥有大量隐性的知识;知识管理就是要解决“人们愿不愿共享”和“如何更好地共享”两个问题。因此,组织比较关注“专门知识”(技术或学术系统内的知识)。这种知识在当前的知识管理研究中已经被比较充分地强调了。另一个假设是从管理的角度提出的,即领导者的“知识孤岛”现象,知识大量积聚在组织的底层。从这个角度看,知识管理要解决的是“自下而上的沟通”问题,组织应该关注“关于员工”的知识(行政或管理系统内的知识),因而改变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次,管理重心下移,形成扁平化组织是关键。从管理的任务来看,管理主要解决协调、组织等问题,即用人问
题,而不仅仅是专业问题、技术问题。因此,知识管理应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沟通行为,这一点与学习型组织理
论不同。
四、结论
知识共享的内核是将员工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但由于个人知识具有建构性的特性、隐性知识的非编码型特征、知识的权力性特征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过载等原因,导致形成知识共享悖论。文章通过对知识的非共享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知识管理中信息与知识、员工与员工、知识与人、领导与员工四对关系,对纠正对知识管理理论的误解和误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时间[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2]李平,张庆普.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和谐:一种知识管理观念[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3).
[3]彭正文,陈文心.论知识与权力的社会交换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
[4]余向前.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超载问题及对策 [J].图书馆学研究,2008,(1).
[5]吴岩,曹卫平. 试论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整合[J]. 科技导报,2004,(8).
[6]戴胜华. 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J]. 成人教育,2007(1).
(责任编辑/刘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