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董萍
中图分类号:K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34-02
摘要:分析了龚自珍忧患意识产生的主要原因,即清政府统治集团的危机和其强烈的爱国思想。其忧患意识的表现,如调整君臣关系,破格提拔人才,抵御资本主义侵略。并对其忧患意识进行了简要的评论,他的思想对后世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
关键词:忧患意识;评价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历来受到学者们的注意,以其较高的文学成就,也以其在当时来说先进的思想。龚诗被赋予极高的地位,重要原因在于对当时社会的认识。龚自珍用他的诗文揭露黑暗,表现了他对中华民族的深重忧患。《乙亥杂诗》集中反映了他这种思想。
—、龚自珍忧患意识产生的原因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生于府东城马坡巷一个官僚文士家庭。在优越的家庭教育下,龚自珍在青少年时代,就开展了广泛的学习研究。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但在科举和仕途的阶梯上,龚自珍是始终不得意的。
龚自珍生活的五十年,正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日益没落,解体的历史阶段。龚自珍出世的前夕,以满州贵族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清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已经显著地暴露了它的内部危机。由于残酷的封建剥削和腐朽的封建统治,人民群众,首先是农民和统治者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掌握在皇室,官僚,地主手里。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开始严重起来。据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统计:皇帝直接间接掌握的土地竟达83万顷,乾嘉之际的权臣和珅就占田8000余顷,道光年间的大官僚琦善则占有土地256000余顷,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只有很小的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龚自珍言:“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系暇问年岁?”[1]这反映了土地兼并的浪潮吞噬了自耕农,把农民逼进了衣食无着的绝境,同时也加剧了藩汉贵族官僚大地主和中小地主间的矛盾。地主对农民的地租剥削十分苛重。此外,农民必须承担政府沉重的赋税,受各级官吏敲诈勒索,造成“私派倍于官征,杂项浮于正额”。[2]龚自珍的“国赋三升民一斗”的诗句就是当时的写照。繁重的地租,赋税,劳役和高利贷,使广大农民陷于极端贫困,卖妻鬻子的悲惨境地。农民起义连绵不断。1976年到1804年白莲教大起义,先后有数百万农民参加。1813年,天理教(白莲教支派)首领李文成在河南滑县发动起义,直隶、山东、河南三省纷起响应。林清率一支起义军攻入北京紫禁城。
这一时期清政府统治的危机,还可以从统治集团的日益腐化中看到。乾隆末年,吏治废驰,渎法贪污之风大盛。当时的大小官僚都“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3]“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谚,就是当时吏治败坏的真实写照。
清朝统治的内部危机,客观上给英国资本主义以可乘之机,从十八世纪末年起处心积虑地进行侵略活动。各资本主义国家争相效仿,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龚自珍是这样描写这种衰世的:“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未即于床”。[4]“凭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蔼生。”
以上所言是龚自珍具有忧患意识的外部原因。龚自珍忧患意识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其自身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如强烈的爱国思想,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正是这些使他不像其他官僚那样,面对危机,麻木不仁。如在鸦片问题上,顽固派坚决反对禁烟,他们叫嚷:“一吸鸦片,即罹法网将见缧世之人载道,囹圄无隙可容……一言之下,欲兴率土普天大狱,此真断断乎不可行也。”[5]龚自珍一开始就坚定地站在以林则徐,黄爵滋为代表的禁烟派一边,坚决主张禁烟。早在嘉庆年间,他就把鸦片称为“妖”,主张对包括鸦片走私在内的不法行为“试之以至难之法,齐之至信之刑。”在林则徐去广州禁烟时,写下了洋溢着爱国激情的《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为林则徐出谋划策,坚决支持林则徐禁绝鸦片的爱国壮举。当林则徐在广州焚烧鸦片的时候,龚自因坚持改革而不为政治社会所容,不得不辞官回乡。在南归杭州的路途中,他仍然牵挂着林则徐的禁烟活动。“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6]在他临死前数日还曾写信给驻防上海的江苏巡抚梁章钜,表示希望参加他的幕府,共同抵御英国侵略者。(见梁章钜《师友集》卷六)。
二、龚自珍忧患意识的表现
龚自珍忧患意识的表现在于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他对现实问题的探索上。如“吴中尊儒”王芑孙认为龚自珍的诗:“……至于诗中伤时骂座之语,涉目皆是,此大不可也。”[7]所谓“伤时”“骂座”之语,实际是对现实政治社会和庸俗官僚文士的揭露和批判。如道光五年(1825)的一首“咏史”七律是这类诗的代表作。诗云:“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到侯?”有力地揭露了清王朝上层统治阶级的丑恶面貌,以及在残酷文字狱的威胁下,官僚无理想的苟安状态,作者看到了人民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内疚,如“只筹一缆十夫多”、“不论盐铁不筹河”等,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当然,龚自珍不仅对黑暗社会进行了尖锐批判,同时努力寻求疗救之道。他的变法改制的具体主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改革皇帝的独断专行,调整君臣关系。第二、主张破格提拔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反映了他迫切要求废除用人论资辈的陋习,破格提拔一批有用人才。第三、根据“有天下者,莫高于平之之尚也”的原则及土地高度集中的现实,主张‘田相齐,这在他的《平均篇》中有所反映。第四、强调抵抗资本主义侵略,既反对英国鸦片输入,又呼吁加强西北边防,警惕俄国。他在《西域置行省议》,《御试安绥远疏》等文章中,阐述了关于西北边防的见解,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震动。
三、对其忧患意识的评论
龚自珍面对黑暗社会所怀有的忧国忧民之情,与醉生梦死的权贵形成鲜明的对立:“黔首木骨肉,天地本比邻。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圣者胞与言,夫其夸大陈?四海变秋气,一室难为春。宗周若蠢蠢,嫠纬化为尘。所以慷慨士,不得不悲辛。看花忆黄河,对月思西秦。贵官勿三思,以我为杞人![8]面对危势,作者悲辛感慨,看花时也难亡黄河水患,赏月时仍念及西部也境的动乱,无时无刻不忧心忡忡,反被那些贵官诬为无事过虑的“杞人”,两种心态,何其鲜明!龚自珍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在当时却不被人理解。甚至连好友有时都不理解他。他的友人姚莹说他“言多奇僻”,知交魏源也写信给他进忠告:“吾与足下相爱,不啻骨肉,常恨足下有不择言之病。”他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次次受打击,他也消沉,痛苦。他一再地戒诗,又破戒,让灵魂在佛教中暂时逃离现实。但是,在民族危机面前,因为民族责任心和危机感。一次次再去尝试。
龚自珍生活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表层是封建社会仍占统治地位,社会思想保守;时代的深层却正孕育着一种的变动,继而是大变革的到来。龚自珍的思想无疑是这种变动的先河,代表着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认识。龚自珍的诗词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他居安思危,直接指向封建正统思想禁锢、讽刺污秽的世风、批判官僚制度对人才的扼杀,他讥切时政弊端,提倡社会变法,抨击空疏学风,呼唤有用人才。他勇于揭露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猛烈批判官场腐朽、贪婪的风气,抨击朝廷腐朽的用人制度,甚至大胆指斥“一夫为刚,万夫为柔”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他对传统社会的批判是空前全面的,从政治制度到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并切入了近代的主题——对传统社会压抑人性的揭露,从而使其社会批判思想提升到近代的高度。
综述龚自珍忧患意识,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对后人的启迪作用。梁启起曾说:“晚清思想解放,自珍与有功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盦文集》,若受电然。”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南社的一些成员柳亚子等亦私淑龚自珍,号称“龚癖”。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为民族危难前赴后继。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革命相继兴起。正如他诗中所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用他的人格和艺术的无限生命力实现了这一崇高理想。龚自珍的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地位。
参考文献:
[1]《龚自珍全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载李文治《中国近农业史资料》第①辑
[3]《清史稿》37、列传143、洪亮吉、中华书局1977
[4]《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5]《琦善遵旨复奏禁烟折》。
[6]《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7]《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8]《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9]《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 作者简介:董萍(1977-),女,甘肃通渭人,研究方向:历史、旅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