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玲
摘要:学生害怕作文现象是作文教学的难题,要想使作文教学成功进行,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学生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下水文情感进行了五方面阐述:创设情境;感受生活;提高教师写作水平;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真诚激励。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设情境;感受生活;真诚激励;“下水文”
叶圣陶说过:“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不过不是口头说话,而是笔头说话。”由此可见,学生作文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说话,能说话就能写文章!但是现实中却往往是学生害怕作文,看到作文本就头疼。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丰富且积极向上的情感因素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要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必须用真挚的情感去体验。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生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
计有关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例如,辅导学生写一篇介绍课余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教师自己假日生活里经历过的一些事,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联想自己假日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往往就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出来。一旦叙述清楚,再动笔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就不再困难。当然,教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把握一条标准:无论学生是否表达流畅,教师均应鼓励,一定要给学生信心。
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情感
“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要想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报,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文体表演、语数竞赛,参观科技展、公园花展……充分带动学生的感官,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感受到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三、教师带头写好“下水文”,熏陶学生情感
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里,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稳定学生情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因素。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为此,教师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就敢于大胆地把一些真实的事情、心理真实的感受写到作文中去,使作文内容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学生也更加喜欢写作文。
五、真诚激励,深化学生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对下一次成功产生期待。为此,可以开展作文竞赛、办手抄报、发表学生习作、优秀习作巡回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价作文时,应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要放过一字、一词、一句的肯定机会,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用赏识教育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其兴趣,增强其自信。通过尊重、关心、激励机制,让学生人人都能享受、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潜能的发挥,个性的张扬,人人都能快乐而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写作中去。
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作文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做到了这一点,你也将体会到作文教学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