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问答模式例释

2009-04-23 02:31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炼字首诗答题

赵 华

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对作品的整体理解为前提,切入角度小。命题时往往选择作品中的一两个关键意象或句子切入,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或思想感情等角度考查。二是所选作品文字浅易,多涉及诸如故园情、山水情、离别情、思乡情等人之常情。

尽管在考场上,考生一般都能读懂作品,但失分却很严重。原因之一在于考生对诗歌鉴赏试题的问答模式把握不到位,以致于仅能简单“意会”,而不能做到有效“言传”。为此,本文拟以2008年的高考试题为例,梳理出诗歌鉴赏试题的六种问答模式,以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一、分析“形象”型

知识积累:“意象”、“形象”。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形象。

提问变式:作者塑造的形象有什么寓意?作者笔下的某一意象有何特点,象征了什么样的形象(品质)?作者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某一形象的?

答案构成:诗歌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该形象有什么基本特征;诗人通过该形象抒发什么感情,表达什么态度;或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某一形象。

如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立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的有什么不同?

答: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第一步:点明形象特征)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第二步:进行对比)

二、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作品中有关语句分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提炼出语言的特色。

如: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第一步:点明语言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第二步:指出作者的感情),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第三步:提炼语言特色)

三、分析炼字型

知识积累:炼字多炼动词和形容词,炼字可以炼数词,炼字也可以炼特数词。炼字还可以活用词语。

应答模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提问方式:某一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生动)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某句中的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甲诗中的某个词与乙诗中的某个词,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拳”、“退”(一般为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第一步:放入作品分析,描述景象)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第二步:概括表达效果)

四、分析诗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二个方面,所以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 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撚:持取,捻弄。

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的景象,(第一步:展现诗中画面,概括氛围特点)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第二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分析“表达技巧”型

知识积累:表现手法通常涉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事(物)、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意——象征、联想和想象、虚写和实写、烘托(侧面描写)、衬托、用典含蓄、抑扬、组合、动静、远近、高低等。

表现手法还有跌宕(波澜)、炼字、借古讽今……

修辞手法:赋、比、兴,比喻,比拟,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夸张,借代。

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

提问方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答:比喻。(第一步:点明修辞手法)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第二步:分析表达效果、作者感情)

六、分析“思想感情+内容”型

知识积累:思想情感通常涉及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如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等)、离愁别绪等。

应答分析:解答这类题,第一,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熟悉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背景),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古诗词前面的“序”和诗下的注释,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作品。第二,掌握鉴赏方法:1.论世知人,通解文字。2.投入境界,体物动情。3.以诗为本,分析概括。

如全国卷1(作品见上文):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第一步:概括作品抒发的思想感情)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第二步:以诗为本,逐句分析)。

其他示例:

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答:漂泊的旅思;谪官的愁思;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年华易逝的伤感;宦海浮沉的厌倦。

赵华,山东青岛经贸科技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词汇学和训诂学。

猜你喜欢
炼字首诗答题
《上课没人抢》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真实、大众化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一字一词总关情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