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彦
【案例】
近日,笔者听了我校一位教师上《水》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围绕教学重点,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精读,和文本深入对话。这引起了笔者对精读的深思。
(出示句子:记得那时侯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师:仔细读读这个句子,说说哪些词语让你感到水的珍贵?
生:十公里之外,可以看出路途遥远,说明水来之不易。
师:能让大家感受到吗?
(生重读“十公里之外”。)
生:一个小时,多么漫长的等待,可以看出人很多。
师:走了十公里的路,还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水来得多不容易啊!能让大家感受到时间之长吗?
(生把“一个小时”读得很慢。)
师:再仔细读读,还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水的珍贵?
生:我从“一担”体会到,水太珍贵了,每人只能挑一担。
生:一个“挑”字,说明每一担水都要挑十公里,水来得太难了。
生:“一处很小的泉眼”,说明水流量很小,很珍贵。
生: “一个村子”,说明这处很小的泉眼是全村唯一的水源,那里水太少了。
师:一个“才”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才”体会到了等待的时间之长。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水的珍贵吧!
(生齐读这句话。)
【反思】
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学越来越追求精细化。以上精读片段,和以前出现的烦琐分析如出一辙。教者虽然注意了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但仍然有肢解文本之嫌。笔者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即使是精读,也要精起来。
1.精心设计,选准解读的突破点。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其实,解读文本也未尝不是这样。我们在引领学生精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努力寻找文本解读的支点。让学生借助这个支点,找到解读的突破口,从而去“撬起整个地球”。
部分教师可能认为,精读课文就是带领学生借助文本语言,深入地和文本对话,也就是逐字逐句地品味、咀嚼,不能错过每一个关键词语。像上例,教者在精读重点句子的时候,就是引导学生逐字逐句感受水的珍贵,哪怕一个“才”字也不能漏掉。设计不可谓不精,感受不可谓不深。如果教者能深入研读文本,把重点词语进行整合,选准解读的突破点,不仅提高了精读的效率,而且也把精读引向深刻。其实,上例的句子,教者可以紧紧抓住“十公里”和“一个小时”,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就一定能感受到水的珍贵。笔者在平时进行课前预设时,尝试着从内容的切入点、情感的共鸣点、能力的训练点等方面精心设计,选取精读的突破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精简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
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要想提高精读的效率,教者必须精简教学环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自读感悟。
细细想来,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已经逐步地走向功利化。考什么就教什么。考短文分析,我就抓住重点句子不放,非把它精读到位不可,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生怕漏掉一个地方,影响考试成绩。我不敢说上例一定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但让我们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子。我们在引领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时候,要敢于把时间交给学生。其实,教者只有舍得放,学生才能敢于创。学生本来就是学习的主体,时间本来就应该属于他们。作为教者,只能是参谋,是平等的首席。现在,有些评优课,就把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时间的多少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还是很有道理的。那种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使是精读,也要精简环节,让学生自读感悟。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纱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