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刚 李 玲
哲学曾被誉为“科学之科学”,在古代,哲学又称“玄学”,被人为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初接触哲学的高中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于哲学教材中抽象化、理论化的概念、观点、原理理解不充分,学习起来便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哲学原理单调而枯燥,对哲学课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从而望而却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使其专心、开心地投入课堂,政治教师应该增强课程意识,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贴近社会”原则,精心挖掘各类资源,让课堂洋溢思辩的氛围,充满青春的活力。
一、巧用乡土资源,在乡情中感悟知识
乡土资源是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且与某一地区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历史资源,也可以是现实资源。在哲学教学中引用乡土材料,既可以充实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亲近感,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利用乡土教材,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所在地山东临淄作为古代齐国都城达800余年,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许多资源都可以用来进行哲学教学。
例如,姜太公发展经济的方针:“劝其女工,极技巧”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便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太公初封营丘时,齐地盐碱地多,人烟稀少。太公于是鼓励妇女致力于养蚕抽丝纺织刺绣,极力提倡工艺技巧,又让人运销鱼盐到各国各地区,广通鱼盐之利,结果别国的人和财物流归齐国,像线串那样络绎不绝地来齐,像车辐那样集中于齐。太公根据齐国的实际发展经济的做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齐国宰相晏婴的名句,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淮南、淮北的土壤、气候等因素来分析其中的原因,更能充分地佐证“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这一哲学观点,让学生在乡情中感悟哲理。
二、挖掘人文资源,在诗文中激发思维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古诗文资源尤为丰富。将古诗文资源运用于哲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一直关注对人文思想的渗透。因此,我们可以把古诗词、成语典故、寓言故事、对联等,用于哲学教学中,让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借“文”悟“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分析出其中蕴涵的哲理。
例如,《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路与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这个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包含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可以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宋朝诗人卢梅坡的佳作《雪梅》中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道理;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他对三个阶段读书不同的心得体现了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总之,我国古代诗词往往是文哲相随,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加以挖掘和运用就会为哲学教学寻找到丰富的资源。
三、活用教材资源,在课本中寻找亮点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是师生解读和加工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在哲学教学中对课本资源进行筛选,灵活的运用课本资源。《生活与哲学》课本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名言警句、哲理故事、时事素材等,既有情景导入式的材料,也有探究式的材料,还有总结式的材料。有的框题相关链接、名言、专家点评太多,这就需要我们有取有舍,灵活运用,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并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有的时事素材是滞后于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选择最新的时事新闻去替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联系的普遍性”时,课本运用了2003年10月~11月太阳风暴的例子,这个例子在教材编制时具有典型性,但是现在使用却显得陈旧,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选择有代表性的时事资料进行课堂导入,教学中我们可以用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去替换教材中的事例,使学生觉得有一种“与世界同步、与生活同轨”的时代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既要注意充分挖掘和筛选教材资源,又要及时对时事资源进行更新,才能增强哲学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善用时事资源,在热点中发现问题
《生活与哲学》这门课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哲学与实际生活又是密切联系的,具有生活化的特点。在哲学教学中,选择现实素材作为背景,设置一定的情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如,学习“联系的客观性”时,可以设置全球气候变暖的情景,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学习“人生的真正价值”时,可以呈现“抗震救灾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的情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习“认识能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时,可以用幻灯片再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等。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和利用时事素材,就会大大让哲学课堂充满活力、动力和张力,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五、妙用漫画资源,在趣味中思考哲理
漫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单夸张、幽默诙谐,最外显的功能就是吸引眼球、激发兴趣。在哲学课堂中,让学生欣赏优秀的漫画作品,不仅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创造了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还适应了现代生活环境下的学生“释放学习压力”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放松,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多重目的。
例如,在学习“矛盾概念”时,针对“对立统一的含义”这一疑难知识点,可以利用本框题漫画“你敢烧吗”来组织教学活动突破难点。设计思路是:让学生结合画面人物的位置、动作、表情以及漫画题目展开系列想象,想象烧掉之后的恶果,分析不敢烧的理由,从而形象地理解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再如,在学习“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时,可以将漫画“拉车”进行投影,让学生观察小鸟、小兔、小鱼努力的动作,但是,由于它们三个方向不同,拉车结果不理想,让学生体会到局部必须要服从整体,要具有全局意识。漫画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了严肃的真理,使抽象的哲理形象化、庄重的道理风趣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利用生活资源,在生活中体味哲理
哲学原理比较抽象,适当运用实例分析相当必要。有些教师喜欢选择一些大事来说明问题,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身边小事亦不该忽视,因为这些小事情往往会有大用场。用身边的小事做为素材既符合“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抽象的哲理具体化,又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生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例如,一次笔者到学校附近的补鞋摊上补鞋,这个摊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笔者一边等,一边与补鞋的老年人攀谈。问:“老大爷,最近生意怎么样啊?”他说:“前段时间很好,最近补鞋的较少。”笔者很纳闷,就问是什么原因。大爷说:“现在不是在整修操场吗?操场不能用,学生运动量就会减少,那鞋子损坏得自然就少了。”笔者无意中记住了这件事,后来,在给“事物的普遍联系”作小结时,笔者故弄玄虚地对学生说:“学校大门口那个鞋摊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你们猜猜是什么原因?”有的说“有了竞争对手”,有的说“鞋子质量变好了”,有的说“涨价了”,有的说“大爷偷工减料了”。笔者摆摆手,说:“你们猜的都有道理,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是,真实原因是学校修操场了,大家运动少了,不信的话,下课问大爷去!”顿时,大家笑呵呵地喊道:“下课了,问大爷去!”就这样,这节课的教学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教学中不是缺少课程资源,而是缺少发现资源的眼睛。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在教学中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走进课本、走向社会,关注“国事、家事、大事、小事、身边事”,在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僵化的理论蜕变成鲜活的知识,增强哲学课堂的时代性、生动性、趣味性。惟其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哲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觉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