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贽真人观的现代道德教育价值

2009-04-21 03:09胡学春
理论与现代化 2009年2期
关键词:真人道德教育启示

闾 彬 胡学春

摘要:明中晚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包括李贽在内的尚真派文士对“真人”情有独钟,评价甚高,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联系当前的道德教育要想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作出必要的反思。当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要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以“真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以民主化的模式和方法,有层次性地循序渐进。着力于向“真人化”转变。

关键词:真人;道德教育;道德人格;启示

中图分类号:B82-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09)02-0089-05

明代李贽倡导“绝假纯真”的“童心”,对“假道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鞭挞。中晚明时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从社会背景来说是为了反对当时社会上、官场中所流行的“阳为道学,阴为富贵”的“假道学”。在宋明道学家的高蹈的道德理想主义的氛围中。口头讲的和身体行的相互背离的情形十分普遍,主要表现在言语与行为之间的断裂,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一种人格分裂。而包括李贽在内的尚真派文士对“真人”情有独钟,评价甚高,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那么怎样才能叫做真人呢?从李贽的一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大致有这样几条重要标准:

(一)绝假纯真

李贽的《童心说》是一篇呼唤真人的文字。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李贽认为是否有真情、真心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条件。童心是人的自然本性,是天真活泼、毫无虚伪的赤子之心,保持童心的人即为真人,丧失童心的人即为假人。《童心说》的主旨在于说明“闻见道理”对于“真人”的戕害。“真人”应该有纯真的内在品质。没有受到程朱理学那些大道理的玷污,有真心、真情和童心,是未被异化的自然人性品格,没有受到任何世俗污染。李贽认为童心是个体独具的纯然本心、自然之性,好货好色等人性自然欲求之私是其重要内容。他说:“夫私心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然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认为人皆有私。有童心的真人与假道学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真人敢于坦率地承认私心。并顺应自然之心,而假道学则口是心非,言行分裂,戴上假面具。

(二)人格独立

在李贽的心目中,真人还具有顶天立地的独立人格,他名之日“大人”,说:“大人者,庇人者也;小人者,庇于人者也。凡大人见识力量与众不同者,皆从庇人而生,日充日长,日长日昌。若徒荫于人,则终其身无有见识力量之日矣。”李贽此论基于自己的切身之痛。在李贽一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弃家弃官而投奔到黄安,与耿定理相聚研讨佛学以求人生的大解脱。他寄寓黄安家,与耿定理为友。耿定理去世(万历十二年)以后,他与耿定向的关系变得紧张,万历十四年他所作的《与耿司寇告别》标志着二人的决裂,李贽遣归妻女,自己则移居麻城龙潭湖的芝佛院,开始了他反对假道学的学术生涯。这种寄人篱下的境遇使得李贽对人格独立的需要更加强烈,对独立自由的生活更加向往。与唐代的幕府设立公职岗位不同,明代的幕府都是官员私人延请,幕府文人与主人之间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加之明代的朋党政治比较严重,文人的独立性受到压抑,追求人格的独立,庇人而不庇于人是能否成为真人的重要标准。李贽以自己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完整的真人。

(三)不昧自心

真人不但心地纯真,而且应该敢于讲真话。李贽抨击耿定向乃“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他人谋者。及乎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口是心非,言清行浊”的“假道学”之尤。李贽认为这些大话、假话,“反不如市井小夫,身虑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意者但说生意。力田作者但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令人听之忘厌倦矣。”《道古录》中,他说:“若果有行义之心,又本是重义之人,则虽终日言利,亦是终日行义也。但此等人绝少,多是托名行义,而实藉以为利者。比之专意为利者,尤为可羞之甚;而方自以为得计,则益贱耳。”这并不是说在李贽的心中,利比义重,而是看重内和外、口和心一致之真,如他自己所说:“念佛时但去念佛,欲见慈母时但去见慈母,不必矫情,不必逆性,不必昧心,不必抑志,直心而动,是以为真佛。故念佛亦可,莫太高洁可矣。”

明中后期的社会不是有利于真人成长的社会,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沽名钓誉、口是心非的虚伪现象泛滥,人的真性情丧失,真人稀缺。李贽等尚真派文士把真人丧失的重要原因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矫厉太甚,终成自欺。明代将程朱理学意识形态化,“存天理,灭人欲”等高蹈的道德要求拂逆人的自然本性,实行起来相当地困难,而它恰恰又成为主流话语,这样言与行、言与心之间的分离、对立也就不可避免,“假道学”的虚伪说教大行其道。李贽清楚看出了这种用难以做到的标准自律、律人,必然到处碰壁的自欺欺人的社会问题。李贽认为宋明理学所确认的儒家经典所提出的那些人伦标准,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在《何心隐论》一文中李贽说:“且夫道本人性,学贵平易。绳人以太难,则畔者必重。”他认为高蹈的道德要求是“真人”丧失之重要原因。

2.闾见道理,欺心拂情。李贽在《童心说》中对童心遽然而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闻见道理”是童心丧失的原因。他说:“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他认为即使是圣人之言。也应是有感而发。因病发药,更何况六经、《语》、《孟》已经过懵懂弟子、迂腐门徒的改窜。宋明时期,学者对于经典采取实用主义的臆解,并以此作为规范世人的尺度,这些不切人的心理、生理实际的教条必然拂逆人性,造成言与行的分裂。

当代社会虽然不是中晚明时期那样不利于真人成长的社会,但沽名钓誉、口是心非的虚伪、人的真性情丧失——道德人格的分裂(“假人”)的问题也有所泛滥。

党和国家历来都强调道德教育的作用,但由于受传统社会整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比较注重维护存在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中的整体,维护体现这种整体主义的社会秩序与行为规范。这在一定时期里对社会的稳定和整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在道德教育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道德教育重原则灌输,轻品德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内心产生对道德目标的排斥;道德教育重强制性的知识记忆,强调受

教育者建立完整的道德知识体系,忽视人的情感体验,忽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践行,导致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知识的储存器,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脱节;忽视底线道德建设和普遍价值的探寻,道德教育重抽象的道德原则,轻人格教育,道德教育过多的渗入了政治色彩,而最基本的品德素质的培养却不被重视,所以那些不讲诚信、不知荣辱,甚至不讲公德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屡屡发生也就不足为怪了。我们应当承认:“这种教育模式因其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忽视道德教育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忽视现代社会对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日显苍白,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

道德教育要想走出传统的、自在的模式,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做出必要的反思和转变。当前的道德教育应当在对传统教育反思的基础上,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结合李贽在《童心说》等著作中谈及的真人标准以及真人丧失的原因,以“真人”教育为基础和着重点,以“真人”为本,回归生活,以民主化的模式和方法,有层次性地循序渐进,着力于向“真人化”转变。

应当看到,传统的道德教育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因而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同一性、程序性,培养出的是满足社会需求的统一型人才。道德教育一度曾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政治教育的代名词,学校德育注重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动不动则高呼理想的口号。却惟独忽视了对学生基本品质的培养,强调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压抑了人的主体性。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现象有了较明显的改观,但是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响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道德教育要实现改革和创新,就要以人为本,使道德为人而存在,真正成为人的道德。然而“迄今为止,道德和道德教育中的‘无人化现象依然严重,这既不符合现代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以人为本观念的大趋势,也不符合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体性特征,成为阻碍现代道德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和谐社会要求以人为本,要求培育自主性人格和独创精神。

弗兰克纳认为:“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不要忘记,道德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道德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个过程,是人进入更为美好的生活状态的一种方式,成就更具德性的“真人”是其最终目的。道德教育要把人当作道德主体的“真”的人来培养,塑造“真人”的伦理精神,提升“真人”的道德人格,促进“真人”的德性发展。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应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真人”为目标。

“真人化”的道德教育就意味着要以人为本,意味着学校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在重新审视自我的同时要真正把人、把学生的发展置于道德教育中的核心的、本体性的地位。“真人化”的道德教育首先要注重人格培养,因为人格是为人的基本资格,拥有“真人化”的人格是立人之本。一个人应当懂得自尊、自重、自爱,对善恶、是非、真假等应能作出基本的价值选择,并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自我,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更有人性。另外,在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反对道德灌输,充分突出主体性。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这种倾向,在杜威看来,“实质上是来自上面和外部的灌输。它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趋于成熟的儿童。”显然,强制性的灌输无视道德主体的个性和自由。因而不能有效地促进道德主体的发展,导致人失“真”,导致“假人”的出现。道德教育不能以单一不变的教育模式和道德体系来匡设不同的道德主体,应当承认一切道德价值体系都是在吐故纳新中求得发展的,道德主体的道德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的过程,要鼓励和引导道德主体主动对既有的道德体系质疑和批评,促进和发展他们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往往用理想主义的目光来看待道德教育的一切,认为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理想的境地。理想化的道德教育往往无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年龄特征,从而使道德教育脱离学生自身的生活,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空想。从道德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道德领域是在生活早期,通过儿童与其他人交往中普遍而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经验而构建起来的。”陶行知先生也讲:“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所以道德在本质上源于人与人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活动,道德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它引导人追求幸福和善,而这种追求过程正是人的生命充实和展现过程。可见,道德与生活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使道德教育实现“生活化”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也正因如此,“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道德教育要实现“生活化”首先强调道德教育要源于生活,直面现实生活。生活是伦理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道德教育的现实基础,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道德教育要深深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之中,其教育理论要深刻反映我国现代化的现实要求,针对人生的普遍问题和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需要,教人以解决人类精神困惑的智慧和技能,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与超越。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精神生活,引导个体理解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引导个体视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为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使个体在生活中有道德,在道德中更好地生活。当然,道德教育实现“生活化”的关键不仅在于道德教育源于生活,更在于道德教育要归于生活,也就是说道德教育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人生活,要培养道德主体的实践意识和能力,通过道德实践促使道德主体不断感受和领悟道德知识、价值观念,进而建构和重组意义体系。事实上,“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给个人做出道德决定的具体经验和道德推理技能的实践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否则,道德教育只剩下空洞的说教和苍白的概念。道德教育归于生活,就是要回到“生活”,就是要教人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生活,从为人处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个人修养,在生活实践中体悟人生、经验人生,实现情感体验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统一。

当前道德建设中还要注意实现道德的规范性与理想性的统一,这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它体现了道德建设的层次性。道德建设固然要以高尚的道德理想、崇高的价值目标激励和引导人们的道德生活,这是道德建设的最高层次。道德理想赋予人神圣感,引导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超越自我,超越现实,成为一个自律的超功利的高尚的道德主体。但是,崇高

的道德理想只有落实于现实的道德规范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基本的道德规范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是道德理想得以实现的起点。一个连基本的道德规范都不能遵行的民族又何谈崇高的道德理想。所以,目前最为迫切的是社会生活各领域切实执行具体的道德规范,有效发挥具体道德规范的规范、调节作用。促成社会生活的和谐。

因此,道德建设要根据社会成员实际的道德水平,在社会成员接受和履行具体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提倡和宣传道德理想,以高尚、先进的范例感染社会成员反思和认可道德理想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把道德理想具体地渗透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全部行为的具体动机,才可能真正实现道德理想。如果道德理想没有现实的根基,与实际的道德状况相比显得过于美化,有时甚至与实际的道德状况背道而驰,那么这种道德理想或许就只能成为一种不存在的假想,就会失去人们对它的向往和追求。

道德建设要实现规范道德与理想道德的统一,就是说要具有层次性。与之相应的,当前的道德教育也要体现出这种层次性,要把握不同的对象和要求,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即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递升到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教育,最后递升到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教育。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个递进的层次在依次增高的年龄阶段往往没能得以体现,造成道德教育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层次性不明确,把道德教育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当成了开端,这实质上是人为地改变品德形成的次序,企图抛开基础建设而搭建—个楼阁,显然是不可能的。

道德教育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儿童和少年的思想和情趣都较为“真”,此时结合他们的日常生活对他们进行社会公德和文明礼仪的训练,是很适宜的,能打下一个良好的道德基础。在此基础上,依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再进一步地展开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中只有具备了牢固的基础才有不断提升道德水平的可能。那种培养所谓毫无瑕疵的人格的“圣人”,而不顾及这种人格的实现是否可能和必要的道德教育,向学生传授的大多是一些美丽但空洞且华而不实的大道理,这些大道理往往脱离现实的生活基础、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仅难以理解,而且很难落实到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去。所以在道德教育中要以“真人”教育为基础和着重点,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全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简单地说,“真人化”的道德教育就是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反对强迫命令式的道德教育模式,以对话、关心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以培养他们对道德的批判和选择能力、促进和完善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为目的,真正把青少年学生作为确实的道德主体,使青少年在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实践道德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去假存真,成为“真人”。以人为本,“真人化”是目前道德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要求,是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必然抉择。

责任编辑王之刚

猜你喜欢
真人道德教育启示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真人秀F2
变色龙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
发明速递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