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教育部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近日,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在《彻底整顿高等教育十意见书》中呼吁对高等教育进行一次彻底整顿。
刘道玉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近年取得的长足进步。他说,中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了进步,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也有改善。但是,片面追求高速度,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泡沫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素质严重下滑,教育产业化或变相产业化越演越烈,大学中的铺张浪费严重、债务累累,官本位越来越严重……
一、废除自学考试制度。自学考试1981年开始试点,1983年全面推广。三十年来,累计4800万人参考,850万人获得大专以上的文凭。在当时大学入学率很低的情况下,自学考试满足了很多人求学的愿望,其中不乏有真正的成才者。
但现在,全国平均大学入学率已超过23%,不少省市已达到高教普及阶段,广东省2009年将达到78%。有鉴于此,高等自学考试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应取消这种制度。原因:一是自2006年开始,自学考试者连年减少,逐渐出现了萎缩现象。二是自学考试仍然沿袭了普通学历教育,助长了唯学历论,除具有学历统计的意义外,并不能达到真正提高人们技术和能力的目的,而且造成了某些文凭泛滥。三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舞弊现象严重,文凭水分很大。取消自学考试制度,是整肃高等教育学风的需要,是严格大学文凭标准、净化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取消不合格的在职研究生学位。西方国家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大约30%,而我国基本上是零淘汰率,官员和老板考博是一路绿灯。他们用不菲的学费买博士帽,而大学以卖学位换取资源,是典型的权钱交易。
鉴于“干部硕士班、老板硕士班在一些高校中存在”,在职研究生太滥,必须大力进行整顿。凡是没有参加统一的严格入学考试、没有全程上课和通过全部必修课程考试、没有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论文、没有经过正规的论文答辩者,应一律取消已授予的博士或硕士学位。对严重造假者,应追究法律责任。同时,除了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外,一律不准再从社会上招收在职研究生。
许多大学和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把博士学位当作一种荣誉和身份,当作升官或求职的砝码。现在,研究生教育已经变味,以致出现了烹饪博士。目前,我国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有365所,而拥有世界最好和最多研究型大学的美国,只有253所。
三、砍掉一半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截至去年,全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全国博士人数继续上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中央和各省市的党校等,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
不少大学的博士学位授予点,是用搞运动的方法,靠公关和打攻坚战,用高薪挖院士而获得的。有的甚至请省市的领导出面公关。一旦获得了博士点零的突破,就大肆宣传,开庆祝大会,奖励有关人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由于采取了这些不正当手段,某些新建的城市大学也有了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学位点几乎覆盖了大学的所有专业。因此,必须对我国大学学位授予点进行整顿,中央和各省市的党校、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所和工业部门的应用研究所,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要严格整顿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至少应砍掉二分之一大学的博士授予资格,并且要保持长期的稳定,不允许普通大学乱串位,也绝不允许任何大学再搞所谓博士点零的突破攻坚战。
四、大学必须与所谓“独立学院”脱离关系。截至2008年5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6所,分布在全国30个省份。
其实,无论是叫二级学院或是独立学院都名不副实,说它是二级学院,又不隶属于大学,说它是独立的吧,又受制于母体大学。说白了,它们的产生是利益均沾的结果,是不伦不类的怪胎,而绝非像教育部负责人所说的“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私人投资者想利用重点大学的牌子招揽学生赚钱,大学靠出卖大学的牌子换取“坐地分赃”的利益。
重点大学决不能做这种降格以求的事,必须尽快与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学院”脱离关系。
五、让成人教育回归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必须进行整顿或调整。具体做法是,把现在大学中的成人教育学院与大学脱钩,通过调整和合并,按地区或省市建立若干所独立的成人职业学院或成人继续教育学院。这类学院不能担负普通大学学历教育,只能进行职业或职业更新再培训的教育。这绝非普通大学的教师所能胜任,设置职业性的专业,要由具有真正职业专长的内行担任教师,真正体现职业教育或继续教育的特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因种种原因没有获得学历文凭的在职成年人,期望通过成人教育“再充电”,成人教育一度风光无限。普通高校还没有扩招时,其他的办学形式发展势头一般,湖北每年全省参加成人高考的人数都有十几万人。从1999年开始,由于普通高校扩招等原因,成人高考报名人数出现下滑,2007年、2008年则直接出现了“报的比招的少”的尴尬局面。
同时,成人教育也一度出现“普高化”的倾向,频频招收高考落选的高中生,失去了成人教育的本质。
六、停止大学办分校。自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大学又办起了跨地区的分校,有的甚至从东北办到了东南沿海。更有甚者,连北京的某名牌大学的附属中学,也在全国各地办起了多所分校。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对分校所在地,是拉大旗作虎皮;对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例如,珠海市与某大学签订了一个协议,提供五千多亩土地无偿地给该校使用,大学就可以利用这些土地招生赚钱。如某一本重点院校,在一个县级市设立有分校。高考招生时,该重点高校在本部的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一本控制线高出数十分,但其分校的录取分数线虽然要求至少要进一本控制线,但却存在较大“弹性空间”,即有些考生达不到重点高校的录取线,但可以通过高学费的形式进行招录,有的甚至能降批次录取。但因毕业时,学生的毕业证仍然盖的是一本重点院校的公章,导致高学费进分校的市场还比较大。如此一来,高校就可以通过在外地设立分校招生赚钱。从现有的分校来看,其学费往往要高出本部学费3-4倍,如有的分校一年学费达到1.5-2万元左右。这种做法就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一定要制止。
七、整顿大学的科技开发园
和研究院。重点大学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在大学里研究,在周边孵化,在科技园转化为产业,试办一个科技开发园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多,多则必滥。有些大学把建科技园当作圈地的手段,居然能办三个、五个科技园。如果不是做秀,就是有意浮夸,浪费国家资源是犯罪行为。
有的大学到处建立研究院。研究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但现在一些高校研究院依托校友会挂个牌子,靠培训和卖文凭赚钱。不仅玷污了研究院的名声,而且助长某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八、实行教授定编制。现在坊间流传许多贬斥教授的笑话。“菜教授”、“水博导”,甚至一元钱买几个教授的戏言。大学中教授职称评定严重失范,致使不少教授名实不符。以前大学教授多是博学多识的学者,受人尊重。可现在大多数教授,学历不全,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低下,丧失了魅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追求表面学历、学位、头衔,不下真功夫做学问。二是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看谁的教授多、博导多。那些拥有教授和博导资格评审权的重点大学,更显得浮躁和浮夸,没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是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办严格评审的,须在全国范围内由7位同行业权威人士民主评议,1993年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位导师评审权下放,先是一些已经有博士点的重点大学拥有自行审批权,随后连一般大学也能自行审批了。据估算,仅武汉地区高校博导目前超过4000人。
九、砍掉2/3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近年来,几乎每个重点大学都发生过教授剽窃、抄袭事件,其中有校长、院士、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等。多数大学做出了严肃的处理,但也有的大学不了了之,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态度。有个别的大学,明明存在教授剽窃问题,不仅不处理,反而借助媒体吹嘘“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质量不高的论文为何能频繁上学报?因为在高校里,如果要评职称,论文是一道硬杠杠,即使体育老师和医生都一样。
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论文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导致评价一名学者只看论文数量而不是真正考察其学术水准。“这种考评体系的实质是将学术研究异化成为一种获得功利的手段。”
十、严查大学财务支出。我国大学2500亿的债务是怎样造成的?不客气地说,就是由贪大求全、追赶时髦和大建楼堂馆所造成,铺张浪费也是重要原因,只是大学当局不愿承认。一些大学,建五星宾馆、豪华校门、观光电梯等,被媒体逐一曝光。原有的楼房可以使用,也要建新的,一些系科本可以共用一栋楼房,非要单独建大楼,地下停车场、娱乐设施还一应俱全。不仅副部级的书记、校长配专车,而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也配了专车,甚至连已退休的副部级的书记、校长仍然配专车,一些部处长明不配暗配,公车私用是普遍的现象。虽然办公条件大上档次,可是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却大大地下降了。
“花钱如流水,是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问题。”
人物介绍:刘道玉著名教育家。1977年任国家教委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对恢复高考起了推动作用。1981年至1988年任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校长任内,率先推行学分制、插班生制、导师制、取消辅导员等,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其改革举措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罗万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