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波
内容摘要:中世纪是一个宗教信仰时代。艺术、科学和所有思想行为,都按照来世进行表达和解释。艺术被作为宣扬宗教教义的手段和途径,艺术教育服务于宗教信仰。早期僧侣学校中的手工艺劳动、修道院“七艺”课程中的音乐教育、手工业作坊中的艺术教育是中世纪艺术教育的三种基本形式,总体上着重发展与宗教活动相关的艺术技巧、素养。
关 键 词:中世纪 艺术教育 宗教
从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结束、古典文明衰落,到14世纪古典文化复兴,这一“人文主义的爱好从遮蔽到彰显的过渡时代”,作为从罗马的黄金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中间时代”,被称为“Middle Ages”——中世纪。中世纪是一个宗教信仰时代,人们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上帝的智慧与完满性,恰当地表现在全部被造事物的秩序中。①“艺术、科学和所有思想行为,皆起源于相同的世界宗教概念,其中一切事物的意义都是按照来世进行表达和解释的。”②因此,中世纪文化以信仰为目的和核心,不仅运用理性论证信仰,而且将艺术作为宣扬宗教教义的手段和途径,利用艺术引导人们信仰上帝。艺术教育服务于宗教信仰。从当时相关教育实践中,可以获知艺术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中世纪艺术教育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早期僧侣学校中的手工艺劳动,修道院“七艺”课程中的音乐教育,手工业作坊中的艺术教育。
第一,就早期僧侣学校中的手工艺劳动而言,如阿瑟·艾夫兰在《西方艺术教育史》中所作的分析,早期僧侣学校教育宗旨与僧侣生活的宗旨一致——拯救灵魂。“懒惰是灵魂的最大敌人。因此僧侣应该总是非常忙碌的,或是从事体力劳动,或是阅读圣经”, 僧侣们大约每天7小时用于体力劳动,2小时用于阅读圣经文献,大多都成了木材、皮革、贵重金属和玻璃器皿等方面的能工巧匠。女修道院对体力劳动有着类似的要求,她们所从事的手工艺劳动包括宗教服饰用品的编织和祭坛布饰的刺绣。显然,相关的教育内容是为宗教信仰、宗教活动服务的,正如学习唱歌是为了参加日常祈祷活动,本尼迪克特法规定:“如果修道院内有艺术家,必须让他们绝对恭谦地施展他们的技艺,并按院长的旨意行事。其中无论什么人若是因其技艺而自傲,以为他似乎为修道院增添了某些东西,那么就请他离开,别再干了。”③
第二,“七艺”是中世纪教育的基础内容。“七艺”由“三科”和“四科”组成。“三科”包括文法、修辞和逻辑,“四科”包括代数、几何、天文和音乐。与艺术相关的教育内容是“文法”和“音乐”。“文法” 是第一门正式的课程, 学生在这一课程中要阅读《伊索寓言》片段和名为《伽图语录》(Didtichsof Cato)的道德格言、拉丁语诗歌,还要唱诗等。“音乐”主要是学习希腊的音乐理论。文法和音乐教育为宗教阅读和唱诗服务。公元789年颁布的一项法令即要求:“每一个主教辖区和每一所修道院, 应该教授圣诗篇、乐谱、唱诗、年度与季节的计算和文法, 使用的所有课本都必须仔细审订。”④随着欧洲城市的发展, 大学在城市中兴起,学校的课程不止是“七艺”,还有神学、法学、医学等学科,但“七艺”仍为基础教育内容。
第三,中世纪盛期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新的职业阶层出现。以往的建筑家、雕塑家、画家、金银匠不再是寺院里的修道士,而成为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同一职业的手工艺人组织起了职业行会,各类工匠的职业行会形成。手工业行会的“作坊”,成为“从事手工艺劳动和绘画相结合以及艺徒们接受技艺训练的主要机构和场所,它一直存在并被沿用到了文艺复兴中后期”。⑤行会作坊中进行的美术教育成为中世纪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坊”中实行师徒教育模式。学徒拜师学艺,主要是为了掌握谋生的技术。作坊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精湛技艺的工匠艺人,确保精湛技艺的传承。作坊中各类艺术的学习主要为手工生产服务。作坊中的艺术教育有极强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将艺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其目标在于确保精湛技艺的传承。
无论是僧侣学校、修道院中的艺术教育,还是手工业作坊中的技艺传承,从总体上看,其中体现的思想在于,艺术教育以服务宗教信仰为目的。因此在内容上,着重发展与宗教活动相关的艺术技巧、素养,重视发展与书籍制作相关的手工艺,因而“许多不同行业的工匠都与书籍制作有关。首先是用黑体字抄写经文的抄写员。其次是画工,他不仅是一个熟练的手艺人,同时还必须懂得如何配置金箔黏着剂以及怎样敷设金箔并使之发亮。接着是书籍装订工。起初,彩饰只用于大写字母,选择红色是为了活跃字面。这种红颜色以朱红色著称,因而使用它的艺术家便被称作微型画家”。⑥
正如在具体的艺术观念上,中世纪艺术的目的是追求艺术中抽象的精神层面的表现,明确传达出基督教教义的精神要旨。中世纪的艺术家更关注精神的表现,把美的标准建立在形式的基础上,以期更好地把基督教的教义转换成可以目睹的形状,传达超自然的观念,达到教育和帮助记忆的目的。美术史因此评论指出,“中世纪艺术从君士坦丁大帝开始,成为基督教堂而皇之地向大众传递信息、教义的工具”,“中世纪艺术在风格上与古希腊罗马艺术具有极大的差异,往往趋于装饰性、抒情性、象征性以及观念化的表达,本质上远离了现实生活,而且并不注重写实性的技法,如透视、比例、质感、量感等原则,而是采取变形、抽象和超脱时空等的手法。”⑦
正是在对思想与实践参照、联系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关于中世纪艺术教育思想的了解和把握。
注释:
①(美)弗罗斯特著. 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第137,151页.
②③⑥(美)阿瑟·艾夫兰. 邢莉,常宁生译.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第27页、第28—29页、第29页.
④D. Knowles. Evolution of Medieval Thought [M].New York,1962.第162页.转引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⑤赵婧.再识“作坊”美术教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教育机构.艺术教育,2006(11).
⑦丁宁.西方美术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73—74页.
作者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