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教学法课程中的素质教育浅探

2009-04-15 08:10任继红
艺术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观念美术素质教育

任继红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和开放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教育领域各方面的综合改革,也涉及到教育思想意识等观念的转变。正因如此,加强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职业能力训练、提高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等的认识,是确保教育实习质量和培养合格美术教师的重要基础之一。

关 键 词:素质教育 角色反思 教学方法 学科特点

美术教学法,是高师美术教育教学实习前,对中小学美术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系列问题的研究,它在于探索和总结美术课程教学理念、教学规律等,并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来更好地指导师范类学生进行中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并对培养和训练学生能独立从事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强调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对传统教育制度是个较大的挑战,如何使美术师范类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改革、掌握教改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等等,都是美术教学法课程的教学中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美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美术教育改革思想指导的新型教材中,无不显示着编写者的教学构想及对不同课题的精心设计,对同一课题的创造和发挥拓展了很大的空间,能充分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各方面能力。那么如何把握教学中的教育理念,从中体现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和认识:1.基础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第一,要从受教育者的客观条件出发,注重对他们进行审美注意和视觉感受方面的基础训练。第二,面要宽。重在扩展学生美术文化知识视野,培养与丰富他们的感知力及其审美情趣等。第三,要求要适当,实施这种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要定在大多数学生都能适应的“难易适中”程度。第四,训练要实,要真正开阔他们的美术视野,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内动力”。第五,方法要科学,一要注意发挥好诸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范围等的纵横连接作用以形成其总体效应;二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核心作用以形成其核心总体效应;三要注重发挥好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以形成其有序的、特有的美育效应。2.主体性与适应性的统一。是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及相互间的合作与配合。教师的主体是向学生进行美术文化与审美修养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主体在认识(接受)与提高自身的美术文化与审美素养上。充分发挥好师生的主体性作用,能有力地促进与完善教与学的相适应方面及减少不相适应的因素和干扰。3.因材施教与以点带面的统一。以因材施教为起点,通过有序的教与学活动,最终落实到以点带面上。4.要有一定的教育评估活动与体系。没有评估就无法客观、公正地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评估活动与体系是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

二、“教师”角色观念的反思

在教学法课程中,试教者是由学生向教师的身份转换,教师在人们心中一直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备课和试教中,特别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被动传授,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转变教师角色、教学观念,是贯穿“美术教学法”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基础。首先,要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促进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采用各种激励的手段,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其次,由教材的执行者要转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按照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去教,成为机械的执行者,新课标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也随着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的发展,可依据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选择来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充分挖掘教材的深度和拓展教材的广度,构建课堂与社会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再次,教师还要由课程知识体系的教育教学者转为教育研究和新知识的创造者。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研究内容主要为:素质教育观念的学习,为教育实践和研究寻找理论依据;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在教学中根据需要不断地创造性运用教材。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拘泥于课本,应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大胆探索。总之,只有正确认识教师角色的转换和观念的更新,才能更好地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学。

三、钻研教学方法、突出学科特点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由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行为。好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与思想交流,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的境界。那么,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吃透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任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与认知心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全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于本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这也是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基础。

美术教育以其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传授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所以,要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穿到美术教育工作过程中,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能训练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从备课、上课、辅导到作业批改、课外美术活动及教学总结,都应注意其审美知识的传授,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和引导他们去感悟美、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和向上的求知态度。

此外,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文化底蕴的修养,树立教书育人的良好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品质,培养崇高的敬业精神,从而为教育实习及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少淳主编.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美术系

(责任编辑:鞠向玲)

猜你喜欢
观念美术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美术篇
钓鱼的观念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也谈素质教育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