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明泊
2008年7月,新疆番茄酱大包装出口价格已突破1000美元/吨,最高达到1300美元/吨,同比上涨超过30%,而去年的平均价格为650美元/吨。2008年5月9日,由浙江华隆食品有限公司投资的新疆森王果业有限公司,在新疆和田的于田县开工建设了一条日处理能力6000吨的番茄生产线。这只是今年疆内投资建设的20多条番茄酱生产线之一。内地资金进入新疆番茄酱产业的同时,新疆本地企业也纷纷争上生产线。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加工企业进驻。尽管许多国际番茄酱采购商都表示,新疆完全有条件成为世界番茄加工中心,但企业向高利润行业集中发展的惊人速度仍然让国外同行感到担忧,红色产业危机依然存在。
新疆番茄产业发展优势
众所周知,新疆有着种植番茄得天独厚的优势:温差大、日照长、降雨量少。新疆番茄产业进入到从粗加工到精细化深加工,再上升到一个高附加值的高度,番茄业更是成为地域经济和众目睽睽关注的红色龙头产业。
新疆从1984年开始大规模种植工业番茄至今已经23年,最高年份2003年全疆种植番茄100万亩。新疆生产的番茄酱番茄红素高,黏度高、固型物高、霉菌 低,是其它省份所没有的,番茄酱已成为新疆出口创汇第一大产品。
新疆“番茄产业”不断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问世,并成功推向市场。新疆的天业公司积极走高科技发展“红色番茄”产业之路,率先推广膜下滴灌技术。并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石河子农垦科学院合作共同研究非转基因番茄品种培育,与美国亨氏合作研究新品种的试验与推广,建立了番茄种植生物肥料膜下滴灌技术研究,保证了优质的番茄原料供应,实现了绿色食品的加工和生产。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根据自身资源情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启动红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番茄加工业。为此,新疆形成了以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屯河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上市公司为主体番茄酱加工出口企业群,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产品占欧洲市场份额的70%,继美国、意大利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
新疆生命红科技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出以番茄粉和番茄浓缩清汁为代表的番茄酱、番茄沙司、番茄丁、番茄粉等10余种番茄系列高科技产品,大大提升了番茄的附加值。其中番茄粉和浓缩清汁都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九十年代末到2003年之前,新疆每年有10万农民为新疆屯河提供300万吨番茄、甜菜、杏子等农产品,曾一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番茄加工企业,年产规模达24万吨,产量居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二,资产拥有10多亿元。
后来新中基实业的番茄产业已经远远超出了屯河的生产和出口能力,中基公司以番茄种植加工为主,开发番茄后续产品为辅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积极扩大兵团红色产业发展规模,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2002年中基番茄进行了整合、技改,已拥有世界先进的生产线16条,年生产能力达18万吨,成为全国大型番茄加工企业之一。新疆中基公司于2003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番茄制品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企业。截止今年,中基番茄制品年生产设计能力将会达到40万吨。
新疆番茄发展瓶颈因素——番茄加工能力与原料供给能力不匹配
目前,新疆注册的大小番茄酱加工企业已有50多家,新疆三大主营番茄制品的上市集团中粮新疆屯河公司、中基集团公司和石河子天业集团的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其它中小企业产量不足10%。作为中国最大的番茄酱生产企业,中粮屯河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今年再在乌苏、额敏、拜城、昌吉等地上10余条新的番茄酱生产线,新建生产线的产能可达每日9000吨,有望占据新疆番茄酱出口市场的半壁江山。此外,新疆的冠农果业、丁丁食品等企业今年都有开建番茄酱生产线的计划。而且还不断有新的加工企业进驻。
加工能力激增,后果之一就是番茄加工企业普遍“吃不饱”,使番茄原料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国家统计局昌吉调查队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昌吉州13家番茄加工企业日加工番茄能力迅速扩张到2.1万吨,同比增加0.53万吨。而今年昌吉州番茄种植面积达到34.84万亩,预计总产达到156.4万吨,按照日加工能力2.1万吨、生产周期65天计算,全州13家番茄加工企业原料需求约136.5万吨,扣除周边番茄加工企业抢料造成原料损失,在理论上刚好达到供求均衡。实际上,多家企业的负责人都无奈地表示:“今年根本无法完成收购计划。”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番茄加工企业由2000年的8家,发展到现在的34家,仅番茄主产地焉耆盆地就有近20家,工厂过于集中和密集,有的厂家之间仅隔几公里,而且目前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由于种植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目前的原料仅能使全部的生产设备平均发挥不到50%的生产能力。
由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激增,一进入生产季节,原料供应便出现紧张局面,价格大战硝烟四起,各企业大有“得原料者得天下”的势头。为了保证原料供应,今年各个番茄酱生产企业早就与农户接触,签订收购合同。不少企业四处奔走,筹集收购原料的足额资金。各公司纷纷提价,争夺原料,事实上,新疆番茄酱产业虽经过新一轮整合,出现了屯河、中基和天业三个在国际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企业集团,但天山南北的50多家番茄加工企业仍未完全摆脱无序竞争的局面,目前新疆番茄原料只能满足现有加工量的一半。尽管许多国际番茄酱采购商都表示,中国新疆完全有条件成为世界番茄加工中心,但番茄加工企业发展的惊人速度仍然让国内外同行感到担忧。
促进新疆番茄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新疆红色产业发展应通过龙头企业,采取“以资本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统一管理,协调运营,树立品牌,走向国际”的基本思路,以“原料基地化、加工群体化、生产规模化、市场网络化、科研系统化”的模式发展,彻底根除原料供应中存在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
1、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政府应当强化宏观的产业调控,给予番茄业较大的扶持和保护,予以补贴、适当提高番茄收购价格,实施保护价收购等,并且出台保护措施,有效揭制对番茄原料价格投机现象,使原料供应的番茄种植农户不会感觉到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这样起伏不均的情形出现。
2、调整区域布局,继续保持番茄产业固有的优势
做好种植面积规划,加紧培育番茄原料基地,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解决企业之间的原料之争;要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单产,解决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太集中的问题,提前化解工厂与农户之间的矛盾
3、继续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发展番茄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而现在的新疆中基、屯河和天业番茄制品企业应该得到力度较大的扶持,同时,也应该逐步打破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实施多元化番茄制品企业的发展,鼓励更多有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参与到番茄制品的高科技加工的行列中来。通过横向兼并提高蕃茄企业的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再通过纵向兼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上下游工序,实现多元化经营,分散番茄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制度的创新,必然带来经营机制的转变,从而为企业更好吸收先进技术提供了动力,使得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