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玲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处理教材、传授知识、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效果的方法与技巧。相同的教学内容、同一教学对象,不同的人执教,表现手法、处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学艺术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良好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流畅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感情内涵、标准的普通话、漂亮的板书。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通常体现在:教学设计新颖别致,构思巧妙;分析讲解通俗易懂,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幽默风趣,内涵丰富;启发引导深入浅出,启迪思维;板书设计精炼周密,有条不紊。教师提高素质,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学政治,提高思想素质与认识水平;学技术,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学职业道德规范,建立高尚的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使各种良好的素质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积极地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各种能力。
二、从严训练,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教学艺术水平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课堂驾驭、语言表达等方面,可以通过严格训练得到提高。
1.教学设计体现艺术性。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应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教师在设计之前,必须钻研课标,深究教材,明确目标,把握重点,剖析难点,选准方法,总体构思,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制教案,力求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化,重点知识着重化,难点处理简单化,教学设计层次化,归纳总结系统化,作业练习典型化。设计教案,重在抓住如下环节:引入新课要具有诱导性,传授新知要有启发性,设疑置难要有梯度、重点突出,突破难点要有点拨性,归纳总结要有主体性,作业设置要有代表性,使学生在疑惑中思,在动情处体会,在精彩处揣摩,在重难处感悟。
2.驾驭课堂贯穿艺术性。学生的思维是动向的、发展的、多角度的,与课前的教学期望、教案设计可能会有一些甚至很大的差异,有些问题甚至是教师始料不及的。如何有效地驾驭课堂,要求教师做到:强化教学目标意识,使自己的教学不偏离预期的目标;强化预测意识,尽可能缩小预测与实际的偏差;强化主导意识,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具有一定的向心作用;强化主体意识,使学生的错误思维在探究中自省自悟;强化权威意识,准确指出学生对的理由、错的根源;强化情感意识,发挥理解功能,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强化语言意识,使课堂讲授具有吸引作用;强化反馈意识,扬长补短,优化课堂教学。力求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难点,激发动情点,捕捉闪光点,启迪醒悟点,鼓励创新点,点拨关键点,澄清易混点,强化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3.语言表达表现艺术性。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启发性和生动性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简练。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教师要注意避免“啊”、“对不对”等口头语,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语言匮乏,影响教学效果。二是启发性。启发性教学作为教学的手段之一,它主要通过教学语言实现,所以,教学语言的生动含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循循善诱,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像和思考空间。三是生动性。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有美的语感和直观性。生动的语言会把学生紧紧吸引住,从而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守语法规范,较好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教学语言形象化,增强其艺术性和感染力。为此,教师平时要注重语言基本功能、语言技巧的训练,力求使自己的语言准确明晰、简洁凝练、形象生动。
总之,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艺术,而教学艺术又源于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和艰苦训练,这是每位教师应始终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