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健 赵 磊
“无话可说”是学生习作时的通病。要让学生喜欢习作,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张扬个性的、乐于创造的和谐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写作的心态,爱说爱写,想说想写,争说争写。这样,习作教学才能“拨开云雾见日月”。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呢?我认为要根据他们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努力挖掘教学中的各种快乐因素,创设多种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把写话训练有机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动笔的好习惯。如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有意对学生进行写话的早期渗透。学习声母“q”时,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气球坐“汽车”的竞赛游戏,当比赛进入高潮时,我借机引导学生,鼓励他们进行说话比赛,看谁用“q”说的句子多。好胜的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尽情表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为日后写话奠定了基础。
二、文章要真,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平时与同学的交谈中,我告诉学生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诉真情,虚假的东西千万不能有。在我看来,小学生的品德、性格处于可塑时期,所以要求学生做人一定要“真”,要“实”。写作文和做人是一个道理,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会因为没什么可写就瞎编乱造,致使文章假话连篇,读起来枯燥乏味,毫无生气。如有的学生根本没去过上海对却写出了一篇观赏东方明珠的作文来,内容是从相关资料中模仿而来。我对他说:“模仿是可以的,但是明明没有去过的地方却煞有介事地写出来,这样可不太好,希望你以后多留心观察身边的建筑,并不是写著名的建筑才算好的作文,许多你身边的景物也有它的独特魅力。写作文,最重要的是写出真实感受。”
三、放飞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淡化文本训练,鼓励学生从自由表达人手,激发灵感,鼓励学生创造性想像,才能有个性化的习作。如在三年级“写人”的开篇习作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练说”环节,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观察,然后口头介绍在场的某一位同学或老师,但不能说出他(她)的名字,大家一起猜猜是谁,看看哪位同学介绍得最好。说得最形象。这种游戏活动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练说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轻松、活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下一步习作打下基础。
四、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所涉及到的知识包罗万象。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巧妙地把音乐、美术等学科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多学科中提炼作文的素材,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如在上习作课《春天》时,我首先联系美术教师,让她在美术布置给学生每人画一张春天的图景的作业,然后让学生回家准备,看着自己画的春天的图片进行说话练习。第二天语文课上进行“说春天”的训练,然后再让他们写下来。我逐一批改。最后发给每位学生一张大大的作品纸,让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品纸上,再配上美丽的春天的图画。学生在享受绘画乐趣的同时。也享受了习作的快乐。又如在教学《看望生病的同学》时,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表演。一名同学扮演患病的同学。其他学生扮演探望者。表演时,探望者把此行的目的和要慰问的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然后再写在习作里。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表演,既愉悦了身心又达到了写话要求,轻松愉快地写出了一篇充满真挚感情的习作。
实践表明,兴趣是学生写好习作的内驱力。只有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习作训练,不断感悟写作带给他们的快乐,能使他们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最终写出一篇篇感情真挚、富有情趣的习作来。
责任编辑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