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文化力塑造

2009-04-13 06:58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甘 霖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力在当代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核心竞争力。正如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所言,控制人类共同命运努力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具有极端重要意义的哲学和文化层面,正是它形成了指导政治行为的重要观念和影响。

目前关于文化力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还不是十分明确,一直存在争议。争论的核心就是“文化”究竟是什么“力”,或者具有什么“力量”。

笔者认为。文化力是指综合国力中的文化、精神力量,它是与综合国力中的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等相对而言的。其核心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文化力作为综合国力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由国民素质、科技教育、意识形态、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多种要素构成。各要素有其独特的作用并相互制约,构成文化力的整体力量。因此,“文化力”是一个物质力和精神力结合而成的显示出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变动性、隐含性和外显性等复杂特征的综合概念。

一、文化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文化力是凝聚整个国家中不同民族和各种团体的融合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精神文化特别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的民族精神,虽然主要表现为观念形态的东西,但它却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整体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成为人们生来就耳濡目染的精神家园,通过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产生长期的熏陶和同化作用,培养起一代代人对本民族、本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和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从而,文化力成为凝聚和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巨大精神力量。

(2)先进的文化理念是引导和激发人民为实现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先进的思想理论一经形成,就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指明前进的方向,据此制定出正确的社会发展目标、科学的行动方案和合理的制度设计,能够使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地进行。通过文化传播媒介的广泛宣传、动员,使先进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能够鼓舞和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3)科技文化作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推动力”。科技创新和进步,对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人们的主观世界,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更新,实现着人的现代化。

(4)文化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其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日益显著。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状况,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而且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的创造性劳动。是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国民的整体素质。

(5)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和巨大力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闲暇时间在不断增加。这样,人们除享受休闲外,旅游、娱乐、接受教育、获取知识、艺术欣赏和创作等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并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当代社会采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组织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服务,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由此,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便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也日益走向开放化和国际化,各国间对世界文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只有通过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运作,才能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并渗透到千百万人的生活中去。因此,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实现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提升我国文化力的竞争优势

在构建和提升我国文化力的竞争优势方面应注意做到四个“始终坚持”:

(1)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大力提升物化文化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力塑造,就要为最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这要求我们首先必须立足国内,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增加公共投入。大力加强文化事业发展。要重点扶持重要新闻媒体、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以及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保障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基本投入。其次。必须站在全球和战略的高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目标,以发掘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文化力因文化产业的崛起而与日俱增。再次。加快构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把发展网络文化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

(2)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提升精神文化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各种具有文化传承和传播功能的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教育,使各界人士都能够形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这要求我们首先要认真研究和把握人类社会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冷静应对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样式对中国文化力的冲击和挑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打牢文化力运行轨道的基础,明确文化力前进的目标。其次要用开放的、包容的态度积极组织、引导和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再次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努力造就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不同层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使我们的文化力在更深厚的基础上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3)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大力提升传统历史文化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也是软实力不断成长和积累的过程。但必须看到,中国的软实力与西方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构建软实力并借以发挥国际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西方意识形态的阻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谐和万邦”等思想精髓,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道义等价值特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人类普遍性价值的吸收和借鉴。以包容和开放的姿态从世界文明和时代发展中汲取民主、法治、公平、和谐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概念。由此形成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诸如自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生态意识、公平正义意识以及改革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不断赋予中国文化软实力以新的生命力。

(4)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理念,不断提升制度文化力。软实力在制度层面,表现为制度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自我调整和自我改造的能力以及制度创新的强度与频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统筹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政府文化管理服务职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提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