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教学中文本的选择策略

2009-04-13 05:29许绍武
文学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双赢课外阅读文本

作为一种活动课程,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选择具有更广泛的自主性、独立性。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实践。但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会只顾自己的兴趣向度而忽视必要的价值向度。同时,由于出版物中泥沙俱下,包罗万象,消极的因素实在难以剔出净尽。因此,在文本内容的科学选择上,我们必须全盘考虑。

1.心中有丘壑:总体把握课外阅读的特征

所谓心中有丘壑,主要是在选择文本的时候,心中要有一个框架,那就是:充分把握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时刻尊重课外阅读内在的规定性和外在的特殊性,保证选择的科学性。

(1)趣味与主题同行。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因此文本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谓“主题性”是既指有计划、有选择的研究性阅读,要求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同时也指师生在选择文本时对众多主题内容的(如生命意识、成长历程、亲情友情、社会热点)关注,增强文本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自由与开放同在。语文课外阅读的自由开放性表现在:阅读时间不受四十五分钟课堂的限制;阅读空间打破了课堂或教室的限制;阅读内容指向一切有益的文本对象都可纳入阅读的视野。

(3)合作与探究同步。合作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课外阅读是读者个性化和社会化行为的统一过程,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要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促进共同提高。

2.眼前有航向:长远制定课外阅读教学的目标

目标是人类前进的终极向导和伟大动力。课外阅读教学目标同样是语文教学中师生前进的航向和力量所在。在选择阅读文本的时候,只有明确了这个目标,课外阅读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的展开。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目标即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激发兴趣,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以教改实验为基础,倡导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课外阅读的目标蕴含了阅读的策略、层次、目的等重要因素,并对目标实现的过程做了较为清晰的陈述,在选择文本时,必须强调语文素养,选择具有知识性、综合性、思辩性等特征的文本,促进课外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3.心头有高下:努力提升课外阅读教学的品位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即使购买了课外用书,但绝大多数都是与考试有关的练习册、试题汇编、历年中考优秀作文汇编一类的书,而且家长非常支持。文学名著、经典书籍几乎没有。可见在选择的第一关,学生和家长就已经走向了误区:课外读物的功利化倾向。湖南师范大学的著名学者周庆元教授对此进行过强烈的批判和呼吁。近年来更出现阅读量减少、阅读比重下降、阅读情趣与品位日趋娱乐化、浅层化的倾向,这种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有的老师可能会有“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的顾虑,最初笔者也有这种担忧,经过现实的操作,我深刻地理解到:同学们的阅读品味重在熏陶,对主题思想的挖掘也必须层层推进,对于学生而言,其阅读感悟能力自然不能与成人相提并论,我们可以降低门槛;同是学生,一样有理解感知能力方面的差异,因人而异地制定目标层级也显得很重要;再者,品位有如一个终极目标,一个前进的方向,大的方向瞄准了,剩下来的就是如何快速持续有效地迈步了。

4.手里有双赢:积极迁移课外阅读教学的知识

其实,我们深知,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实体,它们共同诠释了阅读世界的丰富外延。因此,老师推荐给学生与课堂学习相关的中外文学名著,首先要实现课外阅读和课内学习的双赢即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作者生平、创作思想、艺术风格以及时代背景的理解,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补充作用。初中段有一篇课文《信客》节选自《文化苦旅》,作者表现出对“信客”这种独特身份的个性化的文化解读,此时顺势推荐《文化苦旅》,就更能促进同学们对文化的全面了解和科学认识,课内与课外知识上的衔接和互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淀,还很大程度上升华了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能力。

此外,课外阅读还要实现对语文能力测评和学生人文素养的双赢。课外阅读不能决然回避“应试”这一话题,课外阅读在与课内学习双赢的同时,必然也会实现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文素养的丰富。

许绍武,广州市第123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双赢课外阅读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科技创新与人文繁荣如何“双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