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笔者上中学的那个时代,教学目标好只是作为教师备课时的一个参照,一般不会出现在课堂之上。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又发生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师习惯在导入课堂以后展示出教学目标,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这样,教学目标的展示就成为了新课程改革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笔者却发现一些教学目标展示时候的误区。很多教师在展示教学目标时,不顾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把教案当中的教学目标部分直接搬到课件或投影仪上,这样的教学目标中的一些条目,有些是学生根本不必要知道的,有些是超越了学生理解范围的,有些对学生来说是强人所难的。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如果教学目标的展示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这样不止会耽误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更甚者会使有些学生的注意力转移,我们知道,很多学生注意力发生转移后要在调动回来就比较困难了。像这样的教学目标展示只会得不偿失,误时误人。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展示不能照搬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那么,在教学之中怎样的教学目标展示出来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呢?教案之中的教学目标和展示给学生的教学目标有什么不同呢?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出三维目标是为了先进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是对老师教学安排目标的要求,而不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硬性要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这样的三维目标原封不动地搬到多媒体上展示给学生看,有时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深、难,进而畏惧,甚至有些教学目标会让学生不知所云。这样,走神就不可避免了。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这是笔者随机在网上找到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中拟定的三维目标。不可否认,这个三维目标拟定得不错。但是,这样的三维目标却不可以直接搬到大屏幕上展示给学生。
(一)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在其中所体现的真挚感情。鉴于本诗是叙事抒情诗,即通过撷取生活中一些典型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诗人情感。因此,抒情是本诗的侧重点。因而把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之情,定为本课教学重点。
2、体会诗歌中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作为教学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我们把它们的次序打乱,先来看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
这部分应当是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陶冶和提高。想想也知道,我们不可能硬性地规定,学生要在这一堂课中学会尊敬老人,学会孝顺父母,学会同情弱者,学会扶危济困。这些都应当是潜移默化慢慢引导之下产生得结果。如果在教学目标展示时候给学生列出来只会有硬性说教的嫌疑,而且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只能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充分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体会到诗人的感恩之心,进而就会对作者的感恩之心有一种了解,再进而推崇这种高尚的情感。如果在教学目标展示部分非要把它原封不动地展示出来,只会给人以说教之嫌。
那么,是不是这部分就不需要学生注意了呢?当然不是,只不过我们最好用提醒、引导,而不是说教。比如本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们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艾青对大堰河的感情体现在哪里?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这样不光摆脱了说教的嫌疑,而且便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我们再来看看“知识与技能”部分。
这部分虽然只有两条,但是文字表述很长。文字表述长对于教师的教案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它可以使我们的表述更加严密,意思表达得更加清楚。但是这么长的文字对于刚刚从课间走进课堂的学生来说,是不是能够看得进去,是不是能够在下面的课堂上真正的实施就变成了一个问题。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短而明确的文字更适合他们记忆以及实施。所以我们不妨对知识与技能部分的语言做一些改造,把学生的任务、步骤明确化。另外就是那些明确摆明观点的句子或者给人物或者情感定向化的句子,能不展示出来就不要,防止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的思维定向化。在这里,最好的目标展示应当是引导性、启发性的,应当给学生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应当是只告诉学生思考的方向而不告诉学生思考结果的——这样我们才可能在教学工作中惊喜地发现学生的新颖甚至新奇的想法。
鉴于此,我们可以把这部分改造成这样:
知识与技能
1、注意诗歌中对生活中典型细节的表现,体会人物形象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感特征。
2、注意诗歌在表情达意时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最后来看看“过程与方法”部分。
“过程与方法”部分应当是最应当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就注意到的。因为这关系到学生课堂研究的方法问题。这部分在展示时应当更加具体才行。这则三维目标是这样说的:“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是教师最终的教学目标,这个句子的主动者在老师而不在学生,把它展示给学生并没有什么用处。诵读是学生应当注意的学习方法没错,但是诵读之后呢?学生要做什么?这里没有了下一步的任务。学生不可能只停留在诵读之上,诵读时候应当注意哪些问题,诵读之后要向什么方向思考,这都是需要我们告诉学生的。
现在,把这些经改造后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起是不是就可以了?还不是很够。我们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和自制力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所以我们在展示教学目标时应多加入一些引导性的语言,以增加学生的思考兴趣。另外,教学目标中该整合的最好整合在一起,这样学生的阅读量会缩小,目标会更加集中。一些深层次的最终目标不用写入,因为我们可以在课堂引导中最终解决掉这些问题,这里只要给学生作出一个引导就行了。总之,多一些过程性的要求,少一些目的性的要求,会更易于学生确立思考方向,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这样,我们就确立了如下几个教学展示目标:
1、读一读这首诗歌,按自己的理解加入情感。
2、诗中为什么用到那么多的相似句式,写到那么多的生活细节?
3、诗中大堰河对艾青、艾青对大堰河的感情分别是怎样的?体现在哪里?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目标的展示是对学生思维的疏导和规范,应当是对课堂导入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那么,我们在拟定展示目标时就应当多引导过程,少展示结果;多提出方向,少做一些硬性的程度规定;多注重学生实际,少进行盲目拔高;多以问题形式提出,少提出学生较生疏的概念(这些概念可以水到渠成地在讲解中提出)。
并且,我们在拟定展示目标时不能仍然停留在三维目标这一种形式上,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不同的形式,甚至可以省略掉一部分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不自觉地掌握住。总之,应当以学生为准,让学生易看、易懂、易实施;让学生感兴趣、存疑问、想深挖。稍显程式化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利于教师知识点的确立以及教师更好的检测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成。但是适用教师的并不一定适用于学生,学生在知识水平以及理论水平上都远远低于教师,再加上大部分学生的自制能力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间的那么强,所以这种程式化、理论化的三位模式并不适合展示给学生。我们可以试着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三维目标在有的时候也是可以用到的,关键是要以学生和教学实际为准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但是,这个“他山之石”需要经过雕琢之后,才可以更好地运用在实际之中。
段婷华,教师,现居福建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