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春
(常州工学院教务处,江苏 常州 213002)
慈善事业是指建立在社会捐赠基础上的社会救济事业,是一种有组织的民间的群众性的互助活动,或者说是指众多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在自愿基础上所从事的一种无偿的、对不幸无助人群的援助行为[1]。“慈”与“善”是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美好道德,首先归属于道德范畴,同时慈善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当人对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已经由个别发展到群体性的共同行为和共同心理时,就衍生出慈善文化,因此慈善文化的生成与养育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文化积淀和心理积淀。自古以来,慈善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构成而长期存在,从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出发,说明慈善文化在维护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上有特殊的功能。和谐社会本质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慈善文化的核心所在,慈善文化特别强调以社会中的弱势人群为本。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与文化动力,弘扬慈善文化,培育社会成员对慈善文化的道德认知和自觉实践,整合民间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对缓和社会矛盾与冲突、缓解社会利益关系失衡、协调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常州慈善文化是伴随慈善事业的勃兴而孕育发展的,从2005年起常州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三年间,慈善基金从1 000多万元一跃而突破14亿元,成为全国地市级的“领头羊”,年发放慈善救助金近8 6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71 968人,这种发展态势又极具张力,被慈善界公认为“慈善常州模式”。慈善事业的创新发展给城市慈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谓“慈善常州模式”,即以“党委政府牵头搭台、企业积极捐赠、社会广泛参与、高效扶贫济困、运作规范透明”的一种运作方式。慈善常州模式是常州慈善文化能力建设创新的最好体现。首先,从慈善常州模式的形成背景看,既有发达的江南传统慈善文化、先进的民营经济作为历史文化和现代经济的因素支撑,也与地方政府的科学倡导、规范运作密不可分,是政府公共政策创新的体现。其次,从慈善事业发展的实际效应看,短期内慈善资金数量激增和惠民范围扩大同步实现,提升了慈善事业救助能力。再次,从慈善事业组织能力发展看,常州慈善工作的捐赠方式、组织方式、宣传方式、劝募方式、激励方式、救助方式突破了以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慈善资金劝募、慈善公信力构建等瓶颈因素,使慈善运营过程更为科学高效,是慈善组织能力创新。最后,从慈善事业参与群体看,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企业公民、社区居民、学生群体、宗教团体都以“爱心之都、慈善之城”为豪,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创造了无数爱心奇迹,因此,常州慈善模式是发展慈善事业成功的尝试。
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慈善常州模式中引人注目的是政府、企业、社会协调自身力量,共同参与城市慈善文化的构建,并形成强大的文化效应。
1.多元主体合力构建慈善文化建设平台
第一,地方政府。常州已建成市、区、街道各级慈善工作委员会,覆盖全城镇街道的“慈善超市”,“企业留本冠名基金”的慈善捐赠新模式,“慈善广场”、“慈善一条街”、“慈善一日捐”、“捐出一张废纸”等慈善公益文化项目都是在政府和各级慈善组织积极倡导下进行的。政府积极动员,企业公民、普通大众热情参与,成为提升全社会慈善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良好慈善文化氛围的形成,政府成为慈善文化建设的规范者、倡导者。
第二,企业。理论上每个企业都要承担社会责任,除了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之外,富而崇德、帮贫助困同样是一种责任,但目前中国企业捐赠的比例一直在低谷徘徊。常州民营经济发达,创造的价值占常州GDP的60%以上。企业家在追求市场经济效益的同时兼具较高的社会责任感,知名企业率先响应政府号召踊跃捐赠,并在更大范围的企业家群体内产生了积聚效应。2007年,常州有13位企业家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个人获奖人数占获奖总数的5.5%,在地级市中也名列前茅。2008年企业捐资占市慈善基金总量的95.51%,常州民企的捐赠额度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首屈一指。此外一部分企业开始以社区组织成员身份参与社区面对面的慈善救助和其它社会公益活动,甚至走出常州将企业慈善文化推及全国。弘扬慈善文化既丰富了企业文化内涵,也带动了全市慈善文化事业建设的高潮,成为常州慈善文化中的亮点,对全国慈善文化建设具有突出的样本意义。
第三,政府、企业以外的公共社会力量。即“第三部门”,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人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等[2]。2008年5月底,全市人民共为四川灾区募集款物4.7亿元,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全市常年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人员达27万,基本实现志愿者组织覆盖全市范围,这与政府、企业以外的公共社会力量的参与密不可分。同时,慈善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学校教育正在探索有机的结合,依托基层社区、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反映出常州普通公民有较高的慈善公益理念和参与意识。第三部门社会力量的参与促进了新型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密切了公民的社会交往关系,形成了互帮互济关爱他人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改善冷漠的社会关系,增强公民的自主参与意识,它是城市慈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
2.慈善联合捐依托慈善文化品牌形成乘数效应
长久以来,慈善公信力不足成为制约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行政劝募以外的社会公共力量的捐赠往往停留在间歇性捐赠上,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原因,更多的是捐赠者与慈善组织之间缺乏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重要的社会资本,对于挖掘社会慈善资源有重要意义。依托慈善文化品牌开展慈善联合捐是有效缓解这一困境的尝试。所谓慈善联合捐是指整合政府、非营利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大众的资源开展慈善救助。2007年春节,《常州晚报》与《常州日报》联合各社区推出为社区贫困户献爱心的“周末关爱”行动,广大市民和企事业单位踊跃参与,捐款捐物,共帮助近1 500个贫困家庭各完成一个心愿,晚报每周设专版作连续及时的追踪报道。运行两年来企业老板和普通市民、白发长者和学龄儿童、社区居民和新市民的信任与热情参与使“周末关爱”成为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扶贫济困平台,成为常州著名的慈善文化品牌。此外如“捐出一张废纸,奉献一片爱心”大型慈善文化品牌更以慈善门槛低、救助透明吸引了全市各界踊跃参与。“慈善联合捐”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慈善项目品牌化建设使慈善联合捐更具有“以劝募对象为主体的价值文化、以效率为核心的组织文化、以品牌为内容的营销文化和以公信为核心的诚信文化”[3]等特点,促使更多的人开始主动关注身边的困难群体,推动公民群体形成友爱互助、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活动效果远远超越了物质上的帮扶,可以说带来了慈善文化发展的乘数效应,从长远看,这种尝试有助于常州慈善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
3.慈善文化建设提升了城市文化力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推进现代城市和谐发展的双翼,现代城市在追求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当发展城市“软实力”——文化力。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形成独特文化风格,是发展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常州慈善文化在新时期城市和谐文化创建中脱颖而出,以利他主义行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丰富了城市和谐文化内涵,并正成为一种新的精神文化力量,影响着社会成员的伦理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对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企业的积极参与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政府对企业的捐助回报以税惠政策,有助于企业财富增值和经济竞争力提升。市民积极参与有助于现代公民基本素质培养和公民社会成长。新兴慈善关系网络的构建,还有利于社会不同群体间的交往互动,培养合作精神和信任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常州慈善文化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社会慈善资源的整合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力的重要途径。常州慈善经验,广为传播,引起全国关注,良好的城市慈善文化氛围更吸引了外来慈善资金的注入,2007年底,“中华慈善总会岚昕大爱基金”在常州正式启动。慈善文化丰厚了城市文化力,正推动着城市经济发展、公民成长、社会和谐发展,“慈善之都,爱心之城”已经成为现代常州城一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常州慈善文化是在和谐社会呼唤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头,在寻求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立足国情、市情,传承传统慈善文化、学习国际慈善文化整合创新的结果。我国的慈善事业虽经历了20年的发展,但慈善文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慈善常州的模式本身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为现有的慈善文化建设明显存在着政府行政化倾向,民间慈善组织发展困难,慈善文化网络化建设滞后,企业慈善文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必须探索一条慈善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慈善事业是在全能政府失灵、万能市场失灵下对社会救助的重要补充,需要政府、市场以外的公民社会力量参与,如非营利的民间慈善组织。但是我国目前民间组织发育程度还不足以应对大量公共事务,由于慈善资源供给不足和慈善组织专业化不足,也会出现“志愿失灵”现象[4]。因此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互补、共同合作探索慈善事业发展道路是切合国情的,政府将在慈善文化建设相当长的时期发挥核心领导作用,但是政府、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的合作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之上,平等是信任关系的起点,也使第三方力量对政府的监督成为可能。政府的行政力量更多的应体现在对专项慈善惠民工程的投资,对慈善法规的完善,对慈善组织运营的监督,运用传播媒体对慈善文化的创新宣传和对慈善先进个人、组织的表彰,对慈善专业人才的吸纳等方面,即不断完善慈善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适时从台前转向台后,实现慈善角色的逐步转变。
企业捐赠的慈善资金目前在常州慈善基金总量中仍占第一位,无形中掩盖了民间救助力量,但慈善救助的方式不仅是物质的,慈善义工、志愿者服务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慈善文化建设初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慈善理念,不能用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爱心大小的标准。从长远看,普通大众所蕴藏的慈善力量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所以把企业慈善和平民慈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慈善文化的真正普及。企业应从行政劝募下的被动捐赠`转变为主动参与,对社区困难群体直接帮扶,对民间慈善组织予以资金扶助,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同时,应建立经常性小额捐赠机制,建立一个覆盖面广、高效灵活而又规范化的志愿者网络体系,给普通人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事实上,经历了汶川地震后全民慈善理念得到了较大提高,常州市民包括新市民、甚至本身也是社会救助对象的市民群体都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尤其是依托社区进行的慈善救助、社区志愿服务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体现了和谐社会创建中的常州市民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幸福的新理解与追求。当前常州现有民间慈善组织同样存在数量少、资金来源困难、救助能力小、知名度不高、公信力不足等现象,如常州格桑花义工组织是依托全国格桑花慈善组织网络开展活动的;常州慈光孝廉会成立初期连对外运送救济物品的几百元运费都是难题;高位截瘫的王德林发起的“一加”爱心社十年发展是光荣的更是艰辛的。常州平安保险向常州志愿者总会无偿提供保额4.5亿元意外伤害保险;常州安利公司、五星电器多次参与“周末关爱”为社区贫困户献爱心;常州南方实业总公司与“一加”爱心社王德林签定爱心助医协议等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人关爱互助的感人写照,也是企业慈善与平民慈善结合的有益尝试,同时有益于慈善文化在更大范围的普及。
从长远看,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青少年时期起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培育未来社会慈善事业参与主体。现代社会应树立“人人皆可慈善”理念,爱心不分大小,只要愿意付出,捐出一张纸、一本书都是慈善,从平凡做起、从简单做起。青少年群体还不具备独立经济能力,不能成为慈善劝募的主要对象,但广泛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不失为一种比较普遍适合而又有积极意义的方式。比如利用寒暑假下乡义务支教,给城市外来工子女或贫困家庭捐献图书、学习用品,义务献血,参加公益性演出,参与环保公益宣传、社区公益劳动,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等等,这些活动有的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有的中小学生同样有能力参与。目前常州市大中专及各中小学都已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中,但参与程度存在着不平衡性和间歇性。当前,首先应将慈善公益文化教育纳入现行德育课程体系,开展面向不同层次学生对慈善事业政策、法规、行为规范等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基本技能;其次,充分发挥媒体慈善的正功能效应,当代青少年是伴随新一代媒体成长的,大众传媒对慈善文化的宣传、对青少年慈善理念与公益精神培养将发挥重要引领功能;其三,学校、社区、家庭协同配合创建青少年参与慈善公益活动平台,引导青少年参与各类慈善公益活动,并形成相应激励与表彰机制,实现慈善文化教育的知行合一。
利用有效网络载体向公众传播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是传播慈善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作为“慈善之都、爱心之城”,常州至今还没有一个以弘扬慈善文化为主旨的专题网页,实是美中不足。而依托民间网络进行慈善交流相对活跃,中吴网志愿者、化龙巷网站志愿者板块、聋人之星、周末关爱QQ群的出现说明网络在为慈善公益事业提供新型便捷的参与平台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为实现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和慈善文化开放性发展,以全息思维指导慈善文化网络建设十分必要。全息思维理论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因为信息的根本性质就是全息(全部的信息链接)。全息化网络具备信息传播的感性化、即时化、互动化、过程化和多媒体化特点,对慈善文化的宣传将发挥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效应。全息化慈善文化网络包括慈善法规政策介绍、慈善组织建设、慈善基金使用、慈善理论探讨、域外慈善文化介绍、慈善之星人物事迹宣传、慈善救助参与方式、慈善服务技能学习、各类慈善公益项目进展、参与慈善服务感想与经验交流等多元信息。整合现有资源,并与其他慈善公益文化网络链接,创建富有地域特色的慈善文化网络,将成为政府、企业、公民共同推进常州慈善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慈善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推动功能。
[参考文献]
[1]黎昕.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2006(10):162-165.
[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09-122.
[3]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03-313.
[4]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03(6):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