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伟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在现实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是不完满的,人格分裂随时随处可见。人最能够体现之所以为人的存在形态,是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即人的社会、精神、文化属性,而不是生理属性。人文精神是人性超越的精神,它更多的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在人文精神的讨论中,把终极关怀当作人文精神最重要的东西,用终极关怀来批判现实追求,是相当普遍的一种倾向。而人文精神的实质又是关怀现实的,是现实性的精神追求。应当说,人文精神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实现,而且通过文化的建设与创造来加以实现。
洛克威尔插图中表现着强烈的人文气息,这种人文气息不但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而且显得与众不同。一般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中关于人文精神的表达,着眼处总有特定的群体指向。而在洛克威尔的人文视野中,关注的是现实中每一个平等的个体,不同的人、不同的阶层都在他的插图作品里展现着自己的人文气质,表达着他的人文关怀。因为洛克威尔认为,不同人、不同群体只不过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选择,并认为这种尊重是绝对必需的。在他的画面里,没有高高在上对大众指指点点的姿态,从不以世俗的标准作为所有群体的价值需求尺度。因此,在洛克威尔的插图里,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他最爱关注和表现世俗生活的点点滴滴,表达世俗关怀,无论是对家庭主妇忙碌身影的描画,还是对花匠相互逗趣的表现,都成为他关注平凡人生活美好瞬间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宇航员登月、美国多任总统、中产阶级生活、军队的士兵、种族问题、人权斗争等等,也都是他关注的领域。所以说,洛克威尔的人文价值体系涵盖了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两种价值需要,两者是互补统一的,这也正是他人文精神表现的独特之处。洛克威尔钟爱表达世俗关怀,但也绝不因对某一领域关注的侧重而放弃对终极价值的追求。
人文精神以人为对象,把人作为主体存在的目的,关注人性的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但不是从生产和消费所带来的尽情享乐中寻找他们的人生目的和意义。人对精神的不断追求,使人在思想深处依然有一处美丽的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里拥有的是人对真正幸福观的追逐,而不是现实中难以满足的物质欲望,是人的最理想状态。正是有着这种人对最理想状态的思考,才能敦促人不断进步,并在失去自我时在精神家园里重获自我。洛克威尔插图中甜蜜的感人表现,正是发自对人精神家园的呼喊,每每看到总会让人心中一动。
一幅插图表现出来的品格魅力与这幅插图特有的形式表现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个性和精神主题有关,插图这种魅力的精髓正是其中的人文精神。在外显层面,这种人文精神往往衍化成一种有个性特点且赏心悦目的风范和模样;在内涵层面,它深藏着对人的关注和理解,而且这种关怀必须真切并拥有自发的冷静的角度。洛克威尔插图作品中表达的人文视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注,它所传递的对人类美好精神家园的描述,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精神守望。人文精神的“守”,是继承、巩固和呵护;人文精神的“望”,是祈盼、融合和创造。美国当时经历了科技高度发展经济空前强大的美好年代,也经历了二次世界规模的大战,经历了现代化生活带来的愉悦,也经历了一切为物带来的心灵失落。而洛克威尔的画面的人文视角不管时代正经历什么,它总在诉说着一种对全体的关怀,描述着甜蜜美好、充满希望的世界。所以洛克威尔插图作品中这种独特的人文视角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守望者的形象是最恰当不过了。它历经风雨,穿越时光,怀有着包容的胸襟,拥有了扬弃的品格。这种对人类幸福目标的珍惜和追求是值得坚守的,也是完全守得住的。直至今天,重新来看他的画,那种保持一种真我的本色和风采,既坚守所思又得远望的独特个性,仍让人瞬间感到生命的美好。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这正是人们所需要的。正如格雷德所说:对精神家园的追逐,使我们从急速奔驰的和未来导向的世界中得以缓解,也能为我们今天位于何处提供一个急需定位的视角。
洛克威尔的插图又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精神统一的产物。插图画面本身是感性的,但其中的思考却要历经理性的锤炼。感性以情为重,理性以人为本,感性与理性精神的统一是洛克威尔插图人文精神表现的生命所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也让洛克威尔插图人文精神的表现更加直接和深刻。人文精神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指向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也是支撑特定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洛克威尔的这种人文角度在当时是非常特别的。在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的哲学家、艺术家们以人类童年时期特有的形式开辟了一个全面丰富的人文世界。
古希腊人追求人类的幸福、崇尚智慧、热爱自由、弘扬民主、匡扶正义的人文精神一直以来都是最直接最纯粹的表现内容。后来的文艺复兴人文精神高潮是一种反神的阶段,那个时期绘画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表现具有对抗宗教神学一统天下的内涵。后来随着科技文化与人类发展,以及人类情感产生的问题被提出,人文精神又进入一个反物的阶段,这在这一时期的插图作品中也有清晰的表达。洛克威尔所在的时代,其他绘画、文学等领域表达的人文精神,总是通过对违背人现实需求的状况的批判来表现对人的关注,一般总带有明确的进步论观点。而洛克威尔插图中人文精神的表现不是如此,他总是不带任何对立面的出现对人进行关怀,是纯粹的对人本身幸福生活的理想体现。洛克威尔的这种人文精神表达,更接近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特点,单纯而直接,抵达对人自身最原始的关怀。这在那个时代,是相当独特的人文精神表达角度。
不同的文学家、艺术家在自己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人文视角是再正常不过的。海默认为:人在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包含着两种相辅相成的体验,一是单调、厌倦,二是奇迹感、创造性,日常生活就是一个由这两种体验组成的混合体。人的精神生活也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即基于个人自由的自觉性和基于终极关怀的超越性。在内容上,精神生活所寻求的是生命意义,被寻求的这个意义往往体现为某种超越于世俗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精神价值,因而对它的寻求和守护往往具有终极关怀的性质。在形式上,精神生活在本质上只能是以个人为本位,是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自觉寻求和对某种精神价值的自觉认同,因而必须是一个内在的自由的领域,在社会层面上则呈现多元化形态。洛克威尔所在的时代,科技发展带来的人文精神问题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的对象。一部分关注者对此表现出了一种忧愤的情绪,他们大声疾呼,或在自己的表达上选择了尖锐的对抗,另一部分则在意识到了精神生活中某种矛盾的同时,也冷静地理解其中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洛克威尔就属于后者。因为在洛克威尔眼里,人文精神包括人本身出现的所有矛盾,不是人与自然的,不是人与神的,也不是人与物质的,一切矛盾其实都来自人与人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因此,洛克威尔放弃对人文精神矛盾的描述,而将人文视角放在了对人最根本、最直接的关怀,放在了人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洛克威尔的插图在美国插图史上被归为现实主义表现的类型,这与他插图里表现的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是分不开的。但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洛克威尔的画面里表现的甜蜜感受似乎又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有着完全的不同,诉说的都是现实世界里最美好的瞬间。这似乎相比之下有着些许完美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洛克威尔插图艺术的现实主义特点究竟怎样理解,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理解。
现实主义画家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他们的作品好像并没有因为同样叫现实主义表现而形成同一种感受。虽然都是写实方式,技法不同自然也会让每个画家的作品看起来各有特色。对现实关注的角度,对人和生活的态度,才是他们现实主义表现不同的最重要原因。米勒、怀斯和洛克威尔都是重要的现实主义表现大师,但他们的作品所表现的对现实世界体悟的内容,却看起来那么的不同。
米勒一生几乎都在农村度过,过着一种农民生活,对农村生活和农民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其作品如《播种者》、《捡树枝的妇女》、《牧羊女》、《坐着的农妇》、《拾穗者》、《晚钟》、《倚锄的农夫》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他的这些作品歌颂劳动人民,关注劳动人民,描述农村生活状态,传递出一种最朴实厚重的人性美。怀斯与洛克威尔同属于一个时代的画家,但二者之间的现实主义表现仍然相去甚远。怀斯的画面造型手法精确,忠实于原物,同样以细腻见长,但人物表情冷漠,动态凝固,构图空旷而静穆,似有一种内在的情绪游移于画面之中,少有欢乐浪漫的世俗基调,以悲天悯人的心情取材世事。怀斯作品对人物、人物动作以及构图选择都较为奇特。在《克里丝蒂娜的世界》中,那个奋力向远坡小屋爬去的残疾姑娘,窈窕的背影,无力的双腿,迎风摆动起来的秀发,造型上的处理从唯美的角度上看也可圈可点。高而微斜的地平线给人压抑感,而姑娘肉体上的挣扎含有一种精神上的抗争和人格上的强悍,令人肃然。他善于捕捉形象特征,更会攫取人物魂魄,因而画面弥漫着一种沉郁而灵性的魅力,诱人一看再看,不忍离去。
相比米勒和怀斯的现实主义表现,洛克威尔的现实主义绘画表现则更为与众不同。洛克威尔更愿意去表现生活中美好甜蜜的一瞬,更愿意把愉快和充满希望的情绪传递给看画的人。洛克威尔的这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反映和感应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两种不同的交往方式。反映的基本特征是以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把世界作为一个客观对象来把握,以冷漠的态度对其进行理性的描述、解析与说明。感应所面对的则是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存在整体,主客体互不对峙,融合为一。洛克威尔的现实主义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有感情的感应。他将自己的感情,自己对人生的憧憬和热爱都通过现实中的美好面表达出来,同时影响了很多人。
[参考文献]
[1]李山林.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人文教育的实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124-125.
[2](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吕明,袁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
[3]王受之.美国插图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