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国 刘爱芳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华民族的振兴不仅取决于学生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取决于学生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精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已很难使学生自愿地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目的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以造就社会主义新人。
关键词:网络化时代;德育;互联网介入;自主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6-0037-02
网络化时代的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能使学生更快地接受世界文明成果,丰富自己的知识,具备竞争观念、效率观念、开放观念、平等观念以及自由观念,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尤其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影响较大,要求我们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化时代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华民族的振兴不仅取决于学生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也取决于学生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精神。而对学生的道德观念、献身精神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培养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在封闭环境下形成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方法,在当前的网络化时代已显得相当滞后。
1.网络化时代对学生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挑战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政治工作方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已很难使学生自愿地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目的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互联网络以其自主性的特性,吸引了不少学生。互联网在信息发布、信息浏览、电子商务、人际交往和娱乐游戏等各种自主交往活动中,将一定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渗透到学生思想深处,影响着他们的文化素质、品德标准和政治倾向。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是说教式,将一些观点和看法无条件地强加于受教育者,永远将施教者放在主动地位,而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彼此没有平等的交流。而在互联网条件下,善与恶、是与非是由学生自主做出判断的,因而吸引了学生,同时也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学生不同程度的抵制。
2.网络化时代文化传播的多元性挑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方式的单一性
由于互联网的无国界性,使世界各国的文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互相交流,加上网络覆盖面之广,为全球不同形式和不同模式的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速了各种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这样就使文化传播呈现多元性的特点。同一种文化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和地区表现各异,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多元性,使学生视野开阔,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受计划经济整齐划一的影响,往往采取单一、单向的思维方式,非此即彼,分析和处理问题习惯于一个思路、一种模式、一个答案。面对互联网传播的多元性,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3.网络化时代互联网的直达性和不可控制性挑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过滤性和有选择性
由于过去以意识形态为中心,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一种模式:建立庞大的政工队伍,针对不同层次的对象,长期施之以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删去和隐瞒不利的信息,用特定的过滤程序对宣传的思想进行筛选,使受教育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互联网无国界,也没有民族界限,是全球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是虚拟社会的“大同”,它具有快速、及时、同步的特点。无论世界上哪个角落发生重大事件,通过互联网都可以直接获得有关信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再对网民接受的信息进行过滤和控制。再指望政工队伍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说服学生是相当困难的。
4.网络化时代互联网的消极内容挑战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内容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以造就社会主义新人。只有坚持这样的主题内容,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但互联网不健康内容的传播,冲击了思想政治工作主题内容的传播。
5.网络化时代互联网丰富多彩的传播方式挑战思想政治工作传统的传播方式
互联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图、声、文并茂的世界,信息传播迅速,也易于被学生接受。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教育者在信息的占有上落后于被教育者,而且方法上也落后于时代。我们仍采取单调的作报告、谈心得、读文件、读报纸等方式,忽视信息科学规律和对互联网的运用,使思想政治工作难有成效。
二、网络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新契机
1.网络缩短了时空距离,拓展了德育内容
计算机信息网络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提供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是在学生上课时间内通过学科渗透这一主渠道,利用“两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有限的德育工作形式,教育、引导学生学做真人,德育效果有限,工作难度较大。互联网的兴起,为现代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将世界上所有著名图书馆的图书搬到每一个学生的面前,供他们自由检索和选择;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分析、整合、吸收、创新,提高道德认知力。
2.网络开放、交互式的特点,拓宽了德育途径
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式,真正拓展了学校德育的途径。学生通过网络聊天可以谈心,直接宣泄、释放内心的不平衡,可以从封闭心境中走出来;教师利用无限的网上资源可以查阅各地方德育工作信息,了解德育发展动态,学习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能力。用网络拓宽现实的空间,建立心理网站、德育网站、教学网站,师生可以平等地跨时空进行网上交流,如通过电子邮件、实时交流,解决学生心理、学习方面的问题。
3.网络的仿现实性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契机
网络中的虚拟社区相当于一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人群,需要筛选和辨别,学生可在虚拟的世界中仿真练习,模拟现实,从网络上了解社会,接受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与生活接触,使知、情、意、行逐步社会化,培养学生具有社会所需的品德,在服务社会、适应社会中增长才干。如果能增强学生在网络中的信息免疫能力,指导他们遵循游戏规则,同不良的网络行为作斗争,那就为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应对措施
一是加快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步伐,摧动信息化进程,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上网制度,利用自身优势,宣传政策,弘扬民族文化,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三是加快网络立法,消除互联网的不良信息。
四是建设一支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网络德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00,(2).
[2]周继平,王黎明,杨小丽.网络•德育•对策[J].
[3]韦吉锋.上网学生的主体性与网络德育工作探微.
[4]走近“网络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5]宁彬.论信息网络技术引发的现代中学教育的变革.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