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略了“中等生”

2009-03-30 09:46杜好强
天津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中等生教育资源公平

杜好强

阅读提示: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在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人们的进步轨迹通常表现为:关注少数人—关注多数人—关注每一个人,也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只有突出“这一个”和“每一个”,把握每一个个体的需求、情感和愿望,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教育才能发展。在学校里,“中等生”相对于“优等生”和“落后生”(或称“后进生”)而言,在人数上往往占优势,从而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大多数”。然而,这“大多数”的学生却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就影响了他们的成长与成材。“中等生”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应得到怎样的培养?下面的两篇文章或许能提供给您一些答案。

在每个班集体中,都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成绩平平,在学业上和平时表现中既不突出,也不落后,人数一般占班内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他们就是“中等生”。这里说的“中等生”,仅指学业成绩居于平均分数附近的那部分学生,教师通常视其为介于“优等生”与“落后生”之间的“中间类别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这部分学生人数多,但又经常被忽视。尤其是一些新手教师,他们在接手一个新班时,常有意无意地只关注“优等生”和“落后生”,成绩中等的学生就成了被忽略和被冷落的对象。一些教师强调,自己并非有意冷落“中等生”,而只是无暇顾及“中等生”,认为只要他们不“拖班集体的后腿”就行了,在教师眼里,真正能影响其教学成绩的只有“优等生”和“后进生”。正是教师的“无意冷落”和“无暇顾及”,对“中等生”的学习和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当今,许多学者和教育专家不断呼吁教师要关注“差生”、“落后生”,却唯独忽略了成绩“居中”的那部分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对教师的育人行为也是一种误导。因此,教师应给予“中等生”应有的甚至更多的关注,这对于促进“中等生”的学业进步及身心健康发展,推动教育的公平、均衡、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教师的积极关注对“中等生”学业进步和人格发展的意义

课堂上,很多“中等生”经常回避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课下不主动与同学交往,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交往中常采取中立态度,人云亦云,回避发表自己的看法。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中等生”往往不愿意举手回答,一个原因是教师平时只挑选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即使“中等生”举手了也不会被“挑”到,久而久之,“中等生”就不再举手了;另一个原因是“中等生”怕自己回答错误,被教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一旦遭受此类挫折,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此不再愿意“表现”自己。

其实,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肯定,对于视教师为榜样和权威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他们眼里,教师的话语往往比家长平时的劝导更具效力,如果哪位教师对自己关注多,自己就喜欢哪位教师,也就乐于学习哪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如此形成良性循环,成绩会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喜欢教师和教师所教的学科。反之,则陷入恶性循环,不仅成绩越来越差,甚至对教师也持拒绝和排斥的态度。“中等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足够的关注,因此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和培养,自信心也严重缺失。同时,“中等生”由于各方面都不“突出”,常被教师忽略,极少得到“偏爱”或“照顾”,这又导致他们形成了较低的自我评价。因为未成年学生尚不能客观评价自我和他人,在学校里,他们对自己和同伴的认识通常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所以学生群体也对“中等生”缺乏必要的关注、认可和重视。有调查显示,“中等生”在同伴交往中常常处于劣势地位,表现为缺少朋友、不善表达、缺乏主动精神等。可见,教师的关注在培养“中等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提高其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塑造其健全人格等方面,都具有关键价值和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内因之一。对于“中等生”来说,其学业成绩不仅与智力因素密切相关,更大程度上受其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学习效能感等,这些因素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合理期望和积极关注能使学生感到更快乐、更受尊重,从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取得明显的进步。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厚爱”“优等生”、“照顾”“落后生”,更要给班内占大多数的“中等生”以全面的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发言,给予他们更多的表现机会,提升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师对“中等生”的积极关注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教育公平的起点是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均等享有,教育公平实现的过程是对教育资源的平等使用和占有。对学生来说,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而“优等生”和“落后生”对这一资源的享用机会明显多于“中等生”,显然,这与当今提倡的教育公平原则是相背离的。

教育公平的实现遵循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根据文章主题和论述需要,这里只展开讲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中等生”作为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根据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根据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充分”享用教育资源,个性和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尤其是对于小学和中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自学能力较弱,对学习的兴趣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他们成绩的提高与教师的关注与指导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中等生”本来就是一个相对不稳定的群体,有极大的可能向“优等生”或“落后生”的方向转化:他们在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学习动机被激发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能跨入“优等生”行列;而长期得不到教师肯定和鼓励的“中等生”,则容易自暴自弃,很可能落入“落后生”队伍。因此,教育资源的配置应立足于教育公平原则,教师应充分关注“中等生”,尊重、理解和关爱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同等的展现自我、获得发展的机会,让教育的阳光照耀到每一株成长中的幼苗。

三、关注“中等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均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兼顾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个性和发展需要,因材施教。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力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一般情况下,教师很自然地关注“优等生”和“落后生”,这是由教师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行为习惯所决定的,是教师的“自动自发行为”。因此,关注“中等生”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态度、专业素养、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关注“中等生”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时间管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是一节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学互动中,“优等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肯定,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较高,“中等生”则往往不愿或不敢举手发言。然而一节课的时间通常不允许所有学生都能回答问题,教师的注意力自然会倾向发言的个别学生,因此多数学生是不能被兼顾到的,这使积极性高的学生难免会感到失落。为了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就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同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中等生”和“落后生”在接受新知识时,由于基础不够扎实,导致学习新的内容时比较吃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授课速度和内容进度,充分运用“最近发展区原则”;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时间管理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尤其是挖掘“中等生”的潜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关注“中等生”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态度。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教师行为的转变从根本上源于教师教育教学态度的转变。教师不仅扮演着教书育人者的角色,还扮演着其他复杂的社会角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花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工作,而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采取“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由于“中等生”在学业上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学习和师生交往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应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即使他们回答问题错误,教师也应首先肯定其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引导和启发他们,使其最终获得正确答案,从而避免引起他们的挫败感,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逐渐愿意接近和信任教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在课下,当“中等生”来请教问题时,教师不仅应热情、耐心地予以解答,帮助其解决学习上的难题,更要对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关注和研究每一个“中等生”,对他们的性格、兴趣、学业状况等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再次,关注“中等生”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这不仅是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学生家长大多“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在班集体中得到教师的呵护和帮助,进而提高学业水平,尤其是“中等生”的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的期望值更高,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向前一步就成功”。因此,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不仅不对孩子给予必要的家庭支持和精神鼓励,反而责骂孩子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这些现象在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的地区尤为常见。在学校里,大部分“中等生”起初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肯定,但当教师普遍地冷落、忽视他们时,他们就会产生失落和不满的情绪,进而逐渐削弱了主动学习和参与班集体活动的热情,最终陷入自卑、怯懦、悲观、消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在潜意识里已慢慢形成了“这些事与我无关,还是留给那些活跃分子去做”的心态。在消极心态的长期影响下,“中等生”的性格会更加内向、孤僻、自卑、抑郁、胆怯,从而严重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发展。有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里,有9.59%的“中等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这表明“中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令人担忧。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科领域的发展和教学技能的提高,还应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不仅要关注学生尤其是“中等生”的学习状况,而且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有效的辅导和必要的干预。

总之,“中等生”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鼓励和肯定,忽略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与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公平原则相违背的行为。关注“中等生”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义务和自我要求,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邓蕙)

猜你喜欢
中等生教育资源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提高初中数学中等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探析
中学化学教学中万不可忽略中等生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