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青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在基础理论建设方面远远滞后于教学实践,这一状况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口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对口语含义的界定、表现形式,中级汉语口语等级标准、层次划分以及教学内容等进行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口语 本质 特征 形式 对外汉语教学
口语教学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领域。中级阶段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历史相对较短,并且语言学界对汉语口语的研究比较薄弱,对中级阶段口语课的认识一直不够明确,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要实现教学的规范化,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汉语口语,中级汉语口语的等级标准及层次划分;其次要明确中级口语课的性质、任务、内容及要达到的目的;再次要统一这种认识,进而贯穿于相应的教学实践中。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含义的界定及表现形式
(一)口语含义
口语本身当属语言范畴。陈建民(1984)认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所谓汉语的标准口语,应指受过中等教育以上的操地道北京话的人日常所说的话,这是我们研究当代汉语口语的主要语言材料,是外国朋友学习汉语口语的活教材。”[1]王若江(1999)进一步将汉语口语课的汉语口语定性为:“当代的普通话,包括用正式发言风格和非正式发言风格说出的。”[2](P39)并阐释为“汉语口语应是普通话的口语,不是北京土话;是受书面语引导的具有中等文化程度以上北京人的口头语言;口语应包括对话、独白、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3](P41)可见,汉语口语作为语言范畴,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语言系统。它无论是从语音、词汇、语法,还是语音上的附着等方面,都应有科学的规定性,都是可以描写的,而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一个人说的普通话都可以作为标准的汉语口语。因为个人的口语表达属于言语范畴,它是口语的具体运用,从个人的口语表达到形成标准的汉语口语,有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
(二)表现形式
口语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既受语音、语调、停延、轻重音等的影响,也受体态语的影响。传统的口语教材由于受纸质媒介这一单一表现手段的局限,只能以文字来表现口语,这样就不能全面、准确、客观地表现汉语口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所听的口语录音材料,有的也并非口语,只不过是书面语言口头化而已;同时在常规的教学中,受教学手段限制,在教学中也很难教那种有声的“语”。戴悉心(2001)建议,“在留学生汉语口头言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中,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语言材料不能只是‘口头语和严格意义上的‘口语,而应该是口语与书面语交叉的中态部分,即‘汉语口头交际语言”。因为“这个中态部分语体正式、不亲昵、随便,使用的交际场合广泛,不易造成交际中的失礼行为”。[4](P38)
因此,汉语教材中的口语表现应该具有多媒体性。纸质教材表现的只是口语的“文本表现”,也就是说,只有以多媒体的形式所记载的汉语口语才是真实的、标准的汉语口语。
二、中级汉语口语等级标准及层次划分
对于口语教学而言,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真实的言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包括语言结构知识、言语结构知识和超语言知识三个方面。到了中级阶段,学生已基本理解汉语的语言结构知识,就应该向语用学习阶段过渡(主要是言语结构知识的学习)。
学习者汉语口语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汉语口头言语交际能力是有层次、分阶段的。对口头言语交际能力等级和层次的划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既需要语言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教学人员的支持,还需要教学实践的验证。《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1996)从话题范围、掌握词汇语法的数量、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和在实际交际中的会话能力四个方面,将“说”的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有关中级的表述三次出现“一般性”、三次出现“一定的”类似表述[5](P22),在现实教学中,让人感觉模糊,难以把握其规定性。于是,不少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其中戴悉心先生对留学生口头言语交际的层次的研究较为细致。
戴悉心(2001)[6](P40)参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1996),结合范开泰先生提出的“语言系统能力”“得体表达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提出应把留学生的口头言语交际能力分为五个层次,并具体描述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标准。
每一层中都有最底层与最高层作为极点,如中级有中低、中中、中高。如果对应中级口语教材的编写,宜为三册,每册对应一个等级。他认为在教学中标准制定得越细、越具体,训练的针对性就越强,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好。在教学中似乎各级之间应有明显的分界,而实际上交际能力虽有层次可分,但各级之间并没有明晰的分界。可以预见,这一研究还将会与口语测试密切结合起来。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对中等阶段口语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具有初步的成段表达能力,语调基本正确,语速基本正常;表达比较清楚、准确、恰当;能就一般性话题展开讨论,进行一般性交涉和业务洽谈。这一大纲,根据教学法特点把中等阶段分为4级,每级教学时长10周,共40周,共两学期。
这种划分方法,好处是:有助于教材的编写,有助于组织教学。不足之处是:如果能在戴悉心研究的基础上,把中级三个层次的训练标准改为四个,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每册教材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各册教材在语言项目上的联系不是靠简单的承接,而是靠螺旋式的小循环来实现的”。[7](P18)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和安排,因为来华留学生一般都是半年以上、三年以下的,以提高汉语语言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的。
三、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目标及性质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我国无论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还是课程设置的实践,口语教学都逐渐被列为重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已经逐渐成为大家确定口语教学目标的共识。
“口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声音表达的准确性、言语表达的正确性和语用表达的得体性,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语言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基础上。”[8](P28)具体而言,“初级阶段应着重于语素的学习和言语技能训练,如语音、基本词汇和句型的单句操练;中级阶段应该重视提高学生在词汇量、成段表达、适应不同场合、不同对象等方面的交际技能;高级阶段应该培养运用汉语口语进行高层次口头交际的能力,如在教学、洽谈、翻译、研究、公共关系等方面”。[9](P28)从分阶段教学目标可以看出,中级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进行成段表达,为更高层次的口头交际打好基础。
到了中级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就应该开始学习口语的特殊成分和组织规则,这些成分和规则超出了单纯的语言成分和语法的范围,而是涉及到语境、场景乃至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属于语用的范畴。中级阶段口语课的重点就是要教授这些在别的课中学不到的口语语用知识和技能,因此说,中级口语的性质应该是语用的教学。统一了这一认识后,我们就清楚了中级阶段口语教学有别于初级阶段口语教学,中级阶段口语教学应从语言要素的学习向语用表达迈进,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到培养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正确、得体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向高层次发展。
四、中级汉语口语教学内容
明确口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使口语教学沿着科学、规范、合理的方向发展的保证。不同教学阶段,口语教学各有重点。前文已述及中级阶段口语教学的性质应为“语用的教学”。那么,相应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内容,张黎(1995)认为应着重于:语音——从初级的音素、音调的知识训练转入以语气、语调为主的超音位训练;词语——教授那些口语化的惯用表达式和词汇为主,包括有实在意义的也包括只起连接作用的惯用语;语言的组织——跳出句法结构和孤立的单句范畴,着重训练将单句连接起来组成相对完整的表达单位的语用能力。[10]而孙雁雁(2003)则认为注重人文现象,注重句式、文体的训练,从单题制转向多题制应是中级口语教学的主要内容。[11]比较两种不同表述,不难发现:他们都认可中级阶段语用教学的重要,前者看重附着在语音上的语用表现,后者强调文化对语用表达有重要影响;在语言的组织上,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训练成段表达能力是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至于训练的方式,一位从句与句之间的承接着手,另一位从训练的句外着眼,从初级阶段的单题制转向中级阶段的多题制。虽然阐述角度不同,但内核大致一样:那就是适当运用交际策略,重点训练学生成段表达的能力;在练习成段表达时,注重附着在语音上的语用现象,并能了解各种文化风俗习惯及其特定场合中的语言表达习惯。
五、结语
众所周知,语言规范是个语言的概念,它所规范的对象是动态的言语。以上,对口语含义的界定、表现形式、中级汉语口语等级标准及层次划分、中级汉语口语教学内容等进行了探讨。虽然,规范永远是滞后于语言实践的,但对中级汉语口语教学中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的澄清,对相关理论进行的探讨,无疑将有助于中级汉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构建具有对外汉语教学特色的口语学。
注 释:
[1]陈建民.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3]王若江.对汉语口语课的反思[J].汉语学习,1999,(2).
[4][6]戴悉心.留学生汉语口头言语交际能力的层次及其训练标准[J].语言文字应用,2001,(2).
[5]国家汉办.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国家汉办.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Z].2002.
[8][9]刘晓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2).
[10]张黎.试论中级口语课的规范化问题[A].语言文化教学论文集
(第一辑)[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5.
[11]孙雁雁.谈留学生中级阶段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宋青 江苏 盐城工学院党委办公室 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