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调和: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归因、表现与对策

2009-03-27 04:34徐晓春董创文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语文

徐晓春 董创文

案例(一):上《周总理,您在哪里?》

老师:请你把课文朗读一遍。

学生:读不来。

老师:平时朗读不是很好吗?

学生:今天读不来。

……

案例(二):上《大铁锤传》

老师:你说大铁锤是哪里人吗?

学生甲:嵩山人。

老师:注意课文中的“语类楚声”。

学生乙:峨眉山人。

学生丙:武当人、天山派……

案例(一)是笔者上课时所经历的一幕。课后,从该生要好同学得知:上节语文课时她的后几次发言没有被笔者理睬,心里不是滋味。案例(二)是笔者在某县某区开展教学“大比武”做评判员时亲眼所见的一幕,此课为外校的老师执教。同时发现:几位同学穿着非主流而座位相连。有关专家指出“心理危机已成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可见,案例显现出来的心理障碍并非偶然现象,它有深刻的背景根源。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归因分析

这种障碍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它既受到个体身心和教育方法变化的影响,也受到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1.个体因素。12—18岁的中学生身心急剧变化:身体外表突变、内脏机能加强、性机能成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容貌、气度,如果体健貌美则会自我满足、沾沾自喜;反之,则可能自卑、压抑,埋下心理障碍的隐根。其次,由于成人意识的觉醒,有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事方式,在人格上要求获得地位、尊重和自由,但往往得不到满足。如此,他们逐渐疏远成人社会,并伴有“引起攻击性反成人态度” 的逆反心理。

2.语文教学因素。虽然新课标已实施六年,但语文教育的面貌还没有焕然一新。一方面,在高考、中考的重压下,教师常用的战术是“工具性”的训练;另一方面,新课标的推行要求满足“人文性”素养的落实,而大多数教师迷惑。在此之际,教师常常手足无措。史绍典先生指出:当前语文训练的两极走向。一是训练的边缘化:满堂“问答”、一味夸赞、“自主”成“自流”、活动无体验、探究庸俗化与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是训练异化:应付高考解题的手段。 这样两头不着地,语文没有发挥其应有之要义——增加积淀、提升人格,如何能使学生心如止水。

同时,对于语文的学习,很多学生(包括部分家长甚至语文教师)走入了误区:语文学不学无所谓,可以无师自通;学语文的人找不到好出路,没前途;学语文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数理化一拼立马升格。这样一来,学习语文无非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削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一大部分人踮起脚向“钱”看,陷入了物质欲的深阱大沼中,因而精神“粮食”、审美意识奇缺。著名画家吴冠中指出:“我们生活中的美感也很小,我们的建筑大部分都很难看……”“……中国的情况呢,商店里主要的橱窗都是尽量摆放最贵的商品。”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能不被“传染”么?

二、心理障碍在课堂中的表现形式

面对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障碍立刻显现,这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五种症状。

1.茫然。在语文学习中,这类学生表现为:字词认得些,大概的意思了解一些,认为上不上课无所谓,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大。由此,他们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思想涣散、态度散漫,似听非听,处于游离、茫然边缘状态中。这是由于很多教师上课的老一套:先字词,后句篇,没有侧重和变化,“板板相似”,没有落实“一课一得”的结果。

2.自卑。在课堂提问时,有些学生头不敢抬,气不敢出,唯恐提到问题而又答不出,丢人现眼。同时,通过一定的努力又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应,在班集体的竞争中总是处于下风,随之而来的是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从而进一步抑制学习。双重效应的重叠,不可避免产生自卑心理。

3.邀功。语文课堂中,由于语文是语言的学习,有很大的模糊性,回答问题或多或少总能沾到点边。因而,只要教师提问,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每次必答,以达到自我表现的目的。众所周知,马斯洛的动机作用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第七种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有些抢答的学生出于不同的动机来进行自我炫耀,这就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自己来不及思考和体验,因而收效甚微;同时,剥夺了他人的发言权,造成种种消极影响。

4.逆反。在我国,高考不仅仅是一种考试,还是师生的智力、能力、功过的“法庭”,使得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教师大量地“灌授”知识,确保“声誉”;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体验、感悟和审美,再加上其它学科的压力,因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有的只是生吞活剥式的吸收。两种矛盾重叠,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最终产生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

5.不安。常会在语文课上看到这种情景:有的学生坐立不安,既想听课,又偷偷摸摸拿出数学习题来画几下,或背些英语单词。语文课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严月明先生道出了个中原因:(1)母语是不学就会的,尤其是口语;(2)不能立即转化为物质利益,投资大、见效慢;(3)语言类专业就业时是个弱势专业;(4)学生喜欢做选择题,喜欢用排除法和推理,而语文却需要思想深度和艺术感受;(5)学语文是高考得分的权宜之计,上理工大学则可完全摆脱“所惑”。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个人的也有社会的;既有心理的也有思维的;既有施教的也有学习的。

三、克服心理障碍的策略

针对上述现象,发挥语文课程的特色,采用行之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还是可以“亡羊补牢”的。

1.落实“一课一得”,消解茫然心理。比如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这首诗表露了诗人孤独、茫然的心理,正切合学生的此种心境,但是,教师通过引领学生审美还可以使其发现:诗人孤独中折射出安闲,静穆中思索着发奋。发奋是茫然心理的清醒剂。因此,教师应善于像于漪老师所说:“教师要将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以自己之情点燃学生之情。”

2.营造民主氛围,排除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根源于不相信自己,在乎别人的看法,结果往往只发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并且以别人的长处衡量自己的短处。“民主的根子就是相信你自己”,“民主的根子与种子就是‘尊重你自己这个说法”(爱默生《生活的准则》) ,语文教师为了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务必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这对语文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例如通过《斑羚飞渡》的民主讨论可以唤起其生命意识以及对它的珍惜,在平等的合作学习中让其看到成就获得尊重;教师与其对话中在人格上尊重他,对他的努力表示肯定等等不一而足。

3.建设生活化课堂,化解邀功心理。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完整的人,这就意味着教育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认知,还要丰富他的情感、健全其人格,使其成为一个有涵养、有气度、有精神的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语文教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充当从传授知识到健全人格的桥梁作用。语文教材取之于社会生活因而适宜采用生活化课堂,语文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因而很有必要使课堂生活化。比如结合生活实际和《古代英雄的石像》理解,就能很好地使那些出于炫耀目的而具有邀功心理的学生认识到:倾听他人的心声是对人尊重的表现,尊重他人就是看重自己。这样,培植了他的涵养、气度,自然就化解了他的邀功心理。

4.创设对话情景,涤除逆反心理。“他(语文教师)是与课文作者心灵的对话者,然后是通过课文言语与学生心灵的对话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对话情景,通过师生交流,让这类学生感悟到语文能给予人格的力量并体验到生命的可贵,使其认识到语文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不仅能丰富个人的知识,而且能廓开认识视野,从而达到涤除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逆反心理。比如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可以设置系列问题让学生反思:(1)你对残疾人的印象是怎样的?(2)海伦与你印象中的残疾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3)这些区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今后你会对残疾人采取怎样的态度或行动?(5)假如不幸成了残疾人,海伦在哪些方面会成为你的导师?(6)作为正常人,我们今天该怎样做人?

5.增进成就体验,驱除不安心理。心理学家盖茨(A.L.Gates)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 有这么一个事例:著名语文老师潘凤湘先生接手一个差班,一次上课发现有几位学生时不时看桌子底下,他走过去发现他们在看历史书,为的是准备第二天的历史考试。这时,潘老师停下语文开始讲历史,用教语文的方法分析全文讲了哪些事情,事情的发展过程,教他们怎样概括历史事件等。历史考试一结束,他班上的成绩全校最好,学生非常高兴。后来他班不仅语文学得好而且综合成绩在全年级由倒数第一变成正数第一。此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就感是驱除语文学习不安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上课时,教师设计应尽量顾及全体学生,让他们通过努力能有所获,有所获才会产生兴趣,有兴趣才有学好的可能,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总之,面对社会急剧转型和“快餐文化”的充斥,语文教育为了圆满完成新课标和社会赋予的任务,克服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建立健康心理环境,是先决条件。

(徐晓春,董创文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研究所330022)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语文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心理感受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