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晖 刘存香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法,并介绍了该实训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就业 实训基地 成效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经过长期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力发展,已发展成为广西区内汽车类实训基地的旗手、领路人。2003年获得国家汽车运用与维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称号,2005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授予广西唯一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03年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首批自治区级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06年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获得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称号。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将“以就业为导向”贯穿始终,从而对机电工程系的就业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近三年,机电工程系牢牢稳固了各专业的就业率,稳步提高了机电工程系的就业对口率,实现了通过“实训基地促就业”的目的。
1.多渠道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
1.1 布局合理、制度完善、资金充足、理实一体
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面积4669㎡,实训设备总值780多万元,设置了“丰田T-TEP学校”、“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 “汽车电气设备实训室”、“汽车空调实训室”、“汽车仿真实训室”、“整车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金工实训室”、“汽车局域网实训室”、“汽车检测线”、“钣喷实训室”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数量充足、运行良好的实训室,而且实训基地的设备都是当前在较先进的,与汽车新技术同步的,能完全满足汽车专业群各专业课程进行校内实践性教学的需要。
“汽车发动机实训室”配备了25台能正常工作的丰田5A-FE发动机、多媒体投影以及相配套的检测仪器。在开展《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训项目教学时,两位学生共用一台发动机。教师将规范操作投影到大屏幕,学生边看演示边操作,这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发展。
“整车实训室”按照维修企业的生产场景进行建设,配置四辆全新的轿车供学生进行拆装与检测,该实训室就类似于一个小型的汽车维修车间,授课中,学生处于近乎真实的汽车维修车间中。授课时,教师以一个个项目作为授课内容,如汽车保养作业项目、汽车底盘故障排除项目等;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以2—3人为宜,对各项目进行联合操作,教师在其中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整个过程均严格按照5S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这些在广西是史无前例的。
“汽车仿真实训室”装备了从德国进口的全套汽车仿真设备。实训中,每位学生一个工位,教师边教边检测,实训教学突出了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仿真性。
1.2 内培外培于一体,提高设备使用率
实训基地增加了大批的实训设备,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训基地制订了较详细的计划,首先是对教师的培训,确保实训基地的教师能用会用用好各种设备,采取了校内自已培训、厂家技术人员到校培训、派教师到厂家培训等多种方法,使教师们在较短时间能就能很好地使用各种设备。其次是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作用,完善了各种设备的使用规程、实训项目、维护条例、实行专人专管的办法,确保汽车类专业所有校内实践性教学开出率为100%。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1.3 校企共建、合作双赢、特色鲜明
为使“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更符合汽车维修企业的要求,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度”,学院机电工程系积极寻求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其中2007年11月与日本丰田、一汽丰田汽车公司合办“丰田T-TEP”学校,与开创了广西区内同类学校与国际知名企业校企合作的先河;与广西汽车后市场的航母——广西机电设备责任有限公司的合作,实现区域内的强强联手,不断地为企业输送大批合格人材,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广西广缘汽车有限公司签约校企合作,学生就业稳站区内市场。
T-TEP学校成立后,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作用,按照丰田公司的TEAM21培训体系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丰田轿车的兴趣,树立其进入丰田班将来就可以进入丰田经销店工作的就业观,促进学生到丰田经销店就业,提高就业率。
1.4 院校共享、服务全区,优势鲜明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经过长期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强劲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区内真正起到了示范性、共享性、服务社会的作用。
1.4.1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指导思想明确,建设思路清析。
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实训项目全面真实,模拟与真实相结合,学生在实训基地就能得到与维修企业相似的实训,实践技能高,职业素质好。在区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示范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多院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并要仿照“交院式”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1.4.2 面向同类院校实现资源共享。
为了充分发挥实训设备的作有,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在满足校内学生实训的前提下,向同类院校开放,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实训基地已分别向广西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航运学校、广西四职校等院校开放,为他们提供与汽车类相关的实训,效果明显。
1.4.3 服务社会,提供专业培训。
在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上,不仅仅局限于教学上,而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为服务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
自2003年被广西教育厅确定为首批自治区级中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以来,实训基地先后为广西中等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培训了1000多人数,几乎所有的全区中等职校都会有经过实训基地培训的教师。
此外,由于实训基地建设在区内影响力较大,很多汽车维修企业纷纷前来要求对企业的职工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已对广西机电有限责任公司下属汽车4S店的维修接待、广西德星汽车公司维修技师、广西寇星(奔驰)汽车公司技术人员等进行了技术培训。
同时实训基地每年均为需要考核汽车工等级证、汽车驾驶员等级考证的人员提供培圳,并为需要学习汽车相关知识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效分析
2.1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了学生就业的宽度
通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了学校与本行业企业的联系,把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机电工程系实训基地开展对外培训,实现实训基地共享,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并带动了师资队伍建设。由此吸引了更多更广泛的企业来学校招聘,例如:机电工程系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得到中职院校好评,为此,区内多数中职院校优先选择机电工程系相关专业的学生从事实训教师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有能力在如:汽车4S店、汽车综合维修厂、汽车制造厂、保险公司、汽车美容公司、中职院校等单位工作。
2.2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深度
在机电工程系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的,坚持基础与专业相结合”始终贯穿其中,围绕这一宗旨,机电工程系根据实训室的条件,开设了“汽车品牌专门化”的培训课程,把汽车按照品牌划分,依据各品牌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有针对性的给学生进行培训,提升了学生对品牌的认识深度,增加了学生在相应品牌就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引进T-TEP项目,开办“丰田班”,导入了“TEAM21” 丰田技术员培训认证体系,按照一汽丰田所构架的这一完整的阶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在动手的同时逐步理解原理,从而激发学员主动寻求理论知识的愿望,使得学生在就业后能持续提高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军.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5,(10)
[3] 葛文芹,谢卫东.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网络基础课上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8,(6)
项目来源:中德合作广西行动学习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
彭朝晖(1968-),男,湖南桃江人,副教授。
刘存香(1981-),男,广西宁明人,讲师,工程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