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珍
叶圣陶先生精辟地论述道:“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他以父母“导儿学步”为喻,教导我们既要悉心护携,又会适时放手,从而让学生达到 “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的境界,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
一、 课堂进行启发诱导,教给阅读方法
叶老反对灌输教学,他认为“滔滔汩汩连续到三十五十分钟,往往不及简单扼要地讲五分十分钟容易使学生印入得深切。”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师犹如一个讨论会的主席”,但在“讨论进行的当儿,有错误给予纠正,有疏漏给予补充,有疑难给予阐明”“学生在这样的教师的面前,却真个能够渐渐的‘养成读书习惯”。他还说,任何一个人,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总是有限的,而在离校之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所要接触的新事物、所要解决的新问题却是无限的,因此学校教育的本旨无非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 换句话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要使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所以我觉得叶老提倡的启发诱导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助于积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 课外引导自主阅读,促进学生发展
我牢记叶老的教诲:“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会的范围将扩张到多么大啊!学问家的广博与精深差不多都从这个途径得来。”在教完一篇课文以后,我经常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加以补充。记得学习了朱自清的著名散文《匆匆》,我推荐学生读朱自清的《春天》。过了些天,我带我班学生参观甪直水厂。那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水厂地下蓄水池上方是大片的绿草如茵的草地,还有各种漂亮的花儿。我们参观完后,便放起了风筝,然后我和学生围坐着,唱歌跳舞,不觉快到两个小时了。当我问学生有何收获的时候,大家都动情地朗诵起了《匆匆》一文,现在我还记得他们朗诵“但是,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时,少年老成的感慨样,我也被感染了。在我的提议下,大家还朗诵了描绘春天的诗文,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我想,这样做既拓展了语文阅读空间,又超越了语文训练的功能,给了学生美好的精神体验。
我也不忘叶老这样的期待:“课外书那么多,学生自己能挑选适于自己程度和爱好的书来读固然好;老师能给他们帮助,因人而异,分别帮助他们挑选那就更好,我想认真负责的老师一定会乐此不疲的。”为了和学生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为了帮助学生挑选课外书,我还多年如一日地与学生共同读书,我的办公室内、家里,经常有学生借给我的各类作品。有些是学生读了以后,介绍给我的,有些是他们读不懂交给我啃的,我总是与他们共同阅读,共同探讨,好书就在班级推荐,暂时不适合他们读的,我就及时告知孩子们,什么时候适合去读。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和孩子读《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当时我班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在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本书当时还没有风靡起来,我看她手不释卷,便也凑上去看了几页,立刻被文中奇特的魔幻世界,精彩的故事情节、独特的文字描述所吸引,自己买了一本,爱不释手地读了起来,并与她交流,没几天班中就掀起了读《哈利·波特》的热潮,我也把这些丛书的每一本都买了回来,等到《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上映,别人在看书,看电影,我们已经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影评了。和学生一起读书的滋味真是甜甜的。我想,如果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越低落。通过课外阅读,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我相信,拥有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正确引领,拥有了多彩自在的生活,拥有了自主阅读的时空,必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