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词典对义项的收纳

2009-03-24 05:30
辞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大词典义项词义

熊 焰

《汉语大词典》在“陷”字下收了12个义项:(1)陷阱,坑穴。(2)坠入;陷入。(3)淹没,埋没。(4)陷害。(5)刺人。(6)攻破;占领。(7)覆投;陷落。(8)缺少;不足。(9)过失,缺陷。(10)嵌入。(11)陷入某一处境或地方无法脱身。(12)通“含”。

从词义逻辑关系来看,义项①、②,一个名词义,一个动词义,“陷阱、坑穴”是名词义,表示掉入陷阱、坑穴的“坠入、陷入”是动词义。古人向来就有一词兼有名词义与动词义的“体用同称”的说法。先有“陷阱、坑穴”的名词义,再有“坠入、陷入”的动词义,二义相关甚密。在词义的后来发展中,动词义占了大部分,都有“进”、“入”、“投”、“陷(于其中)”的意思。唯独义项(9)“过失,缺陷”不属动词义。正是这一义项,前代注释家有着不同意见。《汉语大词典》引《国语·鲁语下》:“齐闻丘来盟,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于恭。”韦昭注:“陷,犹过失也。”这里取的是韦昭所言之义,“过失”是直接取用,“缺陷”是一个同义词的补充性释义。这个义与其他动词义关联度较少,似乎只与义项⑧“缺少;不足”有些关系。义项⑧“缺少;不足”表示的是形容词义还是动词义?单看这样的释义二者好像皆可。而《汉语大词典》所引之例显示的意义却明确指为形容词义。《淮南子·缪称训》:“满如陷,实如虚。”高诱注:“陷,少也。”“满”与“陷”相对,“实”与“虚”相对,指的是两种相互对立,实则又是相辅相成的状态。

那么,义项⑨“过失,缺陷”是如何来的呢?“陷而人于恭”能否成为确证呢?其实,韦昭的这个被《汉语大词典》采纳了的“犹过失也”释义在前代也曾遭到过质疑。于鬯是清末著名训诂学家,一生致力于教学和经史研究,代表作为《香草校书》,凡60卷。他对韦昭“犹过失也”的释义就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于氏认为:“陷,当读为谄。谄、陷并谐自声,故《荀子·修身篇》杨注云:‘谄之言陷也。谄之富陷,则陷之言谄矣。《说文·言部》云:‘蠲,谀也。或文作谄。谄而入于恭,谓谄而后人于恭也。下文云‘陷而后恭,则‘而作‘而后解,明甚。子服景伯之意欲教宰人过为恭,若谓尽礼尚不足为恭,故穷而至于谄谀,而后人于恭也。韦解训陷犹过失,云‘如有过失,宁近于恭,则当云‘陷宁人于恭,不当云‘陷而入于恭矣。若日‘过失而入于恭,岂可通乎?”(见《香草校书》第897页,中华书局,1984年)

于鬯作了完全不同的解释,他认为“陷”是假借字,与“谄”相通,表示的是谄谀之义。于氏引为理据的有古人注,“谄之言陷也”;有事理逻辑,“尽礼尚不足为恭,故穷而至于谄谀,而后人于恭也”;有文法关系,“下文云‘陷而后恭,则‘而作‘而后解,明甚”。他明确否定了韦昭的意见:“若日‘过失而人于恭,岂可通乎。”于氏把“陷”解为“谄”是有道理的。这样“谄”与“恭”相对,前有“谄”,后有“恭”,“谄”与“恭”表示对人的两种态度,相反相对又相补。《集韵·盐韵》:“谄,过恭也。”即其义。于鬯以为“若谓尽礼尚不足为恭,故穷而至于谄谀,而后人于恭也”,应该说是站得住的。

但于鬯的观点在后人的著作中并没怎么被沿用。所流传下来的仍大都是韦昭之说。有的著作即使吸收了于鬯之说的核心部分,但仍舍不得抛舍韦昭之说,而是将其折中,各取一部分,再作糅合。如王连生的《国语译注》把“陷而入于恭”译作“如有差失就表现出恭敬的样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殊不知,这样不但于理未合,而且有违于文法,因若依译文,原文当作“陷乃入于恭”或“陷则入于恭”,而不当日“陷而入于恭”。

对于氏的讨论,我们无意于是一非一,取一舍一,而是想到一部词典义项的设立。一部历时词典,它在收录词义时所面临的选择是相当多的,前人对一个词语的解释留下了丰富的校、注、考、释、传、疏,这里面有的是相互冲突、矛盾的,有的甚至形成了互相辩驳的关系,那么词典该依据什么原则来对这些词义材料进行取舍呢?一般说来,一个词义的形成总要经过比较稳定的使用,从统计来说,就是要有比较多的例证,有比较广泛的使用,即要有比较多的“词频”。这是从词义的使用、从词义的外部特征来看。从词义的内部关系来说,这个词义则要在该语境中具有专指性。但专指性比较难,“见仁见智”、“诗无达诂”说的就是要确定具体文本、具体语境中的词义是很不容易的。这时,事理的逻辑性,语境的贴切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笔者查了一下各大辞书对“陷”义的解释,发现对“陷”的“过失”义基本上用的都是同一条例证。往上数去,《汉字大字典》《辞源》《中华大字典》及更早些的《康熙字典》,都收列了“过失,缺陷”的义项,所引用的都是《国语·鲁语下》的同一条例证。这说明在两百年间的字词典中,对“过失,缺陷”义项的释义是同出一源、一脉相承的。在真实语料中,它是不是孤证,尚不得而知。但起码说明,长久以来的字词典都认为该词义的最恰当的例证就是这一个语例。而恰恰是这一个语例又有人提出了那么多理由来加以否定。这些,都不由得让人深深思考:历时词典应该如何对待只有孤证的词义,特别是有争议的、只从特定语境中获取的词义呢?从词义发展的规律来看,一个词义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与具体语境有着相应的关系,与该词原有的词义也是有着种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不可能是横空出世、突兀而生的。当然,由于历时词典所面临的不可能是详细、全面的语料,中间可能会出现语料的缺损,在词义的历史链条中就会出现不连贯的现象。这时,对待一个“孤证”的释义,就应该尽量慎重,特别是后出的集大成式的辞书编纂者,广收众说,多作比较,详施考辨,则是必要的。尤其对前人已提出过详细考误式的讨论,更应关注。否则就可能一方面承讹袭讹,另一方面则埋没佳说,失去了还原历史词义面貌的机会。

猜你喜欢
大词典义项词义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西夏语“头项”词义考
词义辨别小妙招——看图辨词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字意与词义
《汉语大词典》漏收宋代笔记词目补释
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华成语大词典》
《诗经》词义考辨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