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颖
《汉语大词典》对“否则”的解释是:“古汉语连词性结构”;“现代汉语连词”。连词性结构“否则”早在《尚书》时代已经出现,演化为连词却在3000年后,这在汉语史语法化进程中是极为罕见的。笔者以为,至迟到宋元明时期,连词“否则”已经形成,清代在功能上进一步完善,用法比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更为丰富。
连词性结构“否则”是用为否定替代的“否”和假设连词“则”的组合,先秦西汉较为多见,如:
(1)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尚书·虞书·益稷》)
(2)义则进,否则奉身而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3)得志则慎虑而从之,否则孰虑而从之。(《札记·表记》)
(4)听则进,否则退。(《国语·晋语九》)
(5)自退则敬,否则赧。(《国语·楚语上》)
(6)速已则可矣,否则尔之受罪不久矣。(《说苑·臣术》)
这些“否则”句在语义上均表示“如果A,那么B;如果不A,那么C。”“否”的否定替代功能显豁,如例1“否”表示“不格”,例2“否”表示“不义”,例3“否”表示“不得志”,余例皆同。句法上,前后分句均出现假设连词“则”,恰恰是这种结构对称性使得“否”表替代、“则”表假设的功能区分明显。董秀芳把上例6作为连词“否则”的首见用例,显然忽略了连词结构在“否则”早期用法中的结构对称特征。
东汉开始,“否则”句开始发生变化,其语义内涵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如:
(7)逐,进也,言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兹谓盗明,厥咎亦不嗣,至于身僇家绝。(《汉书·五行志》)
(8)京房易传曰:“经称‘观其生,言大臣之义,当观贤人,知其性行,推而贡之,否则为阐善不与,兹谓不知,厥异黄,厥咎聋,厥灾不嗣。”(同上)
(9)儒林之官,鹳海渊原,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否则学者无述焉,为下所轻,非所以尊道德也。(《汉书·成帝纪》)
与前期相比,这些“否则”句变化显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否则”的前后分句开始复杂化,“否”不再是对简单谓语或动宾词组的否定,而是对整个小句语义的否定。其二,“否则”前分句不再出现连词“则”,因此前后分句的结构对称性消失,于是“否则”句的假设意味不再具有语境的提示,“否”和“则”的分工开始不明确。
可以想见,当这样的“否则”大量出现,“否”的替代功能便趋于弱化,连接功能逐渐增强,与“则”的紧密程度上升,于是重新分析为连词“否则”,引导表示结果或结论的分句,如:
(10)臣之事君以恭为本然,必忠诚不二然后可贵。否则外有事君之礼、内有熳上之心,未见其能恭也。(宋·真德秀《大学衍义》卷六)
(11)因有请曰:“老先生身承圣宠遇,圣德、圣训不可无记录,否则百年后,门人故吏多谬误矣。”(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二)
上例10中“否则”的前分句“臣之事君以恭为本然,必忠诚不二”和后分句“外有事君之礼、内有熳上之心”本身构成相反情况,“否”显然已经无须替代,“否则”的连词功能明显。
我们发现,明代以前,不管是连词性结构“否则”,还是连词“否则”,均多出现于书面文献或文人作品中,而在佛经、小说、变文、禅宗语录、戏曲等典型口语文献中几乎未见,这大概就是连词“否则”语法化历程较为漫长的原因。
直至清代,引导表结果或结论分句的连词“否则”才开始大量出现,如:
(12)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红楼梦》第三回)
(13)但不知道九死一生是何等样人,可惜未曾向鄢汉子问个明白;否则也好去结识结识他,同他做个朋友,朝夕谈谈,还不知要长多少见识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上例12“否则”后还出现另一连词“不但”,“否则”句本身还包含一个递进分句。证明“否则”的用法较前期复杂,已经完全发展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此期连词“否则”开始出现表示选择的功能,相当于“或者”,如:
(14)白日里倒是走走散散,找人谈谈;否则闲中望望行云,听听流水,都可活泼天机。(《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例14中“都可活泼天机”表明“否则”具有或然特征。
我们认为,表示选择的“否则”的出现,实际上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的连词“否则”在功能上的进一步延伸,是一个主观化过程。
前文已述,早期连词性结构“否则”常用于“A则B,否则c”的结构中,“否”是对A的否定,显然与A形成矛盾关系,“否”和A一起包含了全部的可能。稍后虽然前分句缺失了连词“则”,但“否”仍表示对前分句的否定,仍和前分句构成矛盾关系。引进结果和结论分句的连词“否则”形成后,这种矛盾关系不再体现在“否”本身和前分句之间,转而体现在“否则”的前后分句之间,集中表现为“否则”的前后分句所描述的事实不能同时存在,如上例10中“臣之事君以恭为本然,必忠诚不二然后可贵”和“外有事君之礼、内有嫚上之心,未见其能恭也”之间,只有一种情况成为事实。
当说话者对事态进行陈述时,在听话者听来,引出结果或结论的“否则”前后分句的矛盾关系则可能变为一种对选择项的说明,“否则”转而表示对几种可能情况的陈述,于是选择功能凸显,假设功能弱化,新的语义功能特征得以确立。这些表示选择的“否则”在语义上已经不能用“如果不是这样”替换,只是相当于“或者”。从语用上看,表示选择的“否则”更多体现的是主观认识或主观态度,而并不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分析,因此主观化程度更高。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否则”一般只用于引进结果或结论,表示“如果不是这样”,表示选择一般只用“要不”或“要不然”,如:我们也不干什么,就是看看录像、玩玩牌什么的,要不就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