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域下的英语教学思维创新策略

2009-03-20 07:14符海平
考试周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英语教学

符海平

摘要: 英语教学要“以生为本”, 使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英语教学的策略,才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真正实现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关键词: 以生为本 英语教学 思维创新策略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教师的创新思维,并以教师的创新型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学习;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英语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位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怎样才能把课堂作为实施自己创新思维的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思想,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一、“以生为本”的理论基础及实际要求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学习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语言能力的获得是从语言知识向自动应用的转换过程,要实现这种结合和转换,仅靠教师的作用是不能完成的,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不断实践才能完成。而且,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语言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认知理论还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所以,语言技能的获得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中心、本位,即“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其实质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需求,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和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英语教学实践来看,它是一个包括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或选择、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估等在内的较为复杂的连续性过程,然而无论哪个环节都不允许对学生个人需求分析的忽视。一个学校、一门语言课程或者一个英语教师能否成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他们是否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等等。可见,“以生为本”是维系整个教学链的扣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许多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学习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高校连年扩招造成学生基本素质、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加上学校的批量式生产,造成学生总体英语水平偏低。高校学生的上述特点必然要求处于教育前线的英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生为本”,积极主动地去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和多元能力,鼓励并引导学生学会英语学习,从而有利于其终身发展。

二、生本英语教学的界定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的教育,生本教学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的教学,它主张教育向学生本体的回归,通过科学的艺术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生命发展,提升生命价值;认为教学活动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活动,它依据生命,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而且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这是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本教育”相对立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支撑生本教育体系的有三大核心理念,即,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这与当前我们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教育教学理念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

三、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生本教学与思维创新的策略

培养自主探究,提高创新意识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素质教育,良好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打开想象力,巩固原有知识和新知识的拓展,唤起学生加深思考。学生需要掌握能够继续获得知识的科学方法及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重视策略教学的实施,特别应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加强训练,使学生自觉学习,增强创新意识。

(一)英语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上主要侧重于听、说、读、写四个主要环节。

1.听:内容预测,训练学生的“第六感”。我们知道,猜测不仅可以运用于词汇学习,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听力训练策略。听前预测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题项,并对题项中渗透出来的信息进行推测和思考,在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的同时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听力质量。教师在每次听力练习正式开始之前,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选项、语境、语音、语调等所提供的信息,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使学生养成先读、再想、最后听的习惯,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第六感觉”。针对学生提出的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搜集一些在听力测试中常出现的词汇、句型、场景,按照某种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类和整理,在听力练习过程中把相似的题目放在一起集中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培养自己迅速捕捉信息和判断的能力。

2.说:创设真实语言情境训练口语。长期以来,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多偏重营造课堂小环境,如背诵课文、朗读比赛等。加之受到母语环境的包围,任何学习技巧都无法使学生的口语水平在短时期内得到明显的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造成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欠缺。因此,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兴趣应该是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如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听唱英文歌曲、英文广播等。同时应尽量活化教材,开展各种趣味活动。反之,如果仅是就以课论课,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当他们意识到所学的语言能有效切入实际时,情绪上的满足不言而喻。教师应尽量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有话可说、有用武之地,培养他们学习口语的兴趣,并以此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读:掌握阅读技巧,速度和质量一起抓。学生应该养成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习惯。以信息搜索为特征的泛读已不再是精读的辅助手段,而应是需要学生切实掌握的阅读能力。一般来说,高效且快速的阅读需要把握好文章的“两点一线”。“两点”分别指的是文章的主题句和信号词。一旦抓住了段落的主题句和信号词,便能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而其余部分只需一扫而过。值得一提的是,快速阅读并非意味着完全忽略细节,而是要有所侧重和技巧性地进行把握,这里提到的“一线”则是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抓住的是句子的主、谓、宾这条长线,在阅读长句时只要将这三者融会贯通便可形成句子的全貌,对于学生来说这往往是个难点。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避轻就重”,对学生分析长句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此外,还要抓住“意群”这条短线。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习惯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单词上,导致对句子乃至整个段落的错误理解,所以,教师应注意矫正学生的这一不良阅读习惯,直到他们习惯以意义和句法结构较为密切的一组词或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快速而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

4.写: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合作学习,共同提高。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教学中的反馈是过程写作的本质。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一直是教师充当着反馈者的角色。由于教师的特殊地位,写作者和反馈者无法平等地进行交流,再加上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多,使得这种交流十分有限。采取3—5人合作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评作文,通过一系列阅读、评估、讨论来练习写作,不失为一个写作训练的好策略。在写作互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盲目的知识接受者,而会对同学的意见进行思考和质疑,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里,教师从反馈者、评价者转变为合作学习的调控者,其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尤其要让学生了解并体会到,由于每个人的思维结构和知识背景都有所差异,因此要考虑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充分交流,并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而无论作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其写作水平都能在合作互评中得到提高。研究表明,合作互评式写作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笔者近五年来的教学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景,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进行口语交流。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关键词(Key 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去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探索过程。

(二)教师应重视学法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通过实践可知,英语的自学能力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英语单词和朗读课文;(2)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3)能独立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4)能独立完成教师提供预习和复习的作业;(5)能独立使用学习工具书和电化教学设备;(6)能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当的课外读物;(7)具备在预习课文时找出疑难点、并向教师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使其在意志和信念的推动下,支配自学探索活动,不断更新、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统一起来,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实现逐步培养其创造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OMalley.J.,Chamot.A.Learning Strategies i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0.

[4]Cohen.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03).

[6]齐宪代.开展创造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1,(5).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