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亲人的歌

2009-03-18 10:25沈丽萍郑秋雁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传记朱德母亲

沈丽萍 郑秋雁

课堂实录

师:本单元我们学了几篇课文,不管是怀念老师的《藤野先生》《再塑生命》,还是胡适的《我的母亲》,抑或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纪念最崇敬的人的《列夫·托尔斯泰》……这些文章都是什么文体?

生(齐):传记!

师:那么什么是传记呢?

生1: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一种记叙性文章。

师:你的概念很专业,传记一般是用于记载、介绍人物生平事迹。那么,传记一般可以怎样分类?

生2:可以给别人写传,叫做“他传”;也可以给自己写传,叫做“自传”。

师:你分得很准确,是的,传记从写作对象看,可以分为“自传”和“他传”;按照写作的内容看,传记它既可以记叙某人的整个一生,也可以专门介绍某人的某一时期、阶段,前者可以称作“人物传记”,后者可以称作“小传”。那么,我们这个单元的传记属于——

生(齐):他传!小传!

师:传记所表现的人一般都很有特点,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传记(或传记片段)大都是在各自的领域或者勤奋努力,或者刚正不阿,或者忍辱负重。或者取得过辉煌成就,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值得后人怀念和敬仰的人。在他们身上,无不表现出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他们是我们人生的楷模,学习的榜样。阅读传记就是在了解这些人物的生命历程的过程中,受到他们人格的感召,精神的熏陶,同这些高尚的灵魂进行生命意义的对话。

因而不管小传还是他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特别佩服、崇拜他。或是特别感激他、爱他,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非要一吐为快。不吐不快。因而这一类的文章通常最会用到一种表达方式……

生3:记叙!

师:对!传记大多以叙述为主,作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说明、议论和抒情,但后者只是作为文中的点睛之笔,对人物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以突出人物的思想风貌。其次,因为特别佩服、崇拜他,所以在写的时候一定要真实,来不得半点的虚构,因此传记的第一个特点是——

生(齐):真实性!

师:正因为特别感激他、爱他。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非要一吐为快,不吐不快。所以传记一定要进行一些议论与抒情,这时就要体现传记的第二个特点——

生(齐):文学性!

师:传记的文学性。讲的是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有感人的力量。传记是写入的,包括人的生命、经历、情感在内;而一旦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就倾注了爱憎的情感,需要用艺术的丹彩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我们现在一起来看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学生开始阅读文章)

师:文章记了母亲哪些事情?

生4:朱德的母亲很爱劳动,文章中写道:“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他们是个大家庭,煮饭就已经够受的了。更不用说还要做另外的农活。

生5:朱德的母亲聪明能干。文章中说“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灯油都是自己榨的。“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子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种饭就是现在也很好吃。

(学生笑)

师(亦笑):你讲的不是没有道理,确实这种饭放在今天来看,是非常有营养的,也注意到了粗粮和细粮的合理搭配。但是在那个时代,人们是吃不到白米饭的,因为粮食严重不足,作为孩子多么想吃饱或者吃好。这是他的母亲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想出的不得已的办法,你能理解吗?好,你们继续谈。

生5:他们的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

生6:我觉得他的母亲任劳任怨,“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但她从没有跟别人吵过架,长幼伯叔妯娌的相处也都很和睦。

生7:母亲还很会教育孩子,文章说“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说明母亲对孩子的劳动从来不反对,还有意识地培养。所以朱德写道:“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说明他的母亲教给了他许多生产知识。

生8:母亲还教给他许多做人的道理。书中说:“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生9:母亲很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给人物质的帮助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样朱德从小耳濡目染。就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师:你们都讲得非常有道理,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母亲的很多事例,既体现了文章的真实性,也告诉我们课文运用了传记的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但是母亲作为作者最佩服、崇拜的人,作为作者倾注了满腔情感的人,当然要用到议论与抒情的表达方式,请看作者在哪些地方运用了这些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生10:在课文的结尾处有一段议论:“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师(颌首):对!

生11:这种议论在文章中间部分也有,例如“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些议论也说明朱德在回忆了母亲的平凡小事后,满腔的感激之情充溢胸中。不议论不足以表达这种感情。

生12:还可以说明在这几件小事记叙后,作者要来一个归类,一个总结。

师:言之有理!可见,要写好一篇传记,要注意哪几点?

生13:是不是这人有值得写的地方,或者是有比较明显的不同他人之处。

生14:就是您刚才说的,要有写传的欲望和冲动,或是特别佩服、崇拜他,或是特别感激他、爱他,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非要一吐为快,非吐不可。

师(笑):你倒是活学活用,是的,这样写出来的传记才会有灵光,有很浓的情感。

生15:要尽可能了解传主的个性特点,要从中找出那些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符合其思想特征的重点材料,才能写好文章。

师:如你所说,对那些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符合其思想特征的重点材料,恰当组合,搭建框架,并要注意在叙事过程中,依据事实对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做到褒贬分明,切合现实。这才

是写好传记的关键。

生16:不要记流水账式,要有一定的文学加工。

师:你们讲得都很好。(出示注意点)

1,传记必须真实,要善于选择富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材料:

2注重传主的个性特征,传记最要紧的是写出这个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

3传记应该将生活和历史的真实与文学的艺术性结合起来:

4,注意根据不同的传记对象选择不同的传记风格。

师:了解了传记的特点,就要“实战练兵”了。练兵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场地”,不打无准备之仗吗。请看老师发下的采访提纲。

(学生看呆访提纲)

有问题吗?

生17:老师,所有的内容都要采访吗?

师:不是,而是根据你采访对象的不同,选择你认为合适的内容。

生18:一定要写母亲吗?

师:你们认为呢?

生19:我认为不一定。因为这次综合性活动的主题是“献给亲人的歌”,只要是你心目中的亲人,都可以写。

师:你的看法完全正确!完成采访提纲后,你的作文材料已经具备,然后可以先列作文提纲,让你的文章初具雏形,这样再写作是不是心中更有底气了?

生(齐):是!

师:课上到这儿,你们可能会有一点疑惑,第二篇范文怎么还未“登场”了?第二篇文章是老师为你们选的老舍的文言性质的《自传》,理由是根据不同的传记对象选择不同的传记风格,是给同学们自学用的。下课后仔细看一下,也可以采用《自传》的写法,写篇小传。

写作范例

自传

老舍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残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写作提纲

(一)采访提纲

采访人:

采访对象:

采访时间:

采访提纲:

Q1:出生年月?祖籍(老家)?原来的家庭情况?

Q2:学习简历?学习期间最难忘的事?最擅长的学科?最不喜欢的学科?

Q3:工作经历?工作业绩?

Q4: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Q5:最欣赏(崇拜)的人?最要好的朋友?生活中对你最重要的人?

Q6:记忆中最难忘的事?最自豪的事?最遗憾的事?

Q7:你认为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吗?为什么?

(二)写作提纲

写作目的:介绍人物的主要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为人之道)、主要成就等。

结构安排:

第节:

第节:

第节:

第节:

字数:600字左右。

作文(初稿):

猜你喜欢
传记朱德母亲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