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秀茶 李敬肖 赵彦霞 马玉文
摘 要: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教师的反思笔记,每一篇都是反思者的心理反映,体现反思者的心理品质。优秀反思者的心理品质优于一般教师,具体表现在具有成熟的自我意识、较强的自信心和洞察能力,具有人际开放性和较强的成就动机、坚持性、行动力等品质,体现出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和谐发展。
关键词:反思笔记;分析;优秀反思者;心理品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2-0016-03
近年来,关于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的理论研究较多,不少人就反思型教师的行为特点、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进行了研究,不少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还对教师的反思内容、形式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选择石家庄城区普通中学和城郊小学各一所的16个教师两年来的180篇笔记为样本,就教师反思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但与外在研究教师反思行为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了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教师的内在反思品质。我们首先发现每一篇反思笔记都是反思者的心理反映,体现反思者的心理品质。我们又从中选择了20篇最优秀的笔记,对其所属的5名教师的学校领导、同事进行了访谈,结果证实这5名教师确实属于学校的优秀教师,证实了反思与教师成长的关系。我们也对这5名教师进行了访谈,并集中对这5名教师的反思笔记进行了分析,发现优秀的反思笔记不但在反思的深刻性、有效性和持续性方面优于一般教师,并且在反思心理品质上优于一般教师,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体现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较强的自信心
反思的基础是自我认知。其中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在心理反映的意识层次上支配、调节着人的行为,成熟的自我意识体现在能出色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控自我几个方面。具有成熟的自我意识的教师能全面地了解自我,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恰当地评价自我,能客观地把握自己的角色。有成熟自我意识的教师能通过积极的自我感受形成适度的自爱、自尊、自信、自强等心理品质。他们的反思笔记就反映出了这样的品质。例如:
我下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我的教学之路会走成什么样子?为什么在同一起跑线会有近乎天壤的区别?作为老师,我在不断追求什么?怎样才会使我的人生、我的工作生涯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我是不是在简单而又繁杂的生活中把这些渐渐地淡忘了?我的激情和热情是不是在不断减少,消亡?不!我应该不是那种随波逐流、没有理想的人!我应该把自己原来那美丽的梦圆了!那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我会成为一个让自己都敬佩的人,一个非常好的有独特价值的优秀教师!(马老师,2006-1-38)
这篇笔记对自己的“追问”正反映出他对自己的深刻认识与定位——做一个非常好的有独特价值的优秀教师,其较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自信心与成就动机促使她不断反思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会因为过于看重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害怕被否定而影响反思,这也是不少教师不能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原因;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常采取防御、甚至抵制态度,常好寻找种种理由为自己解脱,因此难以作深刻的反思。
二、体现出较强的洞察能力
反思的特征是指向自我的自省性和内隐性,因此需要教师的自我洞察。一般教师往往缺乏洞察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根基,使反思停留于表面:仅仅陈述事实或发点议论而缺乏反思的深度和效度。而这些优秀反思教师的反思笔记反映了相当高的洞察力。例如:
“又见落日,又在夕阳中送孩子们回家,微笑的脸,一句句“老师,再见”。但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的笑脸少了,温暖的“老师,再见”也少了。不苟言笑,严厉的我拒绝了孩子们的亲近,当孩子们用天使般的声音向我问候,一道道目光在我身上寻觅爱的回音,可是,我却将脸一沉,不悦地说:“你们也不看看,占着道了,高年级同学出来会碰着你们的,真是的。”于是,你们明亮的眸子黯淡了。我不是爱护,而是用“冷漠”诠释着要求,我对你们太苛刻了,总是对你们提太高的要求,总是找到你们的错误并“一丝不苟的纠正”,总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你们,总以为这是对你们的最大爱护!习惯真是害人不浅,吹毛求疵和训斥的习惯让我们的心隔开了!我不是不爱你们,而是对你们的期待太高、太激进了,没有找对表达的方式。从今天起,我要把不耐烦的话从我的“话谱”中彻底删掉,用心感受你们的成长,不让心睡觉。(林老师,2007-9-8)
反思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是以寻找假定为核心,从而深刻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教育与教学。这些假设中包含着自己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发展观、知识观以及如何看待课程、看待教材、理解课程改革等等。例如:
我想,我现在的教学在有的时候不只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教育学生,而是在不断的修身养性、自我熏陶、自我提升涵养和品行。如果真的有一天,我的人格的魅力远远超过了自身的知识层次的时候,我想,那才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感觉。(马老师,2006-10-11)
这段日记在探索教师自我提升与教育的关系,朦胧地预感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远远超过知识本身的影响,那是对完美境界的追求。这样的反思比一般的反思有深度,认识更深刻。这,正源于教师对自己以及自己教学行为的深刻洞察。
三、体现出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发展
优秀的反思教师首先是重感情的人,他们情感丰富,具有深挚的爱心。他们因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而欣慰,为他们开朗活泼、热情向上而高兴。这些,在许多教师,尤其在这些优秀教师的反思日记中都有体现。优秀的反思教师又是理性的智者。他们能对自己行为和行为过程进行反思,用理性思维的眼光审视自己。能把思考的注意力由外显的教学行为转向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教育目的、课程原理和教学观念。因此,其反思更理性,更具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例如:
今天下午,我讲了一节阅读链接课“感恩的心”,在讲课之前,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能在自主阅读中提升情感水平,从感恩人类到感恩自然万物。上课后我从对“感恩”这个词的理解入手引导学生阅读“感恩节”和“天坛”这两部分内容,然后开展“谈谈你的感受”的交流活动,学生有讲故事的,有说感受的,尤其是……用了很多时间讲故事,我没有打断她,觉得打断学生的发言,一是不尊重学生,二是怕听课的老师说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预期的教学目标“感恩自然”没有完成。对于预期的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我思考了很久。为什么?问题出在哪里?想起邢主任说过的“情境、资源、教师、学生”这四个要素间的关系,其中教师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应该创设合理的情境,补充合适的资源,这样,学生的感悟和认识才能在此过程中生成、升华,才能达成目标。
回想这节课的整个过程,其实在自己备课中就埋下了败笔,那就是在主观上没有用心去创造一个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自己手中的资源没有开发,没有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素材,所以当教师给予学生的东西并不适合完成目标时,怎能达成事先拟定的目标呢?合理的教师主导不是形式的“问题主导”,而是把情境、素材等教学资源拉近学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又能使学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今后,我可以……(成老师,2007-10-9)
这篇课后反思不仅已经由外显的教学行为深入到教学行为背后隐含的课程原理和教学观念,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作批判性分析,而且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恰当的解决方案。而一般教师由于思维缺乏深刻性和独特性,其反思往往仅局限于心得体会,难以达到这样的深度和水平。
教师的理性智慧不仅体现在理性思维,还体现在理性情绪上。情绪问题是参与新课程实验的小学教师反思日记中提到最多的问题。在一个学校的反思日记中,有90%的教师提到情绪问题,例如以“生气呢,别再让我不高兴”、“我觉得我不再满腔怒火了”等为题目的反思日记,而导致他们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则不过是个别学生的“不争气”、“家长的不配合”、“学生成绩不理想”、“学校的考核”等等。优秀反思教师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够理性的管理自己的情绪,能将较多的本能冲动缓解为以平静的理性对待师生间发生的事情,这样的事例在日记中都有体现。情绪管理对于教师反思的作用,首先在于能使反思者冷静理智地看待教学与教育中的问题,这是反思的前提,“遇事冷静,反观自身”是优秀的反思型教师的共同特点。
四、体现出反思教师具有的人际开放性
反思不仅要对各种假定、信念进行审视,而且要从自己的经历、学生的反馈、同事的评价和理论文献的解读中对自己的知识、教学实践及其背景进行反思。因此反思特别需要合作的文化氛围。事实上,同事间的交往对个人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请看一篇反思日记中的一段话。
最让我受启发的事情是,有一次,我们一起去听语文课,她的听课记录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是我工作八年来第一次看到的最新颖的记录,最具思索的记录。在我接触的任何领导的记录中都没有像她那样作笔记。但是我觉得,对于听课的老师来说,也只有像她那样的记录,才体现了真正的思考学习的过程。她的记录并不是像我们那样把整个课的过程完整地甚至是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被动的接受,带着很虔诚的心去学习,而是富有思想性的,富有挑战性的。(马老师,2006-10-10)
同事的思想和良好的建议是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学反思追求的是多样见解的共享与共识。如果教师们生活在一种合作的文化氛围中,开放性的对话和讨论会使每位教师的思想得到启迪,教学行为得以改善。例如:
我想,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经典。我感到很幸运,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我能从我的身边找到我的师傅。比如:田老师的认真执著,彩虹的独具匠心,小赵的乐观精神等等。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一个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真的会使一个人成为成长很快的人,一个快乐的人。(马老师,2006-9-9)
五、体现出反思教师具备的较强的成就动机、坚持性、行动力等动力品质
没有主体对反思的心向和需求,就是盲目的、缺乏动力的反思。反思实践者应具有杜威所说的执著精神。叶澜说:“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可能不会有成就,而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一名名师”。这就需要坚持精神,需要行动力。“一旦决定,我会马上行动。”优秀教师应该具有实践者所具有的果断、勤奋、耐挫等心理品质。所以,我们认为反思动力品质应包括为动机、坚持性、行动力。从人格维度来说,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他们有自我提高的强烈愿望,始终以教学主体的身份投入教学之中;在反思中学会反思,不断规划自己,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努力。而一般教师则往往说“我从来没想过我能成为专家”,现实中很多教师正是因为受到这种认识的束缚而使自己丧失了反思动力。
我们在访谈中还发现,随着教师任教年龄的延长和职业经验的逐渐丰富,习惯性“定势”也会越来越成为反思的阻碍因素。当自信变成了自负,经验变成了定势时,反思便不容易进行。因此,虽然许多老教师工作踏实认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但是他们的反思意识却不如年轻人。这就是我们在调查中所发现的反思水平并非随着教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及其原因。另外,职业倦怠滋长、成就动机减弱也都会影响教师的反思。许多教师反映“没时间”其实是一种假象或借口,其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动力。
鉴于以上研究分析,我们认为成熟的自我意识、较强的自信心和洞察力、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和谐发展、人际的开放性和较强的成就动机,以及坚持性、行动力等是教师应具备的反思心理品质。优秀教师的培养应该十分重视其心理素质的优化,设法消除诸如情绪管理、自信心、人际的封闭、信任感缺乏等影响教师反思欲望的不利心理因素,努力提升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教师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等。我们要从构建新型教师文化的整体规划入手,通过建立教师成长团队等形式,提升全体教师的心理品质,从而促进教师成长。
参考文献:
[1]田杰.反思型教师教学行为特点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武昌),2003,(1).
[2]王春光,张贵新.反思的价值取向与反思型教师的培养[J].比較教育研究, 2006,(5):82~87.
【责任编辑 韩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