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建伟 叶爱萍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一书说:“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细节虽“细”,但并非小事。你的学生在10年、20年之后,肯定不记得你当年讲课的具体内容,但是他们却能够回忆起许多细节,并且告诉你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一生记住了某个历史事件、某个道理、某个思考问题的方法。你上课时对细节的技术处理就是你的教学风采,也可能成为你的学生一生的精神财富。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善于处理每一个细节,或者说,一堂课处理好一个细节,也许就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可是,一节课往往存在许许多多的细节,我们是否都要一一关注呢?如果要有选择的关注,那么我们应该关注怎样的教学细节?本文拟从几位名师的教学案例中折射出的关注怎样的教学细节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应关注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细节
[案例1]
徐斌老师在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悟替换的策略,设计了“画图体悟”的环节。教师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在交流、分析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的意思后。徐老师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想怎样替换?这样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再组织学生画一画“能把你喜欢的替换过程画出来吗?”接着鼓励学生想一想“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是什么?”最后才请学生列出算式解答。
[思考]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经历了提出替换的假设到画图体悟替换的策略,再到理清替换后的数量关系,最终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切地感悟到什么是替换、为什么要替换、怎么替换。
这是徐老师在教学准备阶段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细节,使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了学生对“替换的策略”这一知识的理解过程,这种教学细节的预设极大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虽然我们早已知道过程的重要性,可在我们的课堂,似乎对数学结果以及运用结果去解决数学问题更关注些。其实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学生的知识体系才建构得更具有生命力。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们花费大量的心血,精心设计好相应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中“做数学”,在经历中感受,在经历中提炼,从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应该说只要能反映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细节都值得我们关注。
二、应关注学生学习起点超出预设的细节
新课改不仅给教师带来新的理念,还给教师带来新的困惑。当学生的学习起点超出预设,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才能实现超越。
[案例2]
汪培新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课一开始就问学生:“对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其中有学生回答:“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时汪老师面向全班问:“你们认为呢?”几乎全班学生都说知道。老师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回答五花八门。
这是一个学生起点知识超出教师预设的问题,如果是我们执教,也许会束手无策。但汪培新老师却抓住学生的现有起点继续他的教学:“有多少人真正研究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纷纷表示没有研究过。“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度,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研究?”接着学生就积极地投入到了探究、验证的学习活动中。
[思考]
现在的学生学习方法越来越多了,每天的学习内容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有些会有着一定的认知或生活经验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去认识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或知识经验呢?是漠视,仍然按照教材提供的材料按部就班,让学生“懂装不懂,明知故问”?还是尊重学生,对教材进行合理的组织处理?汪培新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数学经验的全方位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我们的教学便能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拓展一些学生中所没有的欠缺的内容,才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也会越来越有兴趣,自主探究的欲望更加高涨,数学教学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三、应关注能引起学生自我反思的细节
[案例3]
江萍老师执教《吨的认识》一课,课一开始教师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听说过“吨”这一重量单位,于是老师提问:“按照你们对吨的认识,估计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1吨?”学生的回答相差甚大,有回答一头牛的、有回答一辆小车的、有回答三只羊的、有回答一头大象、还有回答一袋米的等等,教师故意不作评价。当学生通过大量的体验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吨的概念后,江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你认为,课一开始时大家举的例子中,哪些东西的重量不可能是一吨?”学生很快作出了判断和调整。这一问题的提出自然引发学生反思:我前面举的例子是比一吨大还是比一吨小呢?学生通过反思,从而修正自己知识体系的建构。
[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这说明我们自己已经逐步形成了反思习惯,那么我们的学生呢?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预设下的活动生成,学习创造。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才是真正数学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有必要抓住有利的契机引导学生主动反思,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从而达到完善修正自己知识体系的目的。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除了来自教师和同学的有效引领,更离不开自己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教师应充分创设时机让学生经历挫折,经历反思,从而达到逐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关注那些能够引起学生自我反思的教学细节,通过有意识地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四、应关注影响学生思维提升的细节
[案例4]
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中,当学生初步学会了替换的策略后,徐老师通过两次变换条件(第一次是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换为“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4倍”;第二次是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换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20毫升”),使学生感悟到替换的策略需要根据条件的不同灵活运用,从而提升策略。接下来,徐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以上题目的解题过程,然后问到:“这个题目与例1比较在做法上有什么不同?这两题中替换的结果和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达成共识:例1中,两个量是倍数关系,替换后总量不变;改变题中,两个量是相差关系,替换后总量发生变化。
[思考]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提升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只要是影响学生思维提升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上课堂中可以看到,徐教师有意识地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做到立足于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实践。教师要善于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思维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思维过程,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去推导过程、概括规律、归纳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改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以上片断中徐老师没有停留在学生掌握替换策略和会用替换策略解题的底目标层次,而是适时地通过回顾反思、系统比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名师们如此关注细节的课堂一直是我学习的典范。他们那充满艺术的教学留给我无限思索。品味课堂,反思自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心中有学生,充满智慧,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顾的教师才能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并有效挖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