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评讲功能新探

2009-03-07 03:07吴根林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京剧试卷解题

吴根林

试卷评讲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根本目的是分析得失,纠正错误,巩固提高。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试卷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教师要开拓进取,不断尝试,在试卷评讲中渗入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以发挥试卷评讲的最佳功能。

一、着眼于知识结构的完善与整合

例:国家统计局指出,2008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通货膨胀压力日益明显。为了控制物价上涨过快,国家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有:

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②减少则政支出③下调存贷款利率④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和增长速度

A.①②③B.①⑧④c.①④D.③④

该题怎样评讲效果较好?我认为,CPI上涨是当前的热点问题,财政货币政策又是重要的考点,很多学生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混淆不清。因此,教师在评讲时要做到:第一步,引导学生回忆财政政策有哪些,货币政策又有哪些,并注意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一步就是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和比较的过程,以此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第二步,帮助学生明确当前我国实施的是稳健的则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最后一步,引导学生选出符合从紧的货币政策的选项。

因此,试卷评讲是学生的继续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去伪存真的提高过程,是对学生已错知识进行体系上的调整、梳理的再认知过程。学科核心知识是学科教学的根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必须建立在对学科核心知识把握程度的基础上,“能力”不是脱离实际知识的“空中楼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能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对不同形态的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因此,教师试卷评讲时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应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甚至要拓展和延伸。

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整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是简单、生硬地说出这些知识体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注意知识体系的过程性、生成性。评讲时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尊重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权利。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以通过学生查阅教材、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等方式完成。总之,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和整合。

二、着眼于解题方法和能力的训练

现在的政治试题注重学生运用学科基础知识进行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注重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对不同形态的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并能够运用规范、简洁的学科语言组织答案,从而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整合重组、迁移拓展。因此,政治试卷的评讲又负有训练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能力的功能。如果教师在评讲试卷时不注重方法,只是指出题目的正确答案,而不去分析产生错误症结的原因,不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的思路、总结解题的方法。那么,在这种评讲方法下,学生的认识误区依然存在,学生的思维习惯并没有养成,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能力怎能提高?

下面试举一例,来谈谈这种题型评讲时的要求。

例: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响,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沙家浜》等剧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2008年2月,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京剧的发展和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这种题型怎么评讲?第一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分解情景材料,找出材料中京剧是怎样发展的,又是如何推广的。通过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可以找出要点:①京剧的发展经过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借鉴了昆曲、京腔的长处。②京剧的发展过程中还吸收了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③国家通过教育来推广京剧。第二步,引导学生把刚才的三个要点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如“京剧的发展经过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借鉴了昆曲、京腔的长处,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依此类推,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三个简单化的问题,做到了化大为小,化难为易。第三步.引导学生用规范、简洁的学科语言组织答案,表述时注意做到理论知识与背景材料的统一。

可见,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在评讲时不仅要讲答案,同时还要渗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评讲中应该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题型的特点和解答思路,如把主观题分为认识型、辨析型、原因型、意义型等类型,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知一推三”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走出茫茫题海。

要促进学生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评讲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反思是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与提高过程,要引导学生反思答案的生成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方法的优劣、反思知识的横纵联系等。

三、着眼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的精神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一精神在政治试卷的综合探究题上得以充分的体现。

综合探究题解答的途径具有开放性、探索性,也就是说,对同一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认识程度的高低,亲身体验的不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回答,评讲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和思考,在发现和探索中创新。

例如:综合探究题(部分)

目前,手机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消费和生活的必需,而这一影响也波及到了中学校园。在中学校园里,经常见到中学生打手机谈笑风生。

某校探究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让手机在学生中放任自流,许多人将很快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的方向。对此他们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①提高认识、杜绝攀比。②立足家庭,正视问题。③校内督查,积极引导。④多管齐下,加强管理。

请你就上述某一方面的建议提出两条具体的落实措施。

此题学生回答时选择的余地很大,四个方面的建议可以任意选择。他们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也可以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对此,教师首先要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否决一个学生的劳动,从而扼杀他们创新的积极性。无论学生提出的具体落实措施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去寻找其中智慧创新的火花。对其中优秀的给以表扬,对合理的给以鼓励,对有所欠缺的给以指正。让学生懂得他们的劳动成果受到了老师的尊重,这样可以爱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就上题而言,评讲时教师还可以自己确定其中一个方面的建议,如确定为“③校内督查,积极引导”。让学生围绕该建议去提一些具体的落实措施。这样可以让学生围绕目标去开拓思路,去概括、去探究、去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点拨,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思维和自我表现。

综合探究题的情景材料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关注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教师在评讲时,切忌就题论题,可以通过变换问题的角度让学生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情景材料链接教材观点,当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些情景材料自己设计问题、回答问题。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去探索、去争鸣,形成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试卷评讲中来。

四、着眼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政治课程标准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规三个维度表达课程目标,这反映了由以往的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目前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并不只是课程教学的任务。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卷,“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已经成为命题的隐性价值主线。并且试题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关注人文民生,体现积极、健康的价值导向和时代主旋律。因此,试题的评讲不仅要涉及知识和能力,也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灾区视察,看望受灾群众,并鼓励他们重建家园。说:“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人生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问题: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对温家宝总理这段话的认识?

温家宝总理的话主要是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种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这样一个极好的情景材料,对于培育和弘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是很有帮助的。在评讲时只要教师用三言两语加以点拨引导,就会触动学生的动情点,在无形中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

事实上,政治试卷上这样的情景材料很多很多,我们可以通过正面事例来激励学生,让学生经历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江苏命题的政治试卷中有许多彰显江苏地方特色的情景材料,教师在讲评时还要调动学生关心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关心江苏、热爱江苏的情感。

当然,在新课程背景下试卷评讲应该具有更新的功能,评讲中所涉及的理念,应该渗透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让知识从学生的负担变成滋润学生心灵、生命和人性的甘露,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京剧试卷解题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