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

2009-03-04 09:09周黎明
对外传播 2009年10期
关键词:西方人北京文化

周黎明

中西方传播中一项重要的技能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的前提是掌握大量中西方知识,熟谙两者间的差异和转换。生搬硬套,就会衍生出很多啼笑皆非的结论。

有些我们认为的偏见,归根结底是换位思考欠妥造成的。美国《名利场》杂志在奥运前派了一名记者来北京,经人介绍去《中国日报》拜访,回去以后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中国政府对新闻的压制”,他的“证据”是门口站岗的警卫。我看了哑然失笑:警卫跟报社工作人员完全是井水不犯河水,两套系统,互相连名字都不知道,编辑部政策更是他们八杆子打不着的事,如何对编辑造成“威慑”?该记者这样想,主要因为他没到过亚洲,不知道全亚洲的保安都是军事化训练,而美国的保安既少又老,绝对不会给人震慑。所以,他一下子就想偏了。

这样低级的错误驻华记者是不会犯的,毕竟他们常驻中国,如此显眼的区别是最早消化的。

诚然,不仅美国记者误解我们,我们也会用同样的思路来误解美国。早年,我们经常向美国政府抗议,抗议的内容是美国媒体发表了对华不友好的言论。其实,美国政府是管不到媒体的,他们也不要求对外言论服从政策,口径一致,如果要求了,估计会被反戈一击,被斥为违反宪法第一条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这样的媒体文化在我们这儿是生疏的,我们自然会按照我们的设想来重构事件的原委,--寻找告状的主子。

文化转换与其说是一门技术,不如说是一门艺术,而掌握艺术的人必须浸淫其中,光靠看书、看电影是远远不够的,短期出访也只能解决表层的疑惑。如同一个人不能同时站在两条河中,一个人也不能同时处于两种文化中。当然,一个常居美国的中国家庭,或者常居中国的美国家庭,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同时体验着两种文化。然而,大环境往往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文化走向。郭怡广(Kaiser Kuo)在美国出生长大,十几岁到中国,同时混迹于摇滚乐队和老外圈子,成为了罕见的彻底“双轨”的人才。他游弋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轻松自如,如入无人之境。由于曾长期居住胡同,参与唐朝乐队,他掌握的京骂国骂超过普通北京人;另一方面,他坚持阅读美国的报刊,收听美国的电台,跟踪美国的影视,再加上成长于美国的背景,他的英文表达是后天学英文者难以匹敌的。

郭怡广的文章很难翻译,措词造句包涵太多内涵,没有背景知识很难充分欣赏。长期生活在中国的西方人是他的目标读者,因为他们跟他有着相似的背景。但初来乍到者一定会被他吓到。奥运前,他写了一篇专栏文章,“敬告”来华采访的西方记者不要偷懒。他列举了一大串“偷懒”的表现,比如拍一张胡同在前现代化高楼在后的照片,把北京的新旧比喻成阴和阳,把“危机”解读成“危险”和“机遇”,等等,因为这些是用滥了的俗套,毫无新意,关在书房里就能写出来,无需到中国。他还提到,“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根本不是一个中国谚语,别张冠李戴。别不懂装懂引用孔子的《论语》或《孙子兵法》。别把“北京”的“京”卷着舌头念成“蒸”。别看到街上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而大呼小叫。总之,西方记者常犯的毛病,他毫不留情地数落了一遍。

郭怡广的“俺是北京人”专栏(最近刚由中国人口出版社结集出版)系驻京老外的必读教材,他用幽默调侃的口吻,描述着北京日新月异的景象——令人垂涎的美食、酒吧街的风情、出租车司机的习惯、白领的时尚、地下摇滚的暗潮涌动。《美元疲软,中国雄起》最初发表于2003年,起因是中美汇率的调整。该文巧妙地将过去、现在和将来合为一体,表面上在想象2046年的美国,实质上描写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那些“贫穷但不乏信心”的调子来源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这些善意的笑料和讽刺旨在提醒读者(以西方人为主但不限于西方人),国家地位并非一成不变,我们不习惯的现象说不定将来会变成常态。前两年,《纽约时报》大牌记者纪思道到开封采访,感慨道,一千年前,这是全球最繁华的城市,一千年后的曼哈顿会不会也被人遗忘呢?郭怡广这篇文章套路相同,但风趣多了。

猜你喜欢
西方人北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谁远谁近?
北京,北京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